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大學章句序大學章句序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于其閑,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由設也。三代之隆,其法寖備,然后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
2、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jié)所以分也。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其次第節(jié)目之詳又如此,而其所以為教,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俛焉以盡其力。此古昔盛時所以治隆于
3、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賢圣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俗頹敗,時則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后世。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則因小學之成功,以著大學之明法,外有以極其規(guī)模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jié)目之詳者也。三千之徒,蓋莫不聞其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于是作為傳義,以發(fā)其意。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自
4、是以來,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于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于大學而無實。其它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閑。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復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天運循環(huán),無往不復。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傳。實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為之次其簡編,發(fā)其歸趣,然后古者大學教人之法、圣經
5、賢傳之指,粲然復明于世。雖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與有聞焉。顧其為書猶頗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輯之,閑亦竊附己意,補其闕略,以俟后之君子。極知僭踰,無所逃罪,然于國家化民成俗之意、學者修己治人之方,則未必無小補云。也。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與我,而我之所以為德者也。常目在之,則無時不明矣。帝典曰:“克明峻德。”峻,書作俊。帝典,堯典,虞書。峻,大也。皆自明也。結所引書,皆言自明己德之意。上傳之首章。釋明明德。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舊本誤
6、在“沒世不忘”之下。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北P,沐浴之盤也。銘,名其器以自警之辭也。茍,誠也。湯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銘其盤,言誠能一日有以滌其舊染之污而自新,則當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間斷也。康誥曰:“作新民?!惫闹柚^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痹姶笱盼耐踔?。言周國雖舊,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自新新民,皆
7、欲止于至善也。上傳之二章。釋新民。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痹娚添炐B之篇。邦畿,王者之都也。止,居也,言物各有所當止之處也。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弊釉唬骸坝谥?,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緡,詩作綿。詩小雅綿蠻之篇。緡蠻,鳥聲。丘隅,岑蔚之處。子曰以下,孔子說詩之辭。言人當知所當止之處也。詩云:“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于緝之于,音烏。詩文
8、王之篇。穆穆,深遠之意。于,嘆美辭。緝,繼續(xù)也。熙,光明也。敬止,言其無不敬而安所止也。引此而言圣人之止,無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學者于此,究其精微之蘊,而又推類以盡其余,則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而無疑矣。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
9、能忘也。澳,于六反。菉,詩作綠。猗,協(xié)韻音阿。僩,下版反。喧,詩作咺,諠,詩作諼;并況晚反。恂,鄭氏讀作峻。詩衛(wèi)風淇澳之篇。淇,水名。澳,隈也。猗猗,美盛貌。興也。斐,文貌。切以刀鋸,琢以椎鑿,皆裁物使成形質也。磋以鑢钖,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澤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緒,而益致其精也。瑟,嚴密之貌。僩,武毅之貌。赫喧,宣著盛大之貌。諠,忘也。道,言也。學,謂講習討論之事,自修者,省察克治之功。恂
10、栗,戰(zhàn)懼也。威,可畏也。儀,可象也。引詩而釋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學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儀,言其德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實而嘆美之也。詩云:“于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于戲,音嗚呼。樂,音洛。詩周頌烈文之篇。于戲,嘆辭。前王,謂文、武也。君子,謂其后賢后王。小人,謂后民也。此言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無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沒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此兩節(jié)詠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朱熹《四書集注》全文
- 朱熹《四書集注》全文
-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闡釋方法研究
-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闡釋方法研究.pdf
- 四書章句集注
-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注音考.pdf
- 真德秀四書集編研究
- 真德秀《四書集編》研究.pdf
- 大學章句集注+朱熹
- 朱熹《楚辭集注》篇目考察
- 真德秀四書集編理學思想研究
- 朱熹論語集注訓詁研究
- 朱熹《論語集注》訓詁研究.pdf
- 朱熹《論語集注》文獻研究.pdf
- 朱熹論語集注文獻研究
- 朱熹《集注》、《集傳》訓詁研究.pdf
- 論《四書章句集注》成書及文獻學特色.pdf
- 朱熹《孟子集注》訓詁研究.pdf
- 真德秀《四書集編》理學思想研究_2340.pdf
- 真德秀《四書集編》理學思想研究_3790.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