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金沙巖孔燈影組白云巖特征及成巖環(huán)境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貴州金沙巖孔地區(qū)上震旦統(tǒng)燈影組白云巖為研究對象,選取金沙巖孔典型露頭剖面,開展剖面的實地測量、描述、取樣,并通過鏡下薄片、鑄體薄片和陰極發(fā)光片觀察,運用常量元素、同位素、稀土元素、流體包裹體和瀝青有機質等地球化學分析手段,從巖石學、沉積學、地球化學特征等方面,對燈影組白云巖的類型、沉積相、成巖作用、成巖演化階段、成巖環(huán)境及成因機制進行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和認識:
  通過野外觀察和薄片鑒定分析,采用結構-成因分類方案,對巖孔燈

2、影組白云巖進行了詳細分類,鑒別出了2大類8種類型的白云巖。分別是藻紋層白云巖、藻灰結核白云巖、藻屑白云巖、藻核形石白云巖、鮞粒-豆粒白云巖、葡萄花邊狀白云巖和粉-細晶白云巖;巖石結構主要為藻粘結結構(泡沫狀、綿層狀、粘結狀)、砂礫屑結構、球粒結構、亮晶結構及細晶結構;由方解石、白云石多世代膠結;發(fā)育粒間溶孔、晶間溶孔、粒內溶孔、鑄模孔和一些裂縫孔隙等次生孔隙,局部仍保存粒間孔、生物格架孔和生物體腔孔等原生孔隙;沉積構造主要有水平紋層、葡

3、萄花邊狀構造、疊層構造、鳥眼構造(窗格孔)等;發(fā)育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螢石和黃鐵礦自生礦物。
  根據(jù)巖石類型、沉積構造、沉積巖石組合等相標志分析,將研究區(qū)內燈影組劃分出潮坪相、瀉湖相、臺內灘相、灘間相四類沉積相,白云巖類型受沉積相控制明顯。
  通過露頭觀察和薄片鑒定,識別出金沙巖孔燈影組白云巖主要經歷的成巖作用類型,即壓實、壓溶作用、白云化作用、重結晶作用、硅化作用、破裂作用、膠結作用、溶蝕作用、充填作用等。揭示了區(qū)內

4、燈影組白云巖成巖演化特征,白云巖經歷了同生、成巖、表生三個成巖演化階段;在成巖序列上,同一個成巖階段可以發(fā)生多個成巖作用的疊加或同類成巖作用在不同成巖階段的擴展,證實了燈影組白云巖的成巖作用在成巖階段中有較強的序次性和多期性。
  運用地球化學手段,通過對巖孔燈影組白云巖進行了成巖環(huán)境分析,指出其成因機制是埋藏白云石化,成巖環(huán)境主要在巖石類型和成巖階段控制儲層的分布和物性。白云巖元素的Ca/Mg平均值達到1.34,反映了較強的白云

5、化作用;巖石的Fe、Mn含量與其陰極發(fā)光性顯著相關,還原條件下Fe、Mn離子更容易進入礦物晶格,增強發(fā)光性;白云巖和白云石膠結物的δ18O偏向高負值,受埋藏過程中的熱分餾作用明顯,其δ13C介于0~2‰之間,Z值為122~135,體現(xiàn)出海原流體的特點;白云石、方解石膠結物和石英的流體包裹體均具有高溫高鹽度的特點,最低均一溫度大于100℃,最高值達到225.1℃,代表埋藏成巖環(huán)境;瀝青有機質鏡質體Ro為1.91~2.92%,平均值達到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