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才力與學問 才力與學問—— ——鄭珍 鄭珍《巢經巢詩鈔》研究 《巢經巢詩鈔》研究唐燕飛 唐燕飛目 錄前言 前言第一章 第一章“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 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 ”——鄭珍的生平、交游和學術成就 鄭珍的生平、交游和學術成就第二章 第二章“氣正斯有我,學贍乃相濟 氣正斯有我,學贍乃相濟”—— ”——鄭珍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 鄭珍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第三章 第三章“讀書掃俗說,下筆如奔川 讀書掃俗說,下筆如奔川”—— ”——鄭珍詩歌
2、的思想內容: 鄭珍詩歌的思想內容:(一) “國家不幸詩家幸”——反映民生疾苦的敘事詩(二) “歷煉駿骨閱山川”——描寫貴州風光的山水詩(三) “悱惻沈摯似震川”——表達親情人倫的親情詩第四章 第四章 “學人之詩與詩人之詩合一 學人之詩與詩人之詩合一”—— ”——鄭珍詩歌的寫作特色 鄭珍詩歌的寫作特色(一) “搗爛經子作醢臡”——化經學章句入詩(二)“峭者拗者曠者馳”——以奇字異文入詩(三)“商敦夏卣周酋彝”——以學問考據入詩(四) “男
3、兒當以勛業(yè)顯”——以經世之心作詩結語 結語 對鄭珍詩歌成就和歷史地位的評價。 對鄭珍詩歌成就和歷史地位的評價。3前 言晚清的貴州詩人鄭珍因被貼上宋詩派標簽而一度被研究者所忽視,但前人對鄭珍詩歌的評價是很高的:梁啟超《巢經巢詩鈔跋》認為:“時流咸稱子尹詩能自辟門戶,有清作者舉莫 及, 以余觀之, 立格選辭有獨到處。 ” ⑴胡先骕盛贊: “鄭珍卓然大家, 為有清一代冠冕。 ” ⑵陳衍 《近代詩鈔述評》 評價鄭珍其人其詩道: “子尹歷前人所未
4、歷之境, 狀人所難狀之狀。 ” ⑶當代研究清詩的名家錢仲聯(lián)教授更是對鄭珍倍加推崇,稱道“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 。 ⑷這樣一個備受學者贊譽的詩人,對其詩歌進行研究和評價很有必要,而且通過研究鄭珍詩歌可以進一步擴大和深入對晚清文學的研究。鄭珍詩歌刊行之后,親友多在他詩集的序中對其詩歌進行評價,之后陳衍等人也對其詩給予了評論。胡先骕的《讀鄭子尹》(1922)是最早對鄭珍詩歌進行專門論述的 文章,建國后又有繆鉞的《讀鄭子尹》(1960 年)
5、。胡、繆兩篇文章中的部分觀點,己得到鄭珍研究者的公認, 視為經典之論。 但隨后的幾十年里, 鄭珍被貼上了復古落后的 “宋詩派”標簽,學術界對其評價不高,關注甚少。隨著清詩研究的深入,近年來鄭珍及其詩歌重新得到了學者們的重視。首先,鄭珍的一些詩歌佳作已被收入到有的作品選和詩歌鑒賞辭典之中,如余冠英主編的《中國古代山水詩鑒賞辭典》 、 郭紹虞主編的 《中國歷代文論選》 和錢仲聯(lián)編選的 《清詩精華錄》 、 《清詩三百首》以及管林、鐘賢培主編的
6、《中國近代文學作品選》等,均收錄了鄭珍的部分詩作。其次,出現了鄭珍詩歌的箋注本詩集,對鄭珍進行研究的專著和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鄭珍詩歌的箋 注本現在有三種:楊元禎校注的《校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白敦仁箋注的《箋注》(巴蜀書社,1996年);龍先緒注釋的《注釋》 ,(三秦出版社,2002)。貴州社會科學院的黃萬機撰寫了《鄭珍評傳》 ,該書采用傳記形式記述鄭珍的一生事跡,評介了鄭珍在學術和詩文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成就。第三、現在的文學
7、史已經開始對鄭珍其人其詩有了新的認識,并以予了公允客觀的評價。如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fā)展史》對鄭珍詩歌“學古而不摹古,詩中有我”的寫作風格作出了肯定;任訪秋的《中國近代文學 史》 認為鄭珍體現了 “宋詩運動的美學追求和創(chuàng)作成就” ; 袁行霖主編的 《中國文學史》 指出,宋詩派在對具體生活的描寫方面進行了很好的開拓,其中以“鄭珍成就最高” ,而且他的詩在“表現貧士生活”方面尤為突出;郭延禮的《中國近代文學發(fā)展史》第六章第二節(jié)《宋詩派 的優(yōu)秀
8、詩人鄭珍》詳細地闡述了鄭珍的生平以及他在經學和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的成就;錢仲 聯(lián)主編的《清詩紀事》是收集鄭珍詩歌研究資料最多的著作,該書在“道光卷” 用了兩萬字 的篇幅對鄭珍進行介紹,并選錄了四十四首鄭珍的詩歌。據“中國期刊網”的數據顯示,從1980年到現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登載的研究鄭珍詩歌的學術論文己有26篇。華東師范大學胡曉明教授在清理對鄭珍已有的定評后,評價鄭珍說,“一方面,鄭詩是向外展開的,即前所 未有地走向平民化、走向真實性,
9、充分體現中國詩歌對于真實人生最大幅度的參與表現,這 一特點,我稱之為‘清新力大’;另一方面,又是向內凝聚的,即充分精英化、堅守人文性,也空前地表現了中國詩與中國詩書人文文化的相通與聯(lián)系,不僅極大體現了經史諸子經典傳 統(tǒng)的優(yōu)勢,而且充分表現了士人文化人格的魅力。 ”但是,學術界雖然對鄭珍的學術成就,鄭珍詩歌的思想內容、創(chuàng)作理論以及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討,卻少有論者從鄭珍學人與詩人的雙重身份上,從學問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系上對其人其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