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一)《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研制背景當前,世界各國正在興起一場新的教育改革的浪潮,科學教學的改革是其中心內容之一。各國對科學教育的改革都給予高度重視,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有些進展是革命性的。尤其是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啟動的、計劃用半個世紀的時間完成的科學教育的系統(tǒng)改革,提出了“每個孩子都是科學家”的口號和目標。這些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為此,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

2、受教育部委托于2000年初正式啟動并實施課程標準的研制工作,經過近一年的努力,2001年3月已完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絕大多數(shù)課程標準的研制,在幾經小范圍內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認真修改,正式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期獲得更多的反饋,進一步完善各科課程標準。“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也是完成的眾多課程標準之一。(二)《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簡介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研制核心組(大學科研人員、教研人員、教學專家等8人)在項目負責人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郝京華博士的帶領下

3、,廣泛搜集了國內外該領域改革的多種資料,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加拿大、俄羅斯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國家與地區(qū)的課程標準與教材,還有國內歷年來的教學大綱與教材,在廣泛比較研究(支撐性研究——①國際比較②國內現(xiàn)狀調查③國內需求④小學科學教育理論新進展研究四個方面)的基礎上,提煉出了國際科學課程改革的共同特征與基本趨勢,并廣泛調查國內自然教學狀況和社會需求,總結50年來課程和教材建設的經驗和不足,在關注當代科技發(fā)展對社會、經濟、

4、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響以及征求自然教學專家學者對小學自然課程改革的建議的情況下,提出了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理念與思路,開展了新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研制。《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前言,敘述科學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為課程目標,敘述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和三個分目標: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以及各部分目標的相互聯(lián)系。第三部分為科學課程的內容標準,描述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生命世界、

5、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五個方面的內容標準及活動建議。第四部分為實施建議,有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材編寫建議、教師隊伍建設建議、關于科學教學設備和教室的配置等六個部分組成。第五部分為附錄,含具體目標中行為動詞的定義、教學活動的類型與設計、案例三個部分。21課程性質23課程目標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

6、方法,并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fā)展。具體達到:科學知識:獲得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并能嘗試用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茖W探究: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fā)展學生提出問

7、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搜集證據(jù)、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對科學探究的認識,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主要是對待科學學習、對待科學、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STS)和對待自然四個方面。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并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逐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逐步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事實)、敢于創(chuàng)新

8、的科學態(tài)度。上述小學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勾畫出了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大致輪廓?!稑藴省穼⒖偰繕藦目茖W探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個領域進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標,但這絕不意味著在教學中能夠分別單獨實現(xiàn),它們是在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中共同達成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以上目標必須相互整合,當作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加以運用。24課程設計思路《標準》的編寫沒有像過去50余年來的教學大綱那樣受知識體系的束縛,而是從培養(yǎng)全體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進而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