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學網上形考作業(yè)一至三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選題。(共20道試題,每題2分)1、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能體現(xiàn)社會保障的公平性特征。(C保障水平的公平性)2、現(xiàn)代意義上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是以(A德國)1889年頒布的《老年、殘疾和遺屬保險法》為標志的。3、現(xiàn)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制度起源于(C德國)。4、最早被采用的社會保障形式是(D社會救助)。5、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出發(fā)點是(C社會公平)。6、建立福利國家的理論與政策依據是(D貝弗里奇《社會保險及相關服務報告》)。7、(A經濟因素)是社會

2、保障制度產生與發(fā)展的基礎性影響因素。8、社會保險在性質上屬于(C強調權利義務結合)。9、社會保障的保障水平是(C基本保障型)。10、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B社保體系不合理)11、《烏托邦》一書的作者是(B莫爾)。12、(A帕森斯)是結構功能論的創(chuàng)立者。13、正是基于(C倉儲后備論)的思想,中國歷代創(chuàng)設了不少平倉、義倉等。14、(D《自然法典》)中用法律條文形式提出了未來社會的基本原則。15、(A凱恩斯主義)是工業(yè)化國

3、家建立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國家的重要理論支柱。16、國際上以基尼系數表示貧富差距,超過了(C0.4)即超過了警戒線。17、(D縱向公平)是指代際之間的公平,以及個人一生中不同階段負擔的公平。18、(C公平)是一個涉及個人價值判斷在內的社會學與倫理學問題。19、權利和義務是一對(A法律)范疇。20、(C亞當.斯密)提出了“經濟人”假設和“看不見的手”的概念。1、以下屬于制度化社會保障的是(C教育福利)。2、以下不屬于社區(qū)服務內容的是(C

4、學歷教育)。3、享有西方“福利國家櫥窗”之稱的國家是(D瑞典)。4、美國社會保障的模式是(A社會保險型)。5、個人不用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是(C工傷保險)。6、軍人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是(A政府財政撥款)。7、以下不屬于社會福利基金的是(B工傷保險基金)。8、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根本目標是(B基金保值增值)。9、社會保障待遇給付最重要的部分是(A現(xiàn)金援助)。10、社會保險基金的設立具有明顯的(B強制性)。11、采用社會保障分散管理模式的典型國家

5、是(D德國)。12、我國下列法律中對社會保險有明確規(guī)定的是(C《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3、采用社會保障集中管理模式的典型國家是(B英國)。14、社會保障法的首要原則是(B人權保障原則)。15、社會保障管理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A制定社會保障法律、擬定基本法規(guī))。16、“社會最后一道安全網”是指(A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7、社會救助是(A國家或社會的基本職能和義務)。18、社會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是(B緩解貧困問題)。19、英國實行的

6、社會救助制度采取(D貧困收入支持)。20、社會救助的給付標準一般為(A當時當地的最低生活水平)。1社區(qū)合作醫(yī)療保險模式的代表國家有(C中國)。2中國法律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是男職工(B60)歲,女職工55歲。A立法先行B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C協(xié)調發(fā)展D多樣化發(fā)展6、美國20世紀70年代進行的社會保障改革的目標是()。A小政府B大社會C低稅收D有限福利7、影響社會保障進程發(fā)展的因素有()。A經濟因素B政治因素C道德因素D社會因素8、宗教相對社會

7、保障而言()。A奠定并強化了社會公平與社會互助等道德基礎B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C補充著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安排的不足9、社會保障重要的理論基石包括()。A經濟學B社會學C政治學10、經濟學對社會保障的基礎性貢獻包括()。A經濟學的選擇理論充當著社會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論基礎B經濟學為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實踐的發(fā)展提供了具體的理論方法C經濟學特有的視角為社會保障理論研究與政策選擇提供了有價值的思維方式11、宗教教義表達的()等思想,無疑為社

8、會保障理論的形成與實踐發(fā)展奠定了道德基礎。A博愛B互助D平等12、社會保障是一種收入再分配方式,體現(xiàn)在()。A社會保障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收受和向雇主、勞動者征收的社會保險費B社會保障按照各個項目的規(guī)范將這筆資金分配給受保障者13、社會保障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是()。B經濟發(fā)展水平決定著社會保障的水平和規(guī)模C社會保障制度對經濟發(fā)展有反作用14、宏觀上的效率分為三個階段()。A資源最優(yōu)配置的效率B可持續(xù)的綜合效率C網絡經濟的效率15、社會保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