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談龍江劇表演體系的構建</p><p> 【摘 要】龍江劇作為黑龍江省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表演藝術部分當屬于中國戲曲表演的一個分支。所以,龍江劇整體藝術的構架,基本上是仿照著京劇等許多成熟的大劇種而一一確立的。龍江劇深知自己作為東北地方性的劇種,除去向京、評大戲們“看齊”之外,還必須從自己的母體二人轉那豐富多彩、獨樹一幟的表演系統(tǒng)當中汲取大量的藝術養(yǎng)料。因此,這一部分在龍江劇表演體系的構架之
2、中,自然不可或缺。 </p><p> 【關鍵詞】龍江劇;表演體系;構建 </p><p>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2-0042-01 </p><p> 龍江劇深知自己作為東北地方性的劇種,除去向京、評大戲們“看齊”之外,還必須從自己的母體二人轉那豐富多彩、獨樹一幟的表演系統(tǒng)當中汲取大量的藝術養(yǎng)料。像
3、二人轉當家的舞蹈程式“浪三場”,堪稱二人轉表演的精華所在。而且,二人轉表演的“秧歌步”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這一部分在龍江劇表演體系的構架之中,自然不可或缺。 </p><p> 一、龍江劇以二人轉表演為基礎對全部行當進行試驗性藝術探索 </p><p> 按照戲曲表演的組成部分,“龍江劇的角色行當,以二人轉、拉場戲為主,在表演上側重以‘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基礎,吸收東北大秧歌
4、的身段、步法和京劇的一些表演藝術,經過‘大過基礎關’、‘著重于從體驗出發(fā)’、‘緊跟樣板戲’、‘重整旗鼓’、‘撥亂反正’、‘創(chuàng)造個性’等復雜曲折的過程,現(xiàn)已初步形成自身的生、旦、凈、丑四大行當體制,并從這四大行當中又分離出各種類別……各行當都從生活出發(fā),從人物出發(fā),從地方特色出發(fā),既實驗創(chuàng)造程式,又不固定程式;既有行當表演特色,又不刻板;行與行之間的表演技巧互為借鑒,從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行當特點和風格?!边@是《黑龍江志?文化藝術志》在總結
5、龍江劇這個劇種前20年的藝術成就時,對于其表演部分的描述。 </p><p> 可見,龍江劇在創(chuàng)建之初,就已經堅定不移地立足于傳承二人轉表演藝術的諸多優(yōu)長,明確地提出了自己:一定要“過好二人轉傳統(tǒng)關”的第一步目標。并且,也在一直在朝著既定的方向積極努力地探索著。 </p><p> 按照劇種建設所設定和提出的目標要求,所有的龍江劇演員都必須首先學好二人轉,唱好二人轉,演好二人轉。為此,
6、龍江劇院特別聘請了當時黑龍江省內資深、著名的二人轉老藝人李泰、胡景岐和李榮等人做教師,專門教授龍江劇演員們二人轉的演唱方法與表演技巧,先過“二人轉”的這一關。同時,聘請戲曲表演基本功底扎實的張永奎、孫國華等教師,教授演員們戲曲大劇種多樣的表演基本功;還聘請了專業(yè)的舞蹈教師來教演員們,讓他們接觸、熟悉和學習民族民間古典舞及西方的芭蕾舞等。 </p><p> ??江劇院還在組織演員們學習的過程中,以劇目的試驗演出
7、,作為檢驗演員們課堂學習成果的考場,一邊學一邊練,一邊練一邊演,一邊演一邊加工,一邊加工一邊修改,一邊修改一邊提高。對龍江劇的全部行當――青衣、花旦、老旦、彩旦、花臉、老生、小生和武小生等,逐一進行了舞臺表演的試驗性藝術探索。 </p><p> 二、龍江劇現(xiàn)代戲表演藝術的探索 </p><p> 隨著龍江劇劇目試驗的進一步深入展開,其表演所擔負的責任也越發(fā)重大。因為,傳統(tǒng)戲畢竟還有其
8、它的劇種可資借鑒,二人轉也有傳統(tǒng)曲目作比成樣,模仿參照;一旦輪到龍江劇的現(xiàn)代戲,舞臺上的表演就比較難尋找出一個可資參考的目標。而龍江劇剛剛誕生不久,恰逢全國戲曲界正大力倡導創(chuàng)造現(xiàn)代戲的發(fā)展壯大時期,如何尋找并摸索演好現(xiàn)代戲,如何恰到好處地把握演現(xiàn)代戲的技巧,如何塑造好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及劇目中的典型人物……成為龍江劇表演的當務之急。 </p><p> 當然,很多的事情都是“逼出來”的。龍江劇的古裝戲表演由于有其它
9、戲曲劇種的參照,相對來說要容易把握一些;而龍江劇的現(xiàn)代戲表演,由于缺少仿照的對象,則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與挑戰(zhàn)。但是,這也往往是表演藝術探索要創(chuàng)新,并且易于出新的最佳時機。繼現(xiàn)代戲《寒梅花》、《李雙雙》、《龍馬精神》和《千萬不要忘記》等劇目排演之后,龍江劇已經開始注意如何避免“話劇加唱”的演出模式,而提出“要從體驗出發(fā)”、“要形神兼?zhèn)洹薄ⅰ耙朔罨谋硌荨?、“要體現(xiàn)出戲曲舞蹈的韻律”和“群眾性的舞蹈場面要戲曲化”等等一系列的龍江劇表演“
10、標準”。 </p><p> 應該說,這是龍江劇藝術家們最初的藝術覺悟,也是龍江劇現(xiàn)代戲表演走向新開端的起始。尤其在經歷了徹底砸爛一切表演程式之后,龍江劇的創(chuàng)作者們更加意識到:要發(fā)展劇種的個性,沒有表演程式的支撐,沒有舞臺風格的確立,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此后,龍江劇對于表演藝術的探索,積極而有意識地向著“發(fā)展劇種個性”的路子邁進。伴隨著《雙鎖山》、《春靈庵》、《張飛審瓜》、《皇親國戚》和《結婚前后》等諸多大中型
11、劇目的不斷試驗上演,表演程式的不斷積累和反復提純,也成為龍江劇的劇種建設突飛猛進標志性的前提之一。 </p><p><b> 參考文獻: </b></p><p> [1]朱雪艷著.新時期黑龍江戲劇發(fā)展研究[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p><p> [2]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張連俊主編.黑龍江省志[M].黑龍江人民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談財會類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 兒童劇舞臺表演的魅力解讀
- 音樂劇表演的基本特征
- 構建富有龍江特色的新型農業(yè)經營體系
- 談戲劇小品表演中的即興性
- 談戲曲表演中選用鑼鼓的依據(jù)
- 談龍江劇藝術的定位
- 從對音樂劇《歌劇魅影》中克麗絲汀的唱段與角色表演分析看音樂劇表演.pdf
- 談傳統(tǒng)京劇與現(xiàn)代京劇的舞臺表演
- 黑龍江省個人信用評估體系的構建.pdf
- 談電力施工企業(yè)混凝土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
- 音樂劇鋼的琴音樂與表演創(chuàng)作研究
- 構建黑龍江省和諧村鎮(zhèn)的評估體系研究.pdf
- 談早期二人轉的表演形式
- 黑龍江省郵政公司成本標桿體系構建.pdf
- 銀幕上的莎士比亞——談莎劇的影視改編.pdf
- 山東省高校體育藝術表演專業(yè)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
- 山西大學首屆小品劇創(chuàng)作表演大賽評分細則
- 黑龍江省邊境口岸物流體系構建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