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周期與南北引種光周期與南北引種發(fā)表時間:201292117:05:18來源:光周期與南北引種光周期與南北引種作物的開花時間決定于光照時數(shù),白天與黑夜,光照與黑暗的交替及其時間長短對作物開花有很大影響,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周期現(xiàn)象。(一)按光照長短與開花之關系,可將植物主要分為幾類:1.短日照作物,只有在光照時間長度小于某一時段才能開花,如加長光照時數(shù),就不會開花結實。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甘薯等原產于熱帶亞熱帶的植物2.長日照
2、植物,只有在光照長度大于某一時數(shù)后才能開花。如縮短光照時數(shù)就不開花結實。小麥、大麥、燕麥、豌豆、亞麻、油菜、甜菜、胡蘿卜、洋蔥、蒜、菠菜等原產于高緯度地區(qū)的植物。3.中間性植物。開花不受光照時間長度的影響。如西紅柿、水稻、大豆中的某些特早熟品種,時間長度一般為12~14小時。(二)日照長短與緯度:由于我國處于北半球,故: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晝大于夜,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春分),晝小于夜,緯度越高,晝
3、越短,夜越長。當然緯度到達某一值時,晝長(夜長)達到最長,緯度再升高晝長(夜長)將不變。(三)光照時間與引種:1、對短日照作物來說,南方品種北引:由于北方生長季內日照時間長,將使作物生育期延長,嚴重的甚至不能抽穗與開花結實,為使其能及時成熟,宜引用較早熟的品種或感光性較弱的品種;北方品種南引:由于南方春夏生長季內日照時間較短,使作物加速發(fā)育,縮短生育期,如生育期縮的太短,過多地影響了營養(yǎng)體的生長,將影響作物產量。為使向南引種保持高產,宜
4、選用晚熟與感光性弱的品種,或調整播種期,以便在季節(jié)上利用南方相對較長的日照。引種早熟晚熟高緯→低緯(我國北往南)長日照短日照低緯→高緯(我國南往北)短日照長日照2、對長日照作物來說,北方品種南引,由于日照時間短將延遲發(fā)育與成熟。南方品種北引反之。此類品種引種困難較小。因為如不考慮地勢影響,我國一般南方比北方溫度高,長日照作物由北南引,溫度高使之加快發(fā)育,光照短使之延遲發(fā)育,光溫對發(fā)育速度的影響有“互相抵償”的作用,南種北引類似。反之,短
5、日照作物之南北引種,光溫對發(fā)育速度之影響有“互相疊加”的作用,因而增加了南北引種的困難。簡單地說,水稻原產熱帶,具有要求高溫、短日照的發(fā)育特性,高溫、短日照可縮短水稻的營養(yǎng)生長期。北方引種到南方后,遇到高溫、短日照環(huán)境,所以生育期縮短。詳細的解釋請看:不同品種的生殖生長期即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成熟的日數(shù)差別是不大的,品種間生育期長短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營養(yǎng)生長期的差異。水稻的營養(yǎng)生長期,又可分為“基本營養(yǎng)生長期”和可變營養(yǎng)生長期”兩部分。在影
6、響水稻可變營養(yǎng)生長期的環(huán)境因素中,主要是溫度和日照時數(shù)。水稻是喜溫作物,一定的高溫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縮短營養(yǎng)生長期,低溫則可以延遲幼穗分化,延長營養(yǎng)生長期。這種特性稱為水稻的“感溫性”。一般說來,水稻又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縮短營養(yǎng)生長期;長日照則能延長幼穗分化,延長營養(yǎng)生長期。這種特性稱為水稻的“感光性”。而在高溫和短日照處理下都不能再縮短的營養(yǎng)生長期,便是基本營養(yǎng)生長期,這種特性稱為水稻的“基本營養(yǎng)生長性”?;緺I養(yǎng)
7、生長性和感溫性、感光性合稱為水稻的“三性”。不同品種三性的強弱是不一樣的,品種生育期的長短便是由三性的強弱所決定的。水稻原產熱帶,具有要求高溫、短日照的發(fā)育特性,當它們擴展到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栽培后,由于溫度、日照條件發(fā)生了變化,在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作用下,形成了適于當?shù)毓鉁貤l件的不同類型和品種,這就是水稻三性的形成原因。早、中、晚稻由于在幼穗分化前所遇的光、溫條件不同,其發(fā)育特性也相對不同。早、中、晚稻全都感溫,中稻、晚稻全都感
8、光,基本營養(yǎng)生長性除中秈稻較長(常把中秈稻稱為基本營養(yǎng)性品種)外,其余差別很小。早稻常被稱為感溫性品種,而晚稻常稱為感光性品種,當然晚稻的感溫性也是很強的。水稻的三性對具體任何一個品種來說,都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的整體,形成一個光溫反應型。感溫性強的品種其發(fā)育階段需要一個最低的總熱量以進行生長點發(fā)生質變所必須的各種生化反應和軀體生長,不達到所需的積溫幼穗不能開始分化。感光性強的品種,日照長短會影響幼穗分化的遲早,據研究稻體感光反應的主要器官是
9、葉片尤其是嫩葉,在葉片接受光周期刺激后,產生稱為“開花激素”的物質,這些物質輸送到生長點,就促使幼穗開始分化。開花激素的形成和一些叫做“光敏色素”的物質有關。在植物體內有P660和P730兩種類型的光敏色素,在光照下植物體內的光敏色素主要是P730型,在黑暗中P73O慢慢轉化為P660型。植物的花芽分化要求一定的P730/P660的比率,水稻等短日植物要求比率較低,一般長日植物要求比率較高。對短日植物水稻來說,每天光照時間短,暗期延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光周期現(xiàn)象
- 光周期與溫度對苧麻開花的影響.pdf
- 光周期調控“流星”翠菊開花的初步研究.pdf
- 玉米光周期反應和類EMF基因的克隆與分析.pdf
- 光周期與溫度對白頭鵯代謝產熱的影響.pdf
- 光周期影響玉米開花轉換的機理研究.pdf
- 光周期信號傳遞的信使分子與菊花成花機理研究.pdf
- 小麥春化及光周期基因分子標記檢測.pdf
- 我國小麥春化基因和光周期基因鑒定.pdf
- 小麥光周期相關基因TaPRR的克隆和鑒定.pdf
- 玉米光周期反應相關性狀QTL定位研究.pdf
- 光周期誘導水稻雄性不育相關差異蛋白的驗證與分析.pdf
- 光周期相關基因在大豆成花誘導與開花逆轉中的表達.pdf
- 光周期對家蠶生長發(fā)育的影響.pdf
- 光周期響應基因StH2A調控生長功能研究.pdf
- 光周期及低溫處理對菠菜抽薹的影響.pdf
- 多異瓢蟲滯育調控的溫光周期效應研究.pdf
- 中國小麥品種光周期和品質基因分子鑒定.pdf
- 紫蘇光周期反應與類LFY基因cDNA的克隆.pdf
- 不同光周期對山茶花成花影響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