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蟲學復習材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頁 共 18 頁1. 初生分節(jié) 初生分節(jié):昆蟲在幼蟲期,相鄰兩個體節(jié)之間以節(jié)間褶作為體節(jié)分界線的分節(jié)方式。2. 后生分節(jié) 后生分節(jié):昆蟲在成蟲期,以節(jié)間膜作為體節(jié)分界線的分節(jié)方式。3. 蛻裂線 蛻裂線:在頭部背面的一條倒“Y”字形的縫。4. 懸骨 懸骨:昆蟲背部的內骨骼稱懸骨,是前內脊兩端向下擴大的一對版狀脊,有時一對懸骨合為一塊,是背縱肌的主要著生部位。5. 外生翅類 外生翅類:幼期翅芽在體外發(fā)育的昆蟲,其變態(tài)類型屬于不完全變

2、態(tài)。6. 內生翅類 內生翅類:幼期翅芽在體內發(fā)育的昆蟲,其變態(tài)類型屬于全變態(tài)。7. 翅瓣 翅瓣:雙翅目蠅類前翅后緣基部具有一兩片膜質瓣,即翅瓣8. 翅痣 翅痣:一些昆蟲翅兩端部前緣具 1 深色斑稱翅斑9. 翅脈 翅脈:是位于翅的兩層薄膜之間的縱橫條紋,是由氣管所在部位加厚形成的。10. 脈序 脈序(脈相):翅脈在翅面上的排列形式。11. 閏脈 閏脈:在兩條相鄰的縱脈間,加插的兩端游離的縱脈,叫閏脈或偽脈。12. 脫皮 脫皮:幼蟲體外表有

3、一層堅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長,所以當生長到一定時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脫去舊表皮,這種現象稱為脫皮。脫下的舊表皮稱為蛻。13. 雌雄二型 雌雄二型:同種昆蟲雌雄個體之間除了生死器官不同外,在個體大小、體型、體色、構造等方面存在差異的現象。14. 多型現象 多型現象:同種昆蟲同一性別的個體在身體大小、體色、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的現象。15. 世代 世代:昆蟲的卵或若蟲,從離開母體發(fā)育到成蟲性成熟并能產生后代為止的個體發(fā)育史,稱為一個世代,

4、簡稱為一代或一化,一個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蟲、蛹及成蟲等蟲態(tài)。16. 年生活史 年生活史:昆蟲在一年中的發(fā)育過程,即昆蟲由當年的越冬蟲態(tài)開始起,到第二年的越冬蟲態(tài)結束止的發(fā)育過程。休眠 休眠:由不良環(huán)境條件直接引起的生命活動停滯現象,當不良條件消除時,昆蟲可立即恢復生長發(fā)育。滯育:某些昆蟲在一定的季節(jié)或發(fā)育階段,不論環(huán)境條件適合與否,而出現生長發(fā)育停滯、不食不動的現象。滯育具有一定的遺傳穩(wěn)定性。生物鐘 生物鐘:生物鐘是指由于長期受地球自轉

5、和公轉引起的晝夜節(jié)律及季節(jié)變化的影響,使生物的生命活動和行為反應表現出特定的時間節(jié)律現象。20. 昆蟲鐘 昆蟲鐘:昆蟲鐘是昆蟲體內的生物鐘,即昆蟲生命活動和行為的時間節(jié)律。趨性 趨性:是指昆蟲對外界刺激(如光、溫度、濕度和某些化學物質等)所產生的趨向或背向行為活動。趨向活動稱為正趨性,負向活動稱為負趨性。趨光性 光性:指昆蟲對光的刺激所產生的趨向或背向活動,趨向光源的反應,稱為正趨光性;背向光源的反應,稱為負趨光性。趨化性 趨化性:

6、昆蟲對一些化學物質的刺激所表現出的反應,其正、負趨化性通常與覓食、求偶、避敵、尋找產卵場所等有關。警戒色 警戒色:是指昆蟲的鮮艷色彩或斑紋,具有使天敵不敢貿然取食或厭惡的防御行為。25. 擬態(tài) 擬態(tài):指昆蟲在外形、姿態(tài)、顏色、斑紋或行為等方面模仿它種生物或非生命物體,以躲避天敵的現象。26. 腸外消化 腸外消化:一些肉食性昆蟲在取食以前,將唾液注入獵物組織內,然后將初步消化的食物吸入腸內的現象。27. 神經元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由 1

7、 個細胞體、1 個或多個樹突和 1 個軸突 3 部分組成,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28. 神經節(jié) 神經節(jié):是由大量神經元、膠細胞和非細胞組織形成的卵圓形或多角形構造。29. 神經 神經:是由神經纖維束(軸突束)及其外圍的一層神經鞘組成的長線型構造。30. 靜息電位 靜息電位:離子在神經細胞內分布的不均一性和神經細胞膜離子通透的選擇性,使神經細胞膜在沒有外來刺激時,處于外正、內負的極化狀態(tài),膜內外的電位差就是靜息電位。31. 動作電位

8、動作電位:當神經細胞膜受到傳入信號刺激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發(fā)生變化,產生新的膜電位,其大小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大而增大,當超過某一閾值時,即引發(fā)峰電位,稱為動作電位。32. 突觸 突觸:是神經元、神經和肌肉間、神經和腺體間的連接點,是神經傳導的聯絡區(qū),它由突觸前膜、后膜和突觸間隙 3 部分組成。33. 昆蟲激素 昆蟲激素:指由內分泌器官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微量化學物質。能調節(jié)昆蟲體內核酸和蛋白質合成,影響遣第 3 頁 共 18 頁(1)體

9、軀分為頭、胸、腹 3 個體段。(2)頭部具有口器和觸角,通常還有復眼和單眼,是取食與感覺中心 。(3)胸部生有 3 對足,一般還有 2 對翅,是運動和支撐的中心。(4)腹部通常由 9~11 個體節(jié)組成,內含生殖系統(tǒng)和大部分內臟,是生殖與代謝的中心 。(5)變態(tài)發(fā)育。2. 簡述節(jié)肢動物門的特征。了解主要綱的主要特征 簡述節(jié)肢動物門的特征。了解主要綱的主要特征 。(1)體軀由一系列體節(jié)組成。 (2)整個體軀被有一層含幾丁質的外骨骼。(3)多

10、數體節(jié)上生有成對、分節(jié)的附肢。 (4)體腔即為血腔,血液循環(huán)為開放式。(5)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一系列成對的神經節(jié)組成,腦位于消化道的背面,腹神經索位于身體的腹面。 1. 昆蟲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是什么? 昆蟲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是什么? (1)有翅能飛;(2)繁殖力強;(3)體小勢優(yōu);(4)取食器官多樣化;(5)具有變態(tài)與發(fā)育階段性(6)適應能力強。昆蟲的外部形態(tài) 昆蟲的外部形態(tài)1. 簡述昆蟲體軀的構造特點。 簡述昆蟲體軀的構造特點。 ;;

11、;;昆蟲的體軀由堅硬的外殼和包藏的內部組織與器官組成??煞譃轭^、胸、腹三個體段。頭部——感覺與取食的中心;頭部由 6 節(jié)組成胸部——昆蟲的運動中心;胸部由 3 節(jié)組成腹部——昆蟲生殖和進行新陳代謝的中心腹部由 9-12 個腹節(jié)組成。2. 簡述昆蟲的頭式類型及特點并舉例。 簡述昆蟲的頭式類型及特點并舉例。 ? 1、下口式:口器向下,與身體的縱軸垂直。如蝗蟲、粘蟲等。? 2、前口式:口器向前,與身體縱軸平行。如步行蟲、草蛉幼蟲等。? 3、后

12、口式:口器向后斜伸。與身體縱軸成一銳角,不用時常彎貼在身體腹面。如蝽象、蟬、蚜蟲等。 3. 昆蟲頭部的感覺器官有哪些,其各自功能如何? 昆蟲頭部的感覺器官有哪些,其各自功能如何? 觸角——1 對分節(jié)的構造,基本上由柄節(jié)、梗節(jié)、鞭節(jié) 3 節(jié)組成。觸角的主要功能是感覺,在尋找食物和配偶時起嗅覺、觸覺和聽覺作用。在有些昆蟲中觸角還有其他的用處,如水龜蟲用以幫助呼吸。復眼——由多數小眼組成,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數量、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

13、中變異很大。復眼不僅有感光作用,還能成像;一般認為復眼能感受外部物體的某種形狀、活動和空間位置,辨別照射在眼上的光強度和顏色差別。有些昆蟲具有辨色作用,許多昆蟲能感受紫外線。單眼——分為背單眼與側單眼,由 1 至數個小眼組成。單眼只能感受光的強弱而無成像功能。側單眼還能感受附近物體的運動。4. 昆蟲的觸角有哪些類型,各類型舉出 昆蟲的觸角有哪些類型,各類型舉出 1-2 種代表性昆蟲。 種代表性昆蟲。 柄節(jié)——基部的一節(jié),通常粗短;梗節(jié)—

14、—觸角的第 2 節(jié),較粗小,里面常具有感覺器官,稱江氏器,如在雄蚊中是聽覺器官;鞭節(jié)——觸角的第 3 節(jié),通常分成很多亞節(jié)。在各類昆蟲種變化很大,形成各種不同的類型。(1) 剛毛狀:蜻蜓,葉蟬等;(2) 絲狀或線狀:蝗蟲、蟋蟀及某些雌性蛾類等;(3) 念珠狀:白蟻、褐蛉等;(4) 鋸齒狀:叩頭蟲、雌性綠豆象等很多甲蟲;(5) 腮片狀:金龜子等;(6) 具芒狀:蠅類特有;(7) 櫛齒狀:雄性綠豆象;(8) 羽狀或雙櫛狀:雄性蠶蛾、毒蛾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