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大腸息肉是發(fā)生在結腸和直腸的息肉(隆起性病變),主要是根據(jù)結腸鏡檢查,而做出的鏡下診斷。大腸息肉系起源于結腸和直腸粘膜上皮的異常增生物。有學者認為,之所以形成大腸息肉,是由于結、直腸干細胞生物學功能失調,導致修復、更新及凋亡紊亂[1]。西醫(yī)目前對其分型依賴息肉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大體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大類,而本文討論的大腸炎癥性息肉(大腸慢性炎癥引起的粘膜異常增生)屬于后者。多數(shù)患者,早期可無明顯癥狀,其臨床表
2、現(xiàn)可有腹痛、便秘、腹瀉、或伴粘液膿血便,或伴里急后重感。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方法多為結腸鏡下高頻電息肉切除,而此法不僅易產生出血、感染和穿孔等并發(fā)癥,復發(fā)率高,且因息肉復發(fā)需反復治療,而加重經濟負擔。相關的臨床報告表明,祖國醫(yī)學在治療大腸炎癥性息肉上療效顯著。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為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大腸炎癥性息肉患者,本文稱為腹瀉型大腸炎癥性息肉,濕熱蘊脾為其中醫(yī)證型,治療則以清熱化濕,健脾止瀉為主,運用導師甘愛萍教授自擬經驗方
3、——清熱化濕腸寧湯,開展臨床治療與研究。目的為觀察腹瀉型大腸炎癥性息肉用該方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從臨床試驗研究和理論兩方面探討清熱化濕腸寧湯的作用機理,客觀評價該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臨床應用該方提供證據(jù)支持。
方法:
對西醫(yī)診斷為大腸息肉,病理分型為炎癥性息肉,臨床表現(xiàn)以腹瀉為主,中醫(yī)辨證為濕熱蘊脾型泄瀉的50例患者,根據(jù)就診時的順序,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用中藥方劑清熱化濕腸寧湯
4、治療;對照組,則采用結腸鏡下高頻電息肉切除治療。患者以3個月為一療程。通過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表現(xiàn),結腸鏡下息肉有無,中醫(yī)癥候積分和綜合療效以及復發(fā)率等,開展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①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結腸鏡復查結果,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都有顯著性差異(P<0.01)。②兩組治療結束后,結腸鏡下療效比較:觀察組治愈率為92.00%,無效率為8.00%;對照組治愈率為80.00%,無效率為20.00%。觀察組治
5、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③療程結束后和12個月后,經中醫(yī)證候積分評定,其結果如下:觀察組和對照組對中醫(yī)證候積分的改善都較為明顯(P<0.01);但療程結束和12個月后,觀察組對證候積分的改善要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中藥方劑清熱化濕腸寧湯,具有明顯緩解中醫(yī)證候的療效,觀察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④觀察組在單項癥狀(諸如腹部脹滿或脹痛、腹瀉等)的減輕上,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二組在改善舌苔黃膩、便后不爽、納差、身體
6、困重及息肉復發(fā)等方面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⑤在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的綜合療效評定為:觀察組的痊愈率為52.00%,顯效率為24.00%,有效率為16.00%,無效率為8.00%,總有效率為92.00%;對照組的痊愈率為32.00%,顯效率為20.00%,有效率為24.00%,無效率為24.00%,總有效率為76.00%。經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療程結束后綜合療效有顯著性差異,前者綜合療效明顯
7、優(yōu)于后者(P<0.05)。⑥兩組患者復發(fā)率的比較如下:觀察組的復發(fā)率為12.00%,對照組為44.00%,對照組復發(fā)率要明顯高于觀察組(P<0.01)。所有均提示:在腹瀉型大腸炎癥性息肉的根治上,清熱化濕腸寧湯比西醫(yī)治療(內鏡下高頻電息肉切除術)更具有優(yōu)勢。
結論:
通過本次臨床觀察我們可以看出,中藥清熱化濕腸寧湯治療腹瀉型大腸炎癥性息肉與結腸鏡下息肉高頻電切除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清熱化濕腸寧湯不僅可以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脾清熱化濕湯治療脾虛濕熱型慢性功能性腹瀉臨床觀察.pdf
- 滌腸愈瘍湯灌腸聯(lián)合西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濕熱證)的臨床觀察.pdf
- 加減三仁湯治療濕熱蘊脾型便秘的臨床觀察.pdf
- 清熱化濕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濕熱型)療效觀察及隨訪分析.pdf
- 化濕寧腸湯聯(lián)合愈潰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加減三仁湯治療成人功能性便秘濕熱蘊脾型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久瀉寧顆粒治療脾虛濕蘊型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溫陽清熱法治療陽虛濕熱證臨床觀察.pdf
- 清熱化濕方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脾胃濕熱證的療效觀察與機理探討.pdf
- 茵陳五苓散加味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濕熱蘊脾證的臨床觀察.pdf
- 芍芪椿皮湯治療大腸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愈潰固腸湯治療濕熱蘊結型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觀察.pdf
- 推拿運脾化濕清腸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濕熱證)的研究.pdf
- 燥濕清熱運脾法治療小兒厭食濕熱困脾證的臨床研究.pdf
- 撳針配合加味三仁湯治療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濕熱蘊脾證)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清熱化濕外洗方治療濕熱下注型陰道炎的療效觀察.pdf
- 愈結湯合結腸炎灌腸液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濕熱證的臨床研究.pdf
- 炎癥性腸病大腸疾病的護理
- 瘍愈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脾虛濕蘊型)臨床研究.pdf
- 清熱化濕健脾消癥方聯(lián)合IR方案治療晚期結腸癌脾虛濕熱證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