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江下游的黑沙洲水道位于安徽省境內,是典型的鵝頭型分汊河型,也是長江下游干流航道中的重點礙航淺水道。本文以黑沙洲水道為主要研究對象,建立了黑沙洲水道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分流比計算模型,基于BP神經網絡的淺灘演變預測模型,分析了黑沙洲水道在三峽蓄水后的時空變化特征,并預測了南水道心灘變化趨勢。本文主要內容及結論有以下幾點:
(1)整合黑沙洲水道原有的CAD航道圖和現(xiàn)在的電子航道圖資料,基于GIS平臺,建立黑沙洲水道的數(shù)字高程
2、模型,并應用GIS的空間數(shù)據(jù)分析功能,提取黑沙洲水道河床演變特征分析和BP神經網絡模型需的淺灘面積、體積、形心位置等數(shù)據(jù)。
(2)收集分析了黑沙洲水道上游大通水文站的水沙特征值、水沙年際變化、水沙年內變化。采用一維水流模型計算并分析得到黑沙洲水道整治前南水道枯水期分流比約為61.5%,洪水期分流比約為59.2%;整治工程對枯水期南水道的分流比影響較大,分流比從61.5%左右減少到59%左右。
(3)在對上游大通站水文
3、年際變化、年內變化及三峽蓄水后的水文變化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對黑沙洲南水道的時間和空間變化特征進行了分析。黑沙洲南水道時間變化特征是:淺灘年際變化受來水、來沙條件的不同組合影響,例如大水小沙年沖刷,反之淤積;淺灘年內變化變現(xiàn)為洪淤枯沖。黑沙洲南水道的空間變化特征是:心灘位置的年際變化不大,但在年內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擺動較大。
(4)以黑沙洲南水道的淺灘為研究對象,在分析淺灘演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BP神經網絡的淺灘演變
4、預測模型,分析并確定了模型的輸入因子為各時段的徑流量Q、輸沙量G、流量小于15000m3/s、20000m3/s、30000m3/s、40000m3/s及40000m3/s以上的天數(shù),含沙量小于85g/m3、120 g/m3、170 g/m3、200 g/m3及200 g/m3以上的天數(shù),以及時段初始時刻的心灘面積A'、體積V'及形心位置X';輸出因子為心灘面積A、體積V及形心X。通過試驗確定網絡結構和參數(shù),得到較好的預測結果,說明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順水沉排施工工藝研究.pdf
- 近代長江下游青幫研究.pdf
- 12129.長江下游大通江陰段近五十年河床演變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 長江下游內河港口群結構分析.pdf
- 長江下游干流中華絨螯蟹種群特征的研究.pdf
- 從玉的宗教功能及演變看長江下游文明的起源.pdf
- 唐代長江下游的茶葉生產與茶葉貿易
- 長江下游省區(qū)長壽水平時空演變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19隋唐時期長江下游農業(yè)的發(fā)展
- 長江下游岸線資源類型判別圖示
- 長江下游AIS岸臺系統(tǒng)的組網研究.pdf
- 長江下游及東海沿岸鱭屬魚類矢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應用.pdf
- 長江下游航道突發(fā)事件處置方法研究.pdf
- 長江下游梅雨鋒中尺度渦旋統(tǒng)計分析與模擬研究.pdf
- 54003.“配料法”用于長江下游暴雨預報
- 小型LNG船進長江下游的安全評價研究.pdf
- 長江下游麥區(qū)小麥品質與面條饅頭品質關系的研究.pdf
- 長江下游春禁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pdf
- 長江下游濱江城市水環(huán)境治理規(guī)劃研究
- GIS在長江下游漁業(yè)資源管理中的開發(fā)與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