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高二語文月考試題 評分細則(提交)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山西大學附中2015~2016學年高二第一學期12月(總第四次)模塊診斷語文試題考查時間:120分鐘考查內容:古詩文閱讀為主第Ⅰ卷閱讀題閱讀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6分)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藝術與中國社會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边@三句話挺簡括地說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會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國古代的社會文化與教育是拿詩書禮樂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門徑和方法是藝術文學。藝術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動人,潛移默化培養(yǎng)

2、社會民眾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覺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詩和樂能直接打動人心,陶冶人的性靈人格。而“禮”卻在群體生活的和諧與節(jié)律中,養(yǎng)成文質彬彬的動作、步調的整齊、意志的集中。中國人在天地的動靜、四時的節(jié)律、晝夜的來復、生長老死的綿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條理的。這“生生而條理”就是天地運行的大道。這種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體驗生命的精神境界,具體地貫注到社會實際生活里,使生活端莊流麗,成就了詩書禮樂的文化。禮和樂是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岸Y

3、”構成社會生活里的秩序條理?!皹贰焙瓭欀后w內心的和諧與團結力。然而禮樂的最后根據(jù),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抖Y記》上說:“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比松锩娴亩Y樂負荷著形而上的光輝,使現(xiàn)實的人生啟示著深一層的意義和美。禮樂使生活上最實用的、最物質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華進端莊流麗的藝術領域。三代①的各種玉器,是從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磬等,升華到圭璧等等的禮器樂器。三代的銅器,也是從銅器時代的烹調器及飲器等,升華到國家的至寶。而它

4、們藝術上的形體之美、式樣之美、花紋之美、色澤之美、銘文之美,集合了畫家書家雕塑家的設計與模型,由冶鑄家的技巧,而終于在圓滿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識(天地境界)、生命情調,以至政治的權威、社會的親和力。在中國文化里,從最低層的物質器皿,穿過禮樂生活,直達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無間、靈肉不二的大和諧、大節(jié)奏。因為中國人由農業(yè)進于文化,對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親和的關系,沒有奴役自然的態(tài)度。中國人對他的用具(石器銅器),不只是用來控制

5、自然,以圖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對自然的敬愛,把大自然里啟示著的和諧、秩序,它內部的音樂、詩,表現(xiàn)在具體而微的器皿中。一個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國人的個人人格、社會組織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與宇宙生命的表征。這是中國人的文化意識,也是中國藝術境界的最后根據(jù)??鬃邮翘嬷袊鐣於恕岸Y”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進一步求“禮之本”。禮之本在仁,在于音樂的精3在個人的生活中才展現(xiàn)形而上的啟示意義”有

6、誤,原文中禮樂是社會的柱石,涉及的范圍廣,只有“人生里面的禮樂”才展現(xiàn)形而上的啟示意義,使個體人生具有更深的意義和美。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中國的禮樂文化講求個人人格、社會組織與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節(jié)律的交融,由此導致中國文化精神中沒有“悲劇精神”。B人類社會里的禮和樂體現(xiàn)著天地運行的大道,而禮之本在仁,在于音樂的精神,所以樂是一切人類藝術的最髙境界和最終追求。C天地的節(jié)奏與和諧在中國社會的禮樂中得

7、到反映與體現(xiàn),物質器皿、禮樂生活與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諧。D西洋藝術直面人生中的沖突與悲劇,展現(xiàn)波瀾壯闊的人生氣象,與表現(xiàn)和平靜穆的中國藝術相比更能打動人,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C【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窘忸}思路】A“沒有“悲劇精神”有誤,原文說“在中國藝術里,卻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并不等于沒有。B“樂是一切人類藝術的最髙境界和最終追求”夸大了其作用。D原文結尾

8、處并未對兩者的藝術價值作對比。二、古代詩文閱讀(二、古代詩文閱讀(3232分)分)(一)文言文閱讀(1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訓,年九歲,以父死王事,起復拜朝散大夫、尚輦奉御,賜名忠嗣,養(yǎng)于禁中累年。肅宗在忠邸,與之游處。及長,雄毅寡言,嚴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與之論兵,應對縱橫,皆出意表。玄宗謂之曰:“爾后必為良將。”河西節(jié)度使杜希望謀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輯事,必欲取勝,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

9、聞,詔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衛(wèi)郎將,專知行軍兵馬。是秋,吐蕃大下,報新城之役,晨壓官軍,眾寡不敵,師人皆懼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馬而前,左右馳突,當者無不辟易,出而復合,殺數(shù)百人,賊眾遂亂。三軍翼而擊之,吐蕃大敗。忠嗣少以勇敢自負,及居節(jié)將,以持重安邊為務。嘗謂人云:“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但訓練士馬,缺則補之。軍中皆日夜思戰(zhàn),因多縱間諜以伺虜之隙,時以奇兵襲之,故士樂為用

10、,師出必勝。玄宗方事石堡城,詔問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若頓兵堅城之下必死者數(shù)萬然后事可圖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請休兵秣馬觀釁而取之計之上者?!毙谝虿豢?。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過。六載,會董延光獻策請下石堡城,詔忠嗣分兵應接之。忠嗣僶俯而從,延光不悅。及延光過期不克,訴忠嗣緩師,故師出無功。李林甫又令濟陽別駕魏林告忠嗣,稱往任朔州刺史,忠嗣為河東節(jié)度,云“早與忠王同養(yǎng)宮中,我欲尊奉太子”。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