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顯微技術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顯微技術名詞解釋細胞周期細胞周期:是處于母細胞分裂后形成的細胞到下一次再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之間的時期。分帶技術分帶技術:可以顯示染色體內部結構分化的技術。核型核型:體細胞染色體在光學顯微鏡下所有可測定的表型特征的總稱?;毂扼w混倍體:不同個體和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幅度較大,出現(xiàn)整倍和非整倍細胞的一系列變異,此為混倍體。B-染色體-染色體:細胞中多出的一個或幾個小染色體,稱為B-染色體,或稱超數(shù)染色體。N:核仁組成區(qū),細胞中某一對或

2、幾對染色體上負責組織核仁的區(qū)域。SAT:隨體,次縊痕區(qū)至染色體的末端,稱之為隨體。帶型帶型:借助細胞學手段,使染色體顯現(xiàn)出深淺不同的染色帶。染色帶的數(shù)目、部位、寬窄和著色深淺均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所以每一條染色體都有固定的分帶模式,即稱帶型第一章植物染色體常規(guī)制片方法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制片技術可分為兩種,即壓片法和去壁低滲法壓片法和去壁低滲法。優(yōu)缺點比較優(yōu)缺點比較:壓片法和趨避低滲法各有優(yōu)缺點,前者操作快速簡便,節(jié)省材料,后者操作稍繁且需酶制

3、劑,但染色體易于展開而不易于導致染色體變形,尤其對一些含有較多成熟細胞的組織,如芽、愈傷組織等,其制片效果明顯優(yōu)于壓片法。壓片法的流程壓片法的流程:1取材根尖、莖尖、幼葉及愈傷組織等。在植物染色體的研究中,根尖分生組織為最主要的材料。2預處理用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對材料進行預先處理,阻止或破壞紡錘體形成,另一個作用是導致染色體高度濃縮,利于分散。3固定用卡諾氏固定液固定2到24小時。4解離將固定后的材料置于在預熱60攝氏度的1N鹽酸中。5

4、染色染色劑有洋紅,卡寶品紅等。6壓片第二章植物染色體的分帶方法分帶的類型分帶的類型:1Giemsa帶①c帶,顯示組成型異染色質,一般不改變其性質,通常存在于N、著絲粒、端粒等。②G帶,反映的遺傳信息比較多。2熒光分帶,Q帶、H帶、D帶、R帶。顯帶機制顯帶機制:c帶:①結構以染色質變性遲而復性快,早復性的異染色質便為Giemsa深染而顯色。②與DNA的含量和濃縮程度有關。G帶,染色體中具有染色粒結構,這種結構在G顯帶過程中引起異染色質的某

5、種重排而被夸大,同時,可能是有某些非帶區(qū)DNA被消化或提取,或者由變性的非組蛋白所覆蓋,或兩者同時存在,然后通過Giemsa染料在可作用的DNA側面堆積,而顯示帶紋。第三章植物染色體的銀染技術銀染在細胞遺傳學中的應用銀染在細胞遺傳學中的應用(20分):1染色體端部染色體,Ag-N染色法可以作為N定性和定位的優(yōu)良方法。2N的數(shù)目、位置和變異。在核型的比較研究中,N的數(shù)目和位置的差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細胞學識別特征,銀染色可以用在核形分析中確

6、定N的數(shù)目以及所在染色體。例如,豌豆染色體的N數(shù)目和位置,是一個長期爭議未決的問題,應用銀染色研究的結果才證明,豌豆具有2對(第4和第7)N,而且均位于長臂的近端部。3N在種間雜種的競爭。兩位研究者分別對小麥、黑麥、小黑麥以及小麥-黑麥附加系和代換系的染色體進行了Ag-N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任何一種情況下,只要有小麥染色體的N存在,黑麥IR上的N都將受到抑制而不能表達。4核仁周期的研究銀染研究洋蔥根尖細胞的核仁周期表明,在早末期的染色體臂上首

7、先出現(xiàn)小的銀染顆粒,稱之為前核仁體,標志核仁的發(fā)生。末期,核仁在N發(fā)育,積聚核仁物質。晚末期,核仁明顯增大,兩個子細胞形成時,核仁發(fā)育成熟。5聯(lián)會復合體(SC)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銀染SC技術、核型分析、SC的結構變異、聯(lián)會的啟動方式、聯(lián)會的異?,F(xiàn)象。6染色體軸心的研究Howell首次以銀染方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人和幾種哺乳動物染色體的軸心結構,它位于每個染色體的縱軸中心,為銀所深染。7核基質網(wǎng)絡結構。Ghosh等對洋蔥根尖和

8、鱗莖組織的細胞核和染色體進行了銀染色研究,證明植物細胞核與動物細胞核一樣,存在一種纖維狀的非染色質的結構。Ag-N快速染色法:1低滲制片法:50%硝酸銀溶液、1滴明膠(克粉狀明膠溶于100毫升無離子水中,再加1毫升甲酸)→40-45攝氏度溫育6-8分鐘→水洗→加5%硫代硫酸鈉2常規(guī)片冰凍→用刀片去除原玻片→50%硝酸銀溶液、1滴明膠→蓋新蓋片→溫育結果染色體呈黃色,N呈褐色。第四章植物染色體核型分析核型分析的四個不同層次內容核型分析的四

9、個不同層次內容:1染色體的數(shù)目,包括基數(shù)、多倍體、非多倍體、B-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等。2染色體的形態(tài),包括染色體的絕對大小和相對大小,著絲點和次縊痕以及隨體的數(shù)目和位置等。3染色體的‘解剖學’特征是指一般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的染色體內部結構特征,即主要指的是分帶特征。4分子特征,DNA的數(shù)量和質量,質量指DNA中重復和非重復序列的比例。B-染色體的特點-染色體的特點:1一般小于常染色體,大者約相當于染色體中最小成員的約一半大小,小者僅有一

10、個小隨體大小。2在同一個體中數(shù)目比較恒定,具中部和端部著絲粒,易于與染色體斷裂所產(chǎn)生的各種片斷相區(qū)別。380%出現(xiàn)在二倍體植物中。核型的表述格式核型的表述格式:1核型分析參數(shù)表。染色體的序號統(tǒng)稱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染色體長度:絕對長度(um)和相對長度(%)2模式照片。每種材料附一張質量較高的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完整照片,并直接在照片上標出一個以微米為長度單位的標尺。3核型圖。一般將與模式照片同一細胞的染色體逐個減下,參照染色體長度核臂比值,

11、進行同源染色體“配對”,然后按表格中的染色體序號順序排列于模式照片的下方或右方,并在每隊染色體下方標上序號。4模式核型圖。以上述核型分析表中所列各染色體的長度平均值繪制,二者應完全相符。5染色體編號6核型公式,即核型分析結果,如芍藥:2n=2x=10=6m2sm2st(SAT)第五章植物組織器官制片的方法和原理方法:1選材。材料三性:代表性,典型性,特異性2殺死,固定和保存。殺死:指一種或多種化學藥品很迅速的終結生物組織的生命而言。固定

12、:在殺死的基礎上,把組織或細胞按生活的狀態(tài)固定下來,使在以后紙片的任何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化。保存:材料經(jīng)殺死,固定處理后,需要把組織或細胞的結構在較長的時間內保存下來。3沖洗和脫水,酒精是最好的脫水劑。30%酒精→50%酒精→60%酒精→70%酒精→85%酒精→95%酒精→純酒精→純酒精,各級1h,純酒精2h4透明,二甲苯是最好的透明劑。1/2純酒精1/2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各級2h5浸透和包埋6切片7粘片8染色,番紅和固綠對染。幾種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