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yī)學學科競賽培訓,神經病學教研室童秋玲,競賽評分標準,第一部分:臨床病例分析與處理 (占50% )第二部分:臨床技能考核(占20%)第三部分:綜合答辯(占30%),培訓內容,1.專業(yè)知識點的提煉2.臨床操作技能培訓3.模擬實戰(zhàn)訓練(病例分析題),第一部分,,專業(yè)知識培訓,癥狀學,1.意識障礙2.運動障礙3.感覺障礙4.失語癥5.頭痛/頭暈/抽搐:(略),意識障礙,嗜睡狀態(tài)(somnolence) 昏睡狀態(tài)(stup
2、or) 昏迷(coma)淺昏迷中昏迷深昏迷,“兩睡” “ 三迷”,意識障礙,意識內容改變意識模糊(confusion)嗜睡定向力障礙, 注意力不集中 譫妄(delirium)興奮性↑錯覺/幻覺突出,意識障礙的病因診斷,1.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腦血管疾病腦外傷CNS感染顱內占位脫髓鞘性疾病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 2.其他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腦病:肝/肺/高血壓/低血糖/高血糖腦病等中毒:CO/酒精/鎮(zhèn)靜藥/各種化學物/農
3、藥中暑等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癥狀學的診斷思路,1.器質性病變神經系統(tǒng)病變:血管/占位/感染/外傷/脫髓鞘性其它系統(tǒng)病變2.功能性疾病 心因性(癔癥),運動系統(tǒng)損害的表現,,,癱瘓的解剖學基礎,,,,,,運動系統(tǒng)損害的定位,感覺障礙的解剖學基礎,,感覺系統(tǒng)損害的定位,失語癥,1.運動性失語2.感覺性失語3.命名性失語,重點的疾病,1.腦血管病 出血性:腦出血/SAH 缺血性:TIA/腦血栓形成/腦栓塞2.
4、癲癇3.錐體外系:帕金森病4.周圍神經疾病:面神經炎/吉蘭-巴雷綜合征5.脊髓疾?。杭毙约顾柩?.神經免疫疾病:MG,病例1-1,60歲,男性,突發(fā)不能說話,右上下肢無力,約20分鐘恢復,癥狀反復發(fā)作,發(fā)作后檢查,神經系統(tǒng)正常。首先要考慮的診斷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臨床表現短暫(<24h)、局限性腦功能礙障反復發(fā)作,不遺留后遺癥2.定位頸內動脈系統(tǒng) (眼動脈交叉癱瘓/Horner征交叉癱/失語癥)椎-
5、基底動脈系統(tǒng) (跌倒發(fā)作/短暫性全面性遺忘癥/雙眼視力障礙)3.治療:病因治療:控制危險因素藥物治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擴容/降纖,病例1-2,60歲,男性,突發(fā)不能說話,右上下肢無力,約20分鐘恢復,癥狀反復發(fā)作,發(fā)作后檢查,神經系統(tǒng)正常。首先要考慮的診斷是:??,患者15歲,近3年來反復出現發(fā)作性意識喪失,全身抽搐,持續(xù)5~6分鐘恢復,發(fā)作當時面色青紫,伴尿失禁,舌咬傷,有時夜間睡眠中發(fā)作。體檢及各項檢查均正
6、常?;颊呤甯赣信c患者相同的病史,該患者應診為何?。???,全身性強直-陣攣發(fā)作(GTCS),癲癇,定義:神經元、異常放電→腦功能短暫失常特點:間歇性、暫時性和刻板性≠癇性發(fā)作(指一次發(fā)作過程)病因:特發(fā)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腦部(-)癥狀性癲癇:腦部病損/代謝障礙,國際抗癲癇聯(lián)盟(ILAE, 1981)癲癇發(fā)作分類,常見癲癇類型的臨床表現,1.全身性強直-陣攣發(fā)作(GTCS),2. 失神發(fā)作,典型失神發(fā)作,典型失神發(fā)作期EEG顯
7、示規(guī)則的3Hz棘-慢波,3.單純部分運動性發(fā)作,,4.復雜部分運動性發(fā)作,治 療,病例2-1,64歲男性,高血壓病史6年,某日晨起出現復視,右側肢體活動障礙。查體:血壓15/12kPa,左眼瞼下垂,左眼外斜位,左眼球向上下內活動受限,右側偏癱,住院兩天,無明顯好轉,初診最大可能是:??,腦梗死,1.腦血栓形成病因:動脈粥樣硬化安靜起病起病較緩全腦癥狀(頭痛、嘔吐、昏迷):(-)2.腦栓塞病因:心源性栓子原發(fā)病表現起病急
8、:數秒達峰,臨床表現與定位,1.大腦中動脈閉塞綜合征主干:三偏綜合征皮層支:失語/體象障礙2.小腦后下動脈閉塞綜合征(Wallenberg)同側Horner征吞咽困難和聲音嘶啞小腦性共濟失調,有原發(fā)病的表現 發(fā)病急驟,多無先驅癥狀 出現頸動脈或椎-基底動脈梗死癥狀 CSF:一般不含血,若有少量血則考慮出血性梗死 CT:梗死區(qū)低密度影(發(fā)病后24-48h) MRI:顯示較早,腦干/小腦佳,診斷要點,,MRI:顯示右顳
9、、枕葉大面積腦梗死(A: T1WI, B: T2WI) 右側外側裂池明顯變窄, 腦溝幾乎消失,,,一般治療:監(jiān)護、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BP溶栓治療:3-6h,挽救半暗帶抗凝/降纖治療手術治療:大面積/腦疝恢復期治療早期康復鍛煉、針灸控制危險因素,治 療,病例2-2,64歲男性,高血壓病史6年,某日晨起出現復視,右側肢體活動障礙。查體:血壓15/12kPa,左眼瞼下垂,左眼外斜位,左眼球向上下內活動受
10、限,右側偏癱,住院兩天,無明顯好轉,初診最大可能是:??,38歲女性,洗衣時突發(fā)右側肢體活動障礙。查體:神志清,運動性失語,二尖瓣區(qū)可聞及雙期雜音,心律絕對不齊,心音絕對不等,右側偏癱,上肢重于下肢,右側偏身痛覺減退,首先考慮的診斷是:??,病例3-1,男性,62歲,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和嘔吐8小時。無發(fā)熱,否認高血壓史。體檢:神清,體溫36.9℃,血壓16.5/10kPa,右側瞳孔直徑3.5mm,對光反應消失,上瞼下垂,眼球向上、下及內側
11、運動不能。頸項強直,克氏征陽性。CT示腦正中裂及右大腦外側裂、枕大池呈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診斷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動脈瘤或腦動靜脈畸形臨床表現:任何年齡急性起病誘因:激動、用力等頭痛、嘔吐、癲癇發(fā)作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3. 常見并發(fā)癥: 再出血:病后10~14d 腦血管痙攣:死亡和傷殘的重要原因 擴展至腦實質內的出血 急性或亞急性腦積水 癲癇發(fā)作4. 輔助檢查: 頭顱CT:首選 CSF:C
12、T不能確診,一般處理:絕對安靜臥床4~6w,避免用力 降顱壓:脫水劑 止血劑:抗纖溶藥物,延遲凝血塊溶解 防治腦血管痙攣:鈣通道拮抗劑(尼莫地平) 手術治療: 去除病灶,防止再出血 早期(起病后24-72h)手術,治療,病例3-2,女性,55歲。有高血壓20年,不規(guī)則服藥。某日晨突發(fā)頭痛,意識不清,30分鐘后送到醫(yī)院。體檢:昏迷,血壓28/16kPa,雙眼向右側凝視,左足外旋位。最可能的診斷是:??,男性,62歲,突然出現劇
13、烈頭痛和嘔吐8小時。無發(fā)熱,否認高血壓史。體檢:神清,體溫36.9℃,血壓16.5/10kPa,右側瞳孔直徑3.5mm,對光反應消失,上瞼下垂,眼球向上、下及內側運動不能。頸項強直,克氏征陽性。CT示腦正中裂及右大腦外側裂、枕大池呈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診斷是:??,腦出血,1.指原發(fā)性腦實質出血2.病因:高血壓合并AS3.好發(fā)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4.發(fā)病年齡:50-70歲5.性別:男性多見6.臨床特點:活動\激動時發(fā)病劇烈頭痛\嘔
14、吐\血壓↑癥狀數min至數h達峰,臨床表現與定位,1.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殼核最多典型→三偏征大量出血→意識障礙破入腦室→血性CSF2.橋腦出血深昏迷針尖樣瞳孔四肢癱瘓高熱,中老年人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史動態(tài)下起病迅速出現局灶性神經癥狀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CT檢查可確診,,,診斷,治療,內科治療脫水降顱壓:20%甘露醇針控制血壓:150-160/90-100mmHg防治并發(fā)癥:預防感染/應激性潰瘍等外
15、科治療手術指征 宜在發(fā)病后6-24h,SAH的鑒別診斷,病例4-1,女性,22歲,3周前有腹瀉史,未引起患者注意。4天前感四肢末端麻木,昨日出現四肢無力,逐漸加重。查體:神志清,雙眼瞼閉合不能,四肢肌力II級,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無感覺障礙。病理反射(-),腰穿正常。首先考慮的疾病是 :??,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炎,1.概念:(GBS、格林-巴利綜合征)又稱急性炎癥性脫髓鞘型多發(fā)性神經病急性起病神經根和神經末梢,也可腦神
16、經病理:炎性脫髓鞘2.病因病前1-3周有感染史,3. 臨床特點:運動障礙:四肢:弛緩性癱瘓腦神經:周圍性面癱/呼吸肌麻痹感覺障礙:手套襪子型感覺障礙腓腸肌壓痛體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病后2-3周,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炎,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炎,4. 治療:病因治療血漿交換(PE)大劑量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一線治療對癥治
17、療氣管插管/切開 呼吸機輔助呼吸,病例4-2,女性,22歲,3周前有腹瀉史,未引起患者注意。4天前感四肢末端麻木,昨日出現四肢無力,逐漸加重。查體:神志清,雙眼瞼閉合不能,四肢肌力II級,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無感覺障礙。病理反射(-),腰穿正常。首先考慮的疾病是 :??,青年男性,2天來胸背部疼痛,今晨出現雙下肢無力,伴二便障礙,查臍以下各種感覺障礙,雙下肢肌力0級,無病理反射。最可能的診斷是:??,急性脊髓炎,誘因:病前1-2
18、周內常有感染或疫苗接種史臨床特點:發(fā)病年齡:青壯年好發(fā)起病方式:急性病變部位:胸髓(T3-5)臨床表現:根痛運動障礙:脊髓休克(完全性橫貫性損傷)感覺障礙:感覺障礙平面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潴留(早期),,,急性脊髓炎,3. 影像學檢查:,,4.治療:,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減輕脊髓損害藥物: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對癥治療,矢狀位T2WI,,病例5,女性,59歲,2天前感右耳后疼痛,翌日晨洗臉、
19、漱口時發(fā)現右口角流口水,右眼閉合不全,口角偏左,右額紋消失。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65歲女性,有高血壓10年,糖尿病8年,突發(fā)右側肢體無力,伴口齒不清2天。神志清,血壓正常,混合性失語,雙側額紋對稱,雙眼閉合緊,右側鼻唇溝淺,伸舌右偏,頭顱CT未見異常,右側肢體肌力0級,肌張力低,腱反射減弱,右側病理征(+):??,面神經炎,1. 又稱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或Bell麻痹2. 臨床特點: 發(fā)病年齡:任何年齡 起病方式:急性 臨床
20、表現: 一側周圍性面癱 Bell現象 后遺癥: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3. 鑒別診斷:,4. 治療:急性期,皮質類固醇激素(首選),病例6,男性,58歲,漸發(fā)性雙上肢震顫、活動不利半年。既往體健,無慢性疾病史。頭顱MRI無異常發(fā)現。體檢:面部表情呆滯,四肢肌張力增高,齒輪樣,雙上肢向前平伸時可見4~5次/分鐘震顫,雙手指鼻試驗正常。首先考慮的疾病是:??,帕金森病,1.定義:帕金森?。≒arkinson disease,PD),震
21、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2.病因:多因素作用3.病理改變:含色素的神經元變性、丟失,黑質致密部DA神經元為著4.生化遞質的改變紋狀體DA含量降低 Ach數量相對增多,5. 臨床表現 發(fā)病年齡:大部分在60歲以后發(fā)病 起病隱襲:緩慢發(fā)展,逐漸加劇 臨床主要特征:靜止性震顫:初發(fā),“N”字型肌強直:鉛管樣/齒輪樣強直運動遲緩:隨意動作減少/面具臉/寫字
22、過小征 姿勢步態(tài)異常 :慌張步態(tài)/“凍結(freezing)”現象 其他癥狀: 自主神經癥狀/認知功能減退/憂郁和(或)睡眠障礙,靜止性震顫,6.輔助檢查:無特異性7.診斷:發(fā)病年齡/病程/臨床表現/左旋多巴治療有效8.鑒別診斷: 繼發(fā)性PD(帕金森綜合征):有明確病因可尋 伴發(fā)帕金森表現的其他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疊加綜合征 特發(fā)性震顫9.治療: 藥物治療:5類 外科治療 細胞移植及基因治療 康復治療,病
23、例7,女性患者,雙眼瞼下垂2年,有時出現復視和眼球活動受限,晨輕暮重。近3月感四肢無力,活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查體:雙上瞼下垂,眼球外展內收均受限。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力Ⅳ+級,病理征(-),疲勞試驗(+)。該患者的診斷首先考慮:??,重癥肌無力,1.定義: 累及NMJ突觸后膜上AchR的,主要由AchR-Ab介導、細胞免疫依賴性、補體參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臨床特征: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易疲勞3.臨床表現
24、性別與年齡:數月~80歲起病形式隱襲,病情波動,易疲勞肌無力:眼肌(最常見)/瞳孔不受累,4.臨床分型,成人型(Osserman分型):部位、治療反應、預后?型:眼肌型(15-20%),眼外肌IIA型:輕度全身型(30%),眼面肌、四肢肌IIB型:中度全身型(25%),眼面肌、四肢肌、咽喉肌III型:重癥急進型(15%),急性起病、半年內出現危象IV 型:遲發(fā)重癥型(10%), ?型,IIA型、IIB型進展而來
25、 2年以上出現危象V 型: 肌萎縮型,罕見,半年內出現肌萎縮,5.診斷,臨床特征各項試驗+輔助檢查疲勞試驗藥理學試驗:AChEI試驗電生理:重復神經電刺激/單纖維肌電圖神經免疫學檢查: AChRAb測定影像學:縱隔的CT檢查,6.鑒別診斷Lambert-Eaton/肉毒桿菌中毒(突觸前膜) /多發(fā)性肌炎 /延髓麻痹7.治療原則? 首選:胸腺摘除? 次選:腎上腺皮質類固醇? 三選:其它免疫抑制劑,第二部分,,
26、模擬實戰(zhàn)訓練,競賽考核點,診斷鑒別診斷病理生理治療相關問題家屬交流(類似于72h談話)出院指導,常見的設問,1.總結患者病史特點。(5分)2.給出臨床診斷及其依據。(10分)3.給出鑒別診斷及其依據。(10分)4.需要做哪些進一步檢查?(5分)5.給出治療原則、措施及其依據。 (5分)6.分析涵蓋解剖、生理、病理、病生等的發(fā)病機制。(5分)7.給出治療過程中的醫(yī)患溝通內容。(5分)8.給出該患者的出院指導。(5
27、分),1.總結病史特點,一般情況:言簡意賅簡要病史:概括性語言體檢:陽性體征輔助檢查:陽性及有鑒別意義的陰性結果,2.診斷及其依據,診斷:規(guī)范/全面腦梗塞/腦出血(部位、病因)診斷依據:高度概括既往情況:與診斷相關的危險因素或既往史病程中主要/突出性的癥狀:含陰性的癥狀??企w征:重要的陽性/有鑒別意義的陰性體征輔助檢查:陽性/有鑒別意義的陰性結果,3.鑒別診斷及其依據,重要陽性癥狀的鑒別 偏癱/意識障礙關鍵性陽性結
28、果的鑒別 頭顱CT的高密度影其它方面的鑒別,,4.進一步檢查項目,各種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血生化/心電圖等鑒別診斷相關的檢查:以進一步提供排除依據 頭顱CTA/頭顱CT增強/腫瘤系列病因基礎相關的檢查:高血壓?。ㄐ某?HCY合并癥相關的檢查: 胸部CT增強/腫瘤系列,腦梗塞的檢查項目,病因基礎相關的檢查 血液:出凝血/血常規(guī)/血脂/血糖/HCY/ACA等 頸椎動脈B超/TCD 心電圖/心超 CTA/CTP/DSA
29、 明確診斷相關的檢查 頭顱MRI,治療原則、措施及其依據,治療原則:因病而異/抓主要矛盾措施: 一般措施:生命體征 對癥治療:并發(fā)癥/突出問題的處理 疾病特有的處理:脫水降顱壓/營養(yǎng)腦細胞等 相關科室協(xié)助治療:尤其是外科,6.發(fā)病機制,基礎疾病:相當于病因病理生理過程:(靈活抄)并發(fā)癥期截至于患者所處階段不一定是終末期,7.醫(yī)患溝通內容,相當于72h談話目前的診斷:明確/考慮方向面臨的并發(fā)癥/問題:告病危醫(yī)生的
30、處理:強調會盡力!配合診療:包括需注意的事宜知情簽字,腦血管病的醫(yī)患溝通內容,1.顱內病變加重→相互轉變→腦水腫→腦疝2.受損神經功能無法恢復→后遺癥/植物人3.不可預料的意外(突發(fā)心跳/呼吸驟停/窒息)4.易發(fā)的并發(fā)癥:消化道出血/感染/MSOF5.酸堿平衡失調/電解質紊亂6.基礎疾病/合并癥的嚴重進展7.各種臨床用藥出現的副作用8.其它無法預料的危急情況,8.出院指導,生活習慣:生活起居/不良嗜好遵醫(yī)囑服藥定期
31、門診復查:指出檢查項目若有不適及時就診,腦血管病的出院指導,生活習慣:生活起居:注意休息/避免情緒激動/勞累/緊張焦慮不良嗜好:戒煙酒合理飲食: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康復鍛煉:加重肢體被動/主動運動或適當的體育鍛煉遵醫(yī)囑服藥定期門診復查:定期來院復查血脂/血糖/血壓(危險因素)或其它異常指標1月后復查頭顱CT/MRI,了解顱內病變轉歸情況合并癥/并發(fā)癥相關的科室門診隨訪若有不適及時就診,Thank You !,祝大家考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