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fā)展研究【文獻綜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文獻綜述</b></p><p>  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fā)展研究</p><p>  進入21世紀以來,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在對外貿易中發(fā)展迅速,在進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高新技術產品的崛起對浙江省經濟結構的改善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但因為其發(fā)展期限短,技術方面的不成熟,人才的缺少使得高技術產品在出口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問

2、題,另外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增強的環(huán)境下,高技術產品還面臨著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反傾銷等障礙。</p><p>  1高新技術產品的含義</p><p><b>  國內研究</b></p><p>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yè)首次在863計劃中提出,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7個高技術領域作為我國高技術研究

3、發(fā)展的重點(在1996年新增加了海洋技術領域),它是指科技、知識和資本密集度高,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巨大產業(yè)波及效果和社會影響力,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yè)群。它具有高智力、高創(chuàng)新、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高成長、高群聚、高競爭等特點。</p><p>  根據科技部和商務部(原外經貿部)確定的中國高技術產品統計目錄,高技術產品包括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生命科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光

4、電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和其他共9個領域。2000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fā)布《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目錄》,重點將2056種產品納入該目錄,目錄包括電子信息;軟件;航空航天;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yī)藥和醫(yī)療設備;新材料、新能源與高效節(jié)能;環(huán)境保護;地球、空間與海洋;和應用技術;農業(yè)這11個技術領域。</p><p>  王宏起,胡運權(2002)提出高新技術產品是產品的主導技術屬于高新技術或其集合,并

5、且運用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生產的,融當代先進的知識、技術、智力及其雄厚R&D資金的投入于一體、并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美國商務部依據某類產品銷售額中R&D支出的比重和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占全部職工的比重為標準確定的高技術產品為:導彈以及航空器;無線電及電視接收設備;通訊設備;電子元器件;飛機及零部件;辦公設備及計算、會計儀器;軍械用品;醫(yī)藥制品;工業(yè)用無機化工制品;專用設備及科學儀器;發(fā)動機及渦輪機;塑料材料及其

6、合成制品,合成纖維及其他人造纖維(不包括玻璃制品)。</p><p>  根據2002年7月國家統計局印發(fā)的《高技術產業(yè)統計分類目錄的通知》,中國高技術產業(yè)的統計范圍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業(yè)、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yè)、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yè)、醫(yī)藥制造業(yè)和醫(y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yè)等行業(yè)。</p><p><b>  1.2 國外研究</b></p><

7、p>  1986年OECD根據聯合國制定的國際標準產業(yè)分類(ISIC),選擇22個制造業(yè)行業(yè),依據13個比較典型的成員國1979-1981年間有關數據,通過加權方法計算了這些行業(yè)的RD經費強度。最后,將RD經費強度明顯高于其它產業(yè)的6類產業(yè)(航空航天制造業(y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yè)、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yè)、,醫(yī)藥制造業(yè)、專用科學儀器設備制造業(yè)和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yè))定義為高技術產業(yè)。</p><p>  198

8、6年OECD根據聯合國制定的國際標準產業(yè)分類(ISIC),選擇22個制造業(yè)行業(yè),依據13個比較典型的成員國1979-1981年間有關數據,通過加權方法計算了這些行業(yè)的RD經費強度。最后,將RD經費強度明顯高于其它產業(yè)的6類產業(yè)(航空航天制造業(yè)、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yè)、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yè)、,醫(yī)藥制造業(yè)、專用科學儀器設備制造業(yè)和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yè))定義為高技術產業(yè)。美國國立科學財團的定義為:研究和開發(fā)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的比重為3.5%以

9、上,職工中每千人中有25人以上的科學家和高級工程師的產業(yè),即為高技術產業(yè)。美國商務部的定義為:研究開發(fā)費用在總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為10%以上,而科學家和工程師在總職工中所占的比重為10%以上的產業(yè),即為高技術產業(yè)。美國學者納爾遜(R.Nelson)在《高技術政策的五國比較》一書中指出:所謂高技術產業(yè)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與發(fā)展資金,以及迅速的技術進步為主要標志的產業(yè)。美國學者戴曼斯敘(D.Dimancescu)在《高技術》雜志上指出:對

10、高技術企業(yè)的定義,主要依據兩大特點:一是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比重高;二是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發(fā)展的投資比例高。</p><p>  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面臨的問題</p><p>  劉孟珠(2007)認為高新技術產品在出口方面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另一方面,我國高新技術出口產品結構過于集中,涉及的產業(yè)鏈相對低下、出口水平也比較低。</p><p>  朱海燕(2008)提出高

11、新技術產品中的中低產品供大于求,在生產能力結構性過剩的同時,高端電子信息和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產品出口市場集中,主要依賴歐美等發(fā)達國家。</p><p>  李洪賓(2009)提出科學研究經費投入量偏少是制約高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增長迅速,但整體發(fā)展水平與發(fā)達國家差距還是很大。</p><p>  蔣樹軍(2008)出口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知識產權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

12、主要制約因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較少。</p><p>  雷鴻(2008)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附加值較低,國際競爭力不強。雖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但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附加值不高,主要以中低檔產品和貼牌生產為主,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p><p>  童書興(2004)非關稅壁壘影響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在各國貿易保護主義中,技術壁壘成為主要的非關稅壁壘

13、,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產生嚴重影響。</p><p><b>  3 對策措施</b></p><p>  王麗華(2004)重點扶持一批經營管理完善、產品有市場的民營企業(yè),幫組擴大規(guī)模,提高民營企業(yè)在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企業(yè)結構和產品結構。</p><p>  胡圓圓(2007)建設浙江人才高地,吸引和培

14、養(yǎng)高新技術人才,通過吸納內地高校等院?;虼笮推髽I(yè)集團在浙江創(chuàng)辦分?;蜓芯吭海囵B(yǎng)吸納人才。突破綠色壁壘,實施生態(tài)營銷戰(zhàn)略,企業(yè)應樹立綠色經營理念,積極申請ISO14000D環(huán)境質量體系認證。</p><p>  于麗艷(2010)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增加我國出口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政府方面可以為企業(yè)搭建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平臺,為企業(yè)提供國際市場的相關信息,建立高新技術進出口貿易知識產權預警監(jiān)測機制;企業(yè)方面,應根據應該根據國

15、際市場的需求變化和發(fā)展趨勢,制定出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制定出企業(yè)產品結構的調整方向;同時,企業(yè)應將部分利潤作為研發(fā)經費,通過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p><p>  劉孟珠(2007)深化改革,加強創(chuàng)新體制建設,營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建立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風險投資機制,加強以企業(yè)為主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p><p>  彭小慧(2009)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推

16、動加工貿易向上游延伸,增加其技術含量,鼓勵發(fā)展高層次加工貿易,使加工貿易整體水平提高;發(fā)展風險投資事業(yè),增加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資金來源;發(fā)展重點領域的產品出口,并培育新增長點,加強在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技術、航空航天類等產品的研究發(fā)展。</p><p>  胡元禮,王巖(2006)實行優(yōu)惠的稅收和信貸政策,加大出口退稅力度。政府可以對從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企業(yè)給予優(yōu)惠的稅收政策,加大出口退稅力度,減少審批程序,加快

17、出口退稅進程。加快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管理的法制建設,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將對知識產權保護作為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重點。企業(yè)方面,還可以加大對高新技術出口有關人員的利益激勵,包括從事高新技術研究開發(fā)的研究人員,還包括管理者、銷售人員等有利于該產業(yè)發(fā)展的人員。</p><p><b>  4 總結</b></p><p>  總的來說高新技術產品是融合當代先進的知識、

18、技術、智力及其雄厚R&D資金的投入于一體、并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它有高智力、高創(chuàng)新、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高成長、高群聚、高競爭等特點,并且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市場前景。</p><p>  自1999年國家提出“科技興貿”戰(zhàn)略以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快速發(fā)展,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持續(xù)增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越來越大。一方面,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迅速增長,在商品貿易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對調

19、整我國商品貿易結構起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利用外資質量,優(yōu)化了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結構。然而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yè)整體上與他們的差距較大,這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出口產品結構過于集中;產業(yè)鏈發(fā)展低下;中低檔產品供大于求,而高端產品則依賴國外進口;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低下;缺乏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高端品牌少,這些問題隨著貿易發(fā)展將會嚴重影響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發(fā)展。為了緩解這些難題,可以通過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自己的高端品牌

20、;扶植一些有潛力的民營企業(yè),擴大其規(guī)模,改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企業(yè)結構和產品結構;建設人才培養(yǎng)基地,吸收高素質人才;實行優(yōu)惠的稅收和信貸政策,加大出口退稅力度等措施。</p><p><b>  參考文獻</b></p><p>  [1]F.M.謝勒.技術創(chuàng)新—經濟增長的原動力[M].新華出版社,2001.</p><p>  [2]王宏起,

21、胡運權.關于建立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制度的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2(3).</p><p>  [3]于麗艷.金融危機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影響[J].特區(qū)經濟,2010(3).</p><p>  [4]王三興.論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開放觸覺,2008(11).</p><p>  [5]劉孟珠.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22、及對策[J].海峽科學,2007(2).</p><p>  [6]都曉巖,王麗華.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4(8).</p><p>  [7]彭小慧.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分析[J].市場現代化,2009(12).</p><p>  [8]馮丹,郭秀君.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現狀及對策[J].商業(yè)經濟,201

23、0(4).</p><p>  [9]胡元禮,王巖.制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北方經貿,2006(3).</p><p>  [10]楊志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fā)展探析[J].消費導刊?經濟研究,2009(2).</p><p>  [11]王梓安.高技術產品出口與我國外貿競爭力相關的實證分析[D].湖南:湖南大學,2002.</p&

24、gt;<p>  [12]察志敏.高技術產業(yè)相關概念的統計界定[J].中國信息報,2003(2).</p><p>  [13]劉曉清,徐大可.關于浙江高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浙江經濟,2006(13).</p><p>  [14]童書興.技術壁壘對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影響[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4(10).</p><p>  [15]朱海

25、燕.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現代企業(yè),2008(12).</p><p>  [16]李洪賓.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09(10).</p><p>  [17]程池超.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p><p>  [18]雷鴻.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現狀及提高競

26、爭力[J].現代企業(yè),2008(7).</p><p>  [19]Kathleen Walsh. Foreign High-Tech R&D in China [EB/OL].http:// www. dudebin. com/ library/Walsh. Pdf</p><p>  [20]Byung-Rok Choi. High-Technology Developme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