頸淋巴結分區(qū)和靶區(qū)勾畫共享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頸部淋巴結分區(qū)頭頸部鱗癌(非NPC),頸部淋巴結分區(qū)演進,1938年 Rouviere 頸部淋巴結分組,UICC 采用并改良, 沿用到1990年1991年 Robins 分區(qū)法(MSKCC,解剖, 建 立在根治性頸清掃基礎上)1999年 Som 影像學分區(qū)1999年 鹿特丹分區(qū) 2000年 布魯塞爾分區(qū)

2、 期望指導放射治療2003年 DAHANCA, EORTC, GORTEC, NCIC,RTOG N0 CT 分區(qū)2006年 DAHANCA, EORTC, GORTEC, NCIC,RTOG N+ or 術后 CT分區(qū),2003年, DAHANCA, EORTC, GORTEC, NCIC,RTOG 等歐洲和美國

3、的研究機構通過總結和討論,對頸部淋巴結的分區(qū)達成共識,形成了新的影像學分區(qū)標準,Robbins’s 分區(qū)(外科分區(qū)),分區(qū) 部位 定義 Ia/b 頦下/頜下 頦下/頜下三角,上界:下頜骨水平支,

4、 下界:舌骨, 后界:二腹肌后腹 II 上頸LN 上到顱底下到舌骨水平的頸靜脈鏈LN 以頸內靜脈后緣為界分IIa 和 II b III 中頸LN

5、 舌骨到環(huán)甲膜水平的頸靜脈鏈LN IV 下頸LN 環(huán)甲膜到鎖骨水平的頸靜脈鏈LN V 脊副鏈LN 由斜方肌前緣、胸鎖乳突肌后緣、鎖骨構 成的三角區(qū)域,還可根據舌骨和環(huán)甲膜將

6、 其分為上中下三個亞區(qū)VI 頸前組 從舌骨到胸骨切跡,兩側界為頸動脈鞘內緣VII 上縱隔 胸骨切跡以下的縱隔LN,,,,Robbins, et al, Arch Otolaryngol H

7、ead Neck Surg, 1991, 117: 601-605,,Robbin’s 分區(qū)示意圖,基于CT影像的頸部淋巴結分區(qū)(CN0),RTOG 頸部淋巴結分區(qū)邊界(CN0),分區(qū) 推薦邊界 Ia 上界 頦舌肌或下頜骨下緣 下界

8、 舌骨 的切線平面 前界 頸闊肌,下頜骨前聯合 后界 舌骨體 外側界 二腹肌前腹內緣 內側界 體中線結構 Ib 上界 下頜舌骨肌/頜下

9、腺上緣 下界 舌骨體中平面 前界 頸闊肌,下頜骨前聯合 后界 頜下腺后緣 外側界 下頜骨下緣/內側面, 內側界 二腹肌前腹外緣 頸

10、闊肌, 皮膚 IIa 上界 C1橫突下緣 下界 舌骨下緣 前界 頜下腺后緣,頸內動脈 后界 頸內靜脈后緣 前緣 二腹肌后腹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11、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頭長肌 IIb 上界 C1橫突下緣 下界 舌骨下緣 前界 頸內靜脈后緣

12、 后界 胸乳肌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頭長肌,,,,Gre´goire, Radiother Oncol, 2003, 69: 227-236,RTOG 頸部淋巴結分區(qū)(CN0),分區(qū)

13、 推薦邊界 III 上界 舌骨下緣 下界 環(huán)狀軟骨下緣 前界 胸骨舌骨肌側后外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胸乳肌前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14、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頭長肌IV 上界 環(huán)狀軟骨下緣 下界 胸鎖關節(jié)上2cm 前界 胸乳肌前內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外側界

15、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椎旁肌 V 上界 舌骨體上緣 下界 CT上包括頸橫血管 前界 胸乳肌后緣 后界 斜方肌前

16、外緣 外側界 頸闊肌,皮膚 內側界 肩胛提肌,頭夾肌咽后 上界 顱底 下界 舌骨上緣 LN 前界 咽部粘膜下筋膜 后界

17、 椎前肌 外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 內界 體中線,,,,Gre´goire, Radiother Oncol, 2003, 69: 227-236,N0的LN的解剖邊界(1),N0的LN的解剖邊界(2),N0的LN的解剖邊界(3),N0的LN的解剖邊界(4),N0的LN的解剖邊界(5),N0的LN的解剖邊界(6),N

18、+ 淋巴結分區(qū)的范圍,此文的要點,如果在II, IV or Vb 有陽性淋巴結,CTV 向上要包括莖突后間隙向下要包鎖骨上區(qū) 如果有薄膜外受侵(影像或病理), CTV包括相鄰的肌肉淋巴結位于兩個分區(qū)交界處,CTV包括兩個區(qū)術后放射治療, CTV包括整個手術床 咽部腫瘤患者,CTV 包括咽后間隙,莖突后間隙和鎖骨上窩—HNSCC,莖突后間隙和鎖骨上窩—HNSCC,莖突后間隙,鎖骨上窩,Consensus guidelines

19、適合所有頭頸部鱗癌?,CN0 II區(qū)上界確定after consensus (顱底-C1橫突 1.0cm),喉癌: 顱底下1.5cm-2.0cm. 雙側基本一致。 Braam PM , IJROBP, 2007, 67: 462–468,, Netherland口咽/下咽癌, 同側達顱底,對側顱底下2.0cm Braam PM, IJROBP, 2004;58:132–138.,針對面部/鼻腔/

20、眼部等表淺部位腫瘤附加區(qū)域,頰部(B), 腮腺(P),B. Lengele´ et al. /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85 (2007) 146–155,附加區(qū)域(二)第VIII區(qū),第VIII區(qū),頸外靜脈淋巴結和頸外靜脈,B. Lengele´ et al. /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85 (2007) 146–155,頸部淋巴結轉移規(guī)律和分區(qū)

21、—鼻咽癌,轉移規(guī)律,發(fā)生率:第一位首發(fā)癥狀 就診 40% 左右 確診 80% 左右遵循從上到下,逐站轉移的規(guī)律,很少發(fā)生跳躍性轉移,規(guī)律一:發(fā)生率高,規(guī)律二: 從上到下轉移率逐漸減少,規(guī)律三: 跳躍性轉移少,,,,鼻咽癌頸部淋巴結分區(qū)-標準?RTOG/EORTC?,問題:

22、 II 區(qū)的上界? IV區(qū)的下界? V區(qū)上界, 鎖骨上區(qū)?,鼻咽癌頸部淋巴結分區(qū)-標準?RTOG/EORTC?,問題: II 區(qū)的上界? IV區(qū)的下界? V區(qū)上界, 鎖骨上區(qū)?,RTOG 頸部淋巴結分區(qū)邊界(CN0),分區(qū)

23、 推薦邊界 Ia 上界 頦舌肌或下頜骨下緣 下界 舌骨 的切線平面 前界 頸闊肌,下頜骨前聯合 后界 舌骨體

24、 外側界 二腹肌前腹內緣 內側界 體中線結構 Ib 上界 下頜舌骨肌/頜下腺上緣 下界 舌骨體中平面 前界 頸闊肌,下頜骨前聯合 后界 頜下腺后緣

25、外側界 下頜骨下緣/內側面, 內側界 二腹肌前腹外緣 頸闊肌, 皮膚 IIa 上界 C1橫突下緣 下界 舌骨下緣 前界 頜下腺后緣,頸內動脈

26、后界 頸內靜脈后緣 前緣 二腹肌后腹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頭長肌

27、 IIb 上界 C1橫突下緣 下界 舌骨下緣 前界 頸內靜脈后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頭長肌,,,,Gre´

28、;goire, Radiother Oncol, 2003, 69: 227-236,RTOG 頸部淋巴結分區(qū)(CN0),分區(qū) 推薦邊界 III 上界 舌骨下緣 下界 環(huán)狀軟骨下緣 前界

29、 胸骨舌骨肌側后外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胸乳肌前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頭長肌IV 上界 環(huán)狀軟骨下緣 下界 胸鎖關節(jié)

30、上2cm 前界 胸乳肌前內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椎旁肌 V 上界 舌骨體上緣 下界

31、 CT上包括頸橫血管 前界 胸乳肌后緣 后界 斜方肌前外緣 外側界 頸闊肌,皮膚 內側界 肩胛提肌,頭夾肌咽后 上界 顱底

32、 下界 舌骨上緣 LN 前界 咽部粘膜下筋膜 后界 椎前肌 外側界 頸內動脈內緣 內界 體中線,,,,Gre´goire, Radiother Oncol, 2003, 69

33、: 227-236,1999年和2003年影像學分區(qū)在NPC中是否最佳?,用1999年影像學分區(qū)法評價259例NPC 患者頸部淋巴結情況。 218/259 有淋巴結轉移, 57例無法歸屬, 其中,55例位于頸內動脈內側,顱底下2cm到舌骨之間。(咽后組淋巴結) 結論:1999年影像學分區(qū)對咽后組界定不適應NPC.,,王孝深等,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5,14(4):265-268,鼻咽癌頸部淋巴結分區(qū)-

34、標準?RTOG/EORTC?,Gre´goire, Radiother Oncol, 2003, 69: 227-236,,b For NPC, the reader is referred to UICC/AJCC 1997 edition of the Ho’s triangle.,鎖骨上區(qū)(鼻咽癌),鎖骨外側端,鼻咽癌頸部淋巴結分區(qū)定義,沒有類似RTOG/EORTC等關于HNSCC獲得一致認可的標準結合鼻咽癌淋巴結轉移

35、規(guī)律參考RTOG/EORTC 關于CN0 和N+的淋巴結分區(qū)建議和Ho’s 分期鎖骨上區(qū)定義,Clifford Chao’s 影像分區(qū),分區(qū) 推薦邊界 I 上界 下頜舌骨肌 下界 舌骨

36、前界 下頜骨前緣 后界 頜下腺后緣 外側界 下頜骨內側緣 內側界 二腹肌前腹外緣 II 上界 顱底 下界 舌骨下緣 前界 頜下腺的

37、后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部血管鞘內緣, 頭長肌III 上界

38、 舌骨下緣 下界 環(huán)狀軟骨下緣 前界 胸骨舌骨肌側后緣 后界 胸乳肌后緣 外側界 胸乳肌內緣 內側界 頸部血管鞘內緣,

39、 頭長肌,,,,Chao, IJROBP, 2002, 57: 1174-84,Clifford Chao’s 影像分區(qū),分區(qū) 推薦邊界 IV 上界 環(huán)狀軟骨下緣 下界 鎖骨上緣

40、 前界 胸乳肌后外側緣 后界 椎旁肌前緣 V 上界 顱底 下界 鎖骨上緣 前界 胸乳肌后緣 后界 斜方肌前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