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重建課堂教學重建課堂教學主講:張華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導師(整理:蘇天詩)謝謝!現(xiàn)在呢,從1990年以來,自己到大學里面去工作。但是因為在九零年之前呢,是在中學里面當老師,所以對自己的學識的認定啊,一直是把自己當作是一個老師來看待。如果說有什么區(qū)別的話呢?過去是教的是山村里的小孩子,現(xiàn)在在大學里面呢,教的是研究生。還有廣大的,在繼續(xù)教育當中來參加各種培訓的老師。所以一直有一種很強的教師的情結。對自己的定位呢,也不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什么
2、樣的專家。而是把自己當作一個老師來看待。所以呢今天來到深圳大學師范學院,一個培養(yǎng)老師的地方就像回到家一樣。因為師范學院,就是老師的家。嗯,我想起了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師范學院就是teacherscollage,你們就叫做ncollage。一樣的都是師范學院。性質(zhì)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培養(yǎng)老師的。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非常知名,就因為出了杜威。還有他的弟子?等等這一批人都是杜威的學生。那么深圳大學的師范學院,目前也在蓬勃的發(fā)展,也有一個活動課程的
3、人呢,那就是咱們的李臣之老師,很象啊,呵呵!我自己也是一個杜威的愛好者。但是我不認為我現(xiàn)在所想的問題都是杜威的東西,或者是一百年前杜威的東西的一種翻版,恰恰相反,我認為至少十年以來,我思考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超越杜威的問題。但是也正因為思考了這些問題,所以也就對杜威非常的熟悉。有人認為,杜威是一百年之前的,盧梭是二百多年之前的人,近三百年前的人,那么,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還有去學習的必要嗎?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就人類歷史上積累了一些人,一
4、些搞教育的人,比如說孔子,西方也有一些搞教育的人,他們呢,有的終生不置于記,但是著名的老師,比如說孔子,他一生就沒有寫過自己的書,他都是整理別人的,而且他的語言被別人記錄下來,這就是《論語》。所以《論語》是中國學術史上最好的一部傳記研究,因為這是孔子和學生的一種對話記錄。但是孔子盡管沒有親自去寫一本書,不能否認孔子不是一個教育家。他是大教育家,孔子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老師。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學生是顏回。最好的老師是孔子。就這樣,所以我覺
5、得盡管2500年以前是孔子的時代。今天孔子的諸多智慧,還需要我們?nèi)パ芯亢退伎?。所以杜威和盧梭是一百年,或者是兩三百年以前的人物,那么他們的一些思想,我們同樣可以虛懷若谷的去思考。不要認為只有馬克思、恩格斯的話才是真理。我恰恰相反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哪個是在學校創(chuàng)過學校的,哪一個是在學校里面教過書的?或者是很長時間教過書的,這是很少的。他們都是一種政治家,一種政治活動家,所以他們對于教育的理解帶有……當時的理解是為
6、了解決當時的教育問題。如果認為我們今天的教育只有馬克思說服的才是正確的,或者馬克思說的才是永恒的指導原理,這就是帶上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眼光來理解今天的教育。而且,即使同生活年代來講,馬克思比杜威要大四十一歲,因為杜威1859年誕生,馬克思是1818年出生。那馬克思的年代比我們更早。憑什么說馬克思講的就是真理而一個親自辦過學校的,而終生研究教育的人,他講的就是教育的謬論呢???所以這種一系列的觀點啊,都是在表達了一種大家在濃郁的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
7、心態(tài)去看待教育。把教育當作一種政治運動工具,或者特定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注視,大家認為中國教育是中國悲劇的根源。所以我覺得師范大學、師范學院要想培養(yǎng)出有真正意義的、有教育良知的、有專業(yè)良知的老師,必須進行獨立的思維,所以獨立的思維就要從孩子出發(fā)思考問題。而不能從特定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所以,老師是什么?所以我界定,老師是兒童的研究者。我難以想象,學生在師范學院或者師范大學讀了四年,從來沒有見過小孩子,他背了一堆書,出去學校里面會
8、教書嗎?不可能的事情。必須里面有很長的時間接觸兒童,研究兒童,親近兒童,他才可能變成一個老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今天和大家在一起實際上就是我們分享對兒童的理解。那么今天講什么內(nèi)容呢??原先李臣之老師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呢我是選擇了一個叫做課程教學與研究的價值取向。我不知道大家究竟想研究些什么?因為我看見上面那個題目叫做:新課程改革活動之五??赡芘c課程改革有關,所以大家想聽一點理論性比較強的學術性的東西呢還是想聽一點與實踐密切聯(lián)系的東西?
9、(“與實踐聯(lián)系密切的東西”)好,我就找一個與實踐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東西給大家談一談,反正對大家一無所知。不論講什么,都是事先沒有預想大家需求的,所以就是大家點什么我就講什么了。這個題目不知道大家喜歡不喜歡,可能跟實踐聯(lián)系比較緊密一點的。叫做“重建課堂教育學”。(10分鐘)那么我就用50分鐘把我的想法給大家談一談,就是我國課堂教學該如何去重建。我覺得重建我國的課堂教學。必須從我國的教學現(xiàn)實的危機出發(fā),來思考問題。同時思考我國教育現(xiàn)實的危機的根
10、源,這兩者同時思考起來。3育基礎改革,目前遇到了一定的障礙和挫折,但是我認為我們的繼續(xù)教育必須是讓學生在學校中過有意義探究的生活。學校是產(chǎn)生知識的地方,和創(chuàng)造文化的地方,而不是簡單的一部分人或人類歷史上積累起來的知識用一套辦法簡單的把它傳承下來,機械的記錄下來,一定要讓他們過有意義的探究生活。如何探究?兩個途徑:一個是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去探究學科知識體驗學科知識。我經(jīng)常打一個比方學科知識在哪里,學科知識或者科學只能通過探究結成的網(wǎng)來捕獲
11、,用探究界結成的網(wǎng)把學科知識捕到之后得讓學科知識保持鮮活,體驗供給氧氣,讓學科之魚保持鮮活,如果把學科知識作為一種機械東西來記誦來內(nèi)化,那么這樣所導致的結果肯定就是人類知識中的迷失;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在學科任何一門學科當中過探究的生活,有意義的探究生活,這是第一條路;第二條路,讓我們的學生合法的在學校當中生活著。教育記成果,而不是記準備的轉變,學生有生活的權利,盡管他很小。日復一日變化著無結構的生活。讓學生參與進去,首先要還學生生活的權利
12、。與此同時,生活的本身具有無盡的教育價值,那么如何能做到這一點,讓就通過兌換的活動以及其他的領域直面這個活生生的生活,讓他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探究生活,由此形成一種熱愛生活以及過有創(chuàng)意生活的能力。只有當人對活生生的生活長生興趣的時候他才能夠有一種動力,有一種生活著的動力。幾天以前在上海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就是那個臺風啊刮的第二天,有一個預備班的一個學生一次考試考了31分,他就給他的伯父寫了一封遺書,給爸媽寫了一封遺書,然后從四樓上蹦的跳下來,就
13、沒了,死了。我就在想為什么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因為一次考試低分,就跳下來了,那么這種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有各種各樣的背景或者這個學生心靈比較脆弱等等,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因為他在遺書上畢竟寫著:忍受不了這個31分。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這個31分是班內(nèi)的第一名,他會去跳樓嗎?不是,很有可能就是這個31分就是這個班上的倒數(shù)第一。于是他認為他受不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尚處于發(fā)育當中,就要過健康快樂童年生活的孩子們,就在這一次月考當中,一次
14、期末考試或者一次其中考試當中要讓他明確自己在本班或者本年級的地位?這是什么樣的教育,這是什么樣的國家中的教育?一個文明社會的教育的標志,就是在社會競爭當中,保護未成年的孩子。反之,一個野蠻社會的教育的標志,他必然是利用社會的競爭來殘忍的瘋狂的把兒童當作社會競爭的工具來看待。而我過當前的教育就是這么一種野蠻的狀態(tài)。這種野蠻的非理性的社會讓未成年孩子參與這種社會競爭,通過考試讓他們競爭,建設的標志就是你在你們班當中要舉第一位或者前五名或者前
15、十名是好的,后面的就是不好的。而且這種東西呢,當前令人難以理解的現(xiàn)實就是和經(jīng)濟利益掛鉤。考試比較好的有潛力的劃分開來,或者額外收錢,等等,搞這些東西。凡此種種,作為一個老師,作為一個孩子的家長,是士可忍孰不可忍這種做法。每當,比方說一年一度的奧林匹克競賽,我們的孩子摘金奪銀,把眾多的獎項悉數(shù)納入囊中,回來受到省長或者書記的接見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問題啊,非常的不能理解。我就在想啊,一個社會,只有當他的成人沒本事的時候才會讓孩子去為國爭光,
16、你有本事去拿一個諾貝爾獎來看看,花了這么多錢,浪費了這么多錢你一個獎項都拿不到,不但拿不到獎,你的水平也不能每況愈下。那么這種情況下讓孩子在奧林匹克上摘金奪銀,為國爭光,還受到領導人的接見,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社會氣氛????人家從來就沒有叫孩子通過考試競爭啊,你把孩子折磨成這樣就去拿一個金牌回來,有什么用???有什么值得光彩的啊?我們叫孩子參與競爭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到這個競爭對孩子的今天首先意味著什么。所以,凡此種種,我們每一位在職的教師,以
17、及之前的老師都必須深刻的思考我國當前的教育危機以及危機的根源。由此,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勇氣去重建課堂教學。重建課堂教學并不是說我一定要我們?nèi)祟愐呀?jīng)國家已經(jīng)積累起來的東西完全不要,我不支持這個觀點,我是說我們要直面我們的問題本身,然后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朝一個正確的方向往前走。那么準備從這幾個方面來跟大家談。首先,談一談課堂教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課堂教學的改變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但要想真正能夠做出點改變,我們必須自覺于一種歷史的視野同時要直面
18、現(xiàn)實的問題。我自己在86到90年在山東萊蕪的一個山村教書,當自己還不會英語的時候就教的是英語,然后到89年的時候參加一個教師的評比,當時還評得不錯。評比的人是到各個學校去評比的,我們又專門找學習成績佳的同學出去評,我就到我教的班級當中去評我。我那次評比是拿到教學能手,英語的教學能手。我自己感覺到啊,就是學生喜歡聽,但是呢我教學本身還是局限于把固定的教學內(nèi)容怎么樣省力地讓學生學會,這么一個水平。但是這個水平在當時已經(jīng)是獲獎的。那么我從這個
19、故事進而說到上海的一個物理教師,紀念以前就是在美國一個代表團叫科學教育代表團,它有一本書大家可能知道,叫做《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有沒有看過這本書?這是美國的一個民間的組織,是一個教育協(xié)會所研制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就是這個標準組織一批研制人員大概想到中國來玩,順便起了一個教學科研的名字就來了。就到上海來去參觀。然后上海市的教委就安排他們在上海的一所重點中學聽了一場物理科學特級教師的課。這個物理教師的課是這樣的,他目標非常明確,過程非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