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放射治療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直腸癌放射治療,中醫(yī)腫瘤科 劉海明,流行病學,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隨著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國內外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2011年我國CRC發(fā)病率、死亡率均列惡性腫瘤第五位,5年生存率47.2%。2013年CRC已躍居美國第4位常見腫瘤及第2位腫瘤死因 。,,

2、我國結直腸癌的高發(fā)省份有遼寧、山東、甘肅、江蘇、福建等近年來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發(fā)病率的增速遠超西方國家高危因素:常年高脂飲食、缺少膳食纖維攝入、久坐少動、不按時排便等生活習慣。如能早期發(fā)現、合理治療,治愈率高。,,高脂肪飲食,,臨床癥狀:,排便習慣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便秘,以及排便性狀的改變,如排便不成形、稀便、排便困難或排便帶血、肛門疼痛或肛門下墜等。,檢查手段:,1、詳細病史詢問,包括家族史。2、全身體格檢查,重點為直

3、腸指診。3、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活檢。4、結腸氣鋇雙重造影(病變部位、大小、形態(tài)、和類型)。5、盆腔CT或MRI或直腸腔內B超(T分期的診斷)6、腹部B超或CT(觀察有無肝臟或腹膜后LN轉移)7、胸部正側位片(排除肺轉移)8、實驗室檢查(糞便潛血、肝腎功、CEA等),,Dukes于1932年將直腸癌分三期:A期:腫瘤局限于腸壁,B期:腫瘤已侵及腸壁外但無淋巴結轉移,無論腫瘤是否局限于腸壁,只要出現淋巴結轉移即為C期。,直腸癌分期

4、(AJCC, 2010),目前主要治療手段,根治性手術仍是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放射治療可提高手術的R0切除率,預防局部復發(fā),提高局控率。Ⅱ期、Ⅲ期直腸癌推薦行術前放療或術前同步放化療;局部晚期不可手術直腸癌(T4)必須行同步放化療,放化療后重新評估,爭取手術。,直腸癌的放療/放化療,用于:輔助治療:II-III期為主(術前、術后)姑息、減癥:IV期、局部復發(fā)、遠地轉移根治性放療/放化療:不能耐受手術,或保肛意愿強烈的早期病變或

5、伴有內科疾病屬于手術禁忌癥的直腸癌患者,直腸癌放療適應癥,術前放療的優(yōu)勢,術前放療相比于術后放療具有明顯的理論優(yōu)勢使腫瘤降期,提高手術切除率及保肛率;未行手術的組織結構血供豐富,腫瘤對放射治療敏感;術前盆腔結構未破壞,盆腔中受照射的小腸組織較少;術前放療可降低腫瘤術中播散的機會。術前放療可使骶筋膜纖維化而增厚,術中損傷骶前靜脈的機會減少,可以提高手術安全性。,,術前放療的缺點是由于術前準確分期存在一定的困難,可能對一部分早期患

6、者(T1-2 N0M0)或術前未發(fā)現已存在轉移的患者進行了過度治療。,術后放療的優(yōu)勢:,直腸癌術后放療vs單純手術結論:術后放療與單純根治術相比,能夠降低局部復發(fā)率,但沒有生存獲益。術后放療vs術后同步放化療結論:術后同步放化療與術后單純放療相比,可以降低局部復發(fā)率,無生存獲益。,,術后放療的缺點是增加了照射野內的小腸的毒性反應,術后局部組織含氧量低,有更強的放療抵抗作用,而且因術后并發(fā)癥,術后放療經常被延期。,同步放化療:術前v

7、s術后,和術后同步放化療相比,術前同步放化療提高了局部控制率未降低總生存率毒副作用減少,未增加手術后并發(fā)癥有可能提高肛門括約肌保留率,,直腸癌的術前放化療(T3、4/N+)聯合放化療:45-50Gy+5-Fu/卡培他濱,4-8w后手術短程放療:5Gyx5f,1-7d后手術晚期或復發(fā)直腸癌:真骨盆 50Gy/25F/5周,腫瘤區(qū)補量至DT66-70Gy。,局部復發(fā),根據病變具體情況評估可切除或潛在可切除,爭取手術,術前、術

8、后放化療等不可切除,放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肝轉移,放療不僅增強了肝臟病灶的局部控制,對僅有肝轉移的結直腸癌患者還可延長生存期。2012年全美放射腫瘤學會的肝轉移放療證據回顧顯示,肝轉移SBRT的2年局部控制率可達60-90%,2年生存率30-80%。,局部晚期、肺、骨轉移等,姑息放療減癥放療,靶區(qū)勾畫,,原直腸系膜區(qū)復發(fā),盆腔后部(骶前區(qū)),盆腔下部復發(fā),盆腔前部復發(fā),盆腔側壁復發(fā),髂內血管周圍淋巴結轉移,髂外血管周圍淋巴結轉移,

9、,如何勾畫——指南&建議,RTOG共識,,腹股溝淋巴結,,,,,,注意事項,正常組織和器官的勾畫包括雙側股骨頭、膀胱、照射范圍內的小腸和睪丸(男性)。正常組織限量 50%膀胱照射劑量小于50Gy,照射50Gy的股骨頭體積小于5%,50%小腸照射劑量小于15-20-Gy。,,,高脂肪飲食促使結直腸癌發(fā)生的機制,某些膽汁酸可與腸粘膜細胞相互作用,改變細胞通透性,促進腸道對致癌物質的吸收;初級膽汁酸與次級膽汁酸增加多安合成酶的活

10、性;(次級膽汁酸可能是促癌物)膽汁酸能促進腸上皮增生?!端幤吩u價》, 2012(36):4-7 作者:羅沈暉,曹海龍,王邦茂作者陳雪,曹海龍,王斯南,王邦茂 摘要: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見腫瘤之一,在我國已成為發(fā)病率居第三位的惡性腫瘤。CRC病因復雜,主要包括遺傳背景和環(huán)境因素,而后者與生活方式關系密切。高脂飲食通過影響膽汁酸代謝,改變腸道通透性、固有免疫及腸道菌群,進而誘發(fā)低度炎癥等,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