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一中2018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一模歷史試題高三一模歷史試題24表1記述記述出處出處公元前七世紀初,扁鵲望診蔡桓公公元前七世紀初,扁鵲望診蔡桓公《韓非子韓非子喻老喻老》公元前五世紀初,扁鵲為趙簡子診斷病情公元前五世紀初,扁鵲為趙簡子診斷病情《史記史記扁鵲傳扁鵲傳》公元前四世紀末,醫(yī)扁鵲見秦武王公元前四世紀末,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之《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秦策秦策》表1為不同史籍關于扁鵲望診的歷史記述,據此推斷為不同史籍關于扁鵲望診的歷

2、史記述,據此推斷A歷史文獻關于扁鵲的記載真實可信歷史文獻關于扁鵲的記載真實可信B名醫(yī)扁鵲名醫(yī)扁鵲是大眾理想化人物的化身是大眾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歷史人物會有不同的歷史評價同一歷史人物會有不同的歷史評價D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必須保持一致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必須保持一致25東漢豪強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莊的方式實行綜合經營,以宗族為生產組織形式,東漢豪強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莊的方式實行綜合經營,以宗族為生產組織形式,修建塢壁

3、營堡,私人武裝修建塢壁營堡,私人武裝多由徒附和賓客組成,并按軍隊的編制組織多由徒附和賓客組成,并按軍隊的編制組織“部曲部曲”家兵護衛(wèi)田莊。這家兵護衛(wèi)田莊。這反映出東漢時期的田莊反映出東漢時期的田莊A存在分裂割據存在分裂割據的隱患的隱患B具有社會治理功能具有社會治理功能C能夠與朝廷分庭抗禮能夠與朝廷分庭抗禮D是分封制度的延續(xù)是分封制度的延續(xù)26“梁初,惟京師及三吳、荊、江、湘、梁、益用錢。其余州郡,則雜以谷帛交易。交、廣地區(qū)由梁初,惟京師

4、及三吳、荊、江、湘、梁、益用錢。其余州郡,則雜以谷帛交易。交、廣地區(qū)由于對外貿易,則全以金銀為貨于對外貿易,則全以金銀為貨”。東晉南朝金屬貨幣與實物貨幣并行,而且實物貨幣占主要地。東晉南朝金屬貨幣與實物貨幣并行,而且實物貨幣占主要地位。實物貨幣占主體的主要原因是位。實物貨幣占主體的主要原因是A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經濟重心逐漸南移B政府控制金銀流通政府控制金銀流通C商品經濟發(fā)展緩慢商品經濟發(fā)展緩慢D政局動蕩政局動蕩貨幣不一貨幣不一27宋明時期

5、家具設計揚棄了隋唐壯美華麗的審美走向,崇尚簡約內斂,講求秩序和穩(wěn)定,體現出宋明時期家具設計揚棄了隋唐壯美華麗的審美走向,崇尚簡約內斂,講求秩序和穩(wěn)定,體現出一種工整規(guī)范的美。上述家具設計的價值取向說明宋明時期一種工整規(guī)范的美。上述家具設計的價值取向說明宋明時期A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君主專制空前強化B儒學思想儒學思想趨向趨向社會化會化C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D天理觀念已深入人心天理觀念已深入人心28輪船招商局最初由舊式沙船商人出身的

6、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難重重,而買辦唐廷樞、徐潤接手輪船招商局最初由舊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難重重,而買辦唐廷樞、徐潤接手以后,短時間內即招足以后,短時間內即招足100萬股本;上??棽季衷卩嵱^應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與之同萬股本;上海織布局在鄭觀應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與之同類。這說明類。這說明A洋務運動一定程度推動了中國近代化洋務運動一定程度推動了中國近代化B民族資產階級興起于近代官辦企業(yè)民族資產階級興起于近代官辦企業(yè)

7、C買辦階買辦階層一定程度上代表先進生產力層一定程度上代表先進生產力D實業(yè)救國已成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實業(yè)救國已成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29從從1897年開始,林紓用文言文翻譯西洋小說年開始,林紓用文言文翻譯西洋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巴黎茶花女遺事》《歇洛克(福爾摩斯)奇案開歇洛克(福爾摩斯)奇案開場》180余種,風靡全國。余種,風靡全國。1919年,林紓寫信給蔡元培稱:年,林紓寫信給蔡元培稱:“若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白話文)若盡廢古書,行用土語

8、(白話文)為文字,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按之皆有文法為文字,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販,均可用為教授矣。凡京津之稗販,均可用為教授矣?!弊杂墒澜缱杂墒澜?14438《紐約時報紐約時報》西方西方46144213自由世界自由世界1126740《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西方西方3687142自由世界自由世界35611468《國會記錄國會記錄》西方西方71043A歐美逐漸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歐美逐漸成為世界文明的

9、中心B官方意識形態(tài)與主流民意相互背離官方意識形態(tài)與主流民意相互背離C世界世界沖突中意識形態(tài)對立淡化沖突中意識形態(tài)對立淡化D蘇東劇變對這一變化起決定性作用蘇東劇變對這一變化起決定性作用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分)材料一材料一文藝復興運動是從文學領域提倡文藝復興運動是從文學領域提倡“世俗文學世俗文學”和“現世藝術現世藝術”開始的。倡導者呼吁作家應開始的。倡導者呼吁作家應該面向該面向“一般沒有文化教養(yǎng)的人

10、民大眾一般沒有文化教養(yǎng)的人民大眾”。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所用的題材就應該是一般人民大眾所能懂所用的題材就應該是一般人民大眾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樂的那種事物的而且懂了就快樂的那種事物”。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產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納方言寫成。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產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納方言寫成的《神曲神曲》。由于文藝復興的倡導者高舉。由于文藝復興的倡導者高舉“世俗文學世俗文學”和“現世藝術現世藝術”的旗幟,因此,歐洲的民的旗幟,因此,歐

11、洲的民眾文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眾文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叭宋闹髁x之父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稱:彼特拉克稱:“我不想變成上帝,屬于人我不想變成上帝,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于我就足夠了的那種光榮對于我就足夠了”。但丁興奮地高呼:。但丁興奮地高呼:“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了天使的高貴?!薄幾躁愋〈ㄖ骶幷幾躁愋〈ㄖ骶帯段乃噺团d史綱文藝復興史綱》等材料二材料二

12、《新青年新青年》的作者們認為,中國的文化是舊文化,歐洲的文化是新文化,歐洲文化之輸入中的作者們認為,中國的文化是舊文化,歐洲的文化是新文化,歐洲文化之輸入中國是歷史的進步。西方文化輸入中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每一步都要引起同中國文化的沖突;國是歷史的進步。西方文化輸入中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每一步都要引起同中國文化的沖突;而每經歷一次沖突,中國而每經歷一次沖突,中國“國民即受一國民即受一次覺悟次覺悟”。陳獨秀認為,明中葉至清朝初年,

13、基。陳獨秀認為,明中葉至清朝初年,基督教傳教督教傳教士開始將一些西方科技知識輸入中國。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學習西方文化的運動逐步深入,洋務運士開始將一些西方科技知識輸入中國。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學習西方文化的運動逐步深入,洋務運動提倡西方的制械練兵之術,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行政制度,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旨動提倡西方的制械練兵之術,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行政制度,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旨在“根本解決政治問根本解決政治問題”。然而辛亥革命推

14、翻帝制后,中國實行的卻是假共和,專制并沒有結束,。然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國實行的卻是假共和,專制并沒有結束,“吾人于共和政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吾人于共和政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在這種形勢下,最重要的是進一步學習西方的思想。在這種形勢下,最重要的是進一步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實現文化,實現“吾人最后之覺悟吾人最后之覺悟”。用魯迅的話說,是。用魯迅的話說,是“首在立人首在立人”。——劉芃、朱漢國劉芃、朱漢國《歷史學習精要歷史學習

15、精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文藝復興運動的特點,并分析其興起的條件。)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文藝復興運動的特點,并分析其興起的條件。(12分)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態(tài)度,)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態(tài)度,說明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的相同之處。說明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的相同之處。(13分)分)42閱讀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