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的思考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關于我國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的思考</p><p>  【摘 要】本文將從財政赤字風險性指標來分析我國政府債務現狀,以警惕地方政府債務為中心來認識我國當前問題的癥結,并提出了調整相關的財政政策措施來保證財政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p><p>  【關鍵詞】財政赤字風險 債務危機 財政可持續(xù)發(fā)展 </p><p>  在財政赤字長態(tài)化的事實下,我國

2、政府債務的前景是不容樂觀的。發(fā)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面臨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所可能引致的財政風險遠遠大于發(fā)達國家。雖然,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筆者認為,我們應更加重視政府的財政赤字風險。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p><p>  一、我國財政赤字風險性評價 </p><p> ?。ㄒ唬呢斦鶆粘袚芰砜?</p><p>

3、;  自改革開放到如今,我國財政赤字率賬目上的數字一直遠低于歐盟規(guī)定的安全警戒線3%,債務負擔率也遠低于60%,但這是否意味我國不存在財政風險,并可繼續(xù)擴大債務呢? </p><p>  由于地方債務的隱蔽性和特殊性,本文僅列舉出了截至2010年底全國養(yǎng)老保險基金靜態(tài)缺口達4萬億元;鐵道部明確披露鐵道部負債總額為18918億元;截至2009年底,三大政策性商業(yè)銀行的債券發(fā)行量為45409.4億元,國外負債為711

4、.80億元,兩者相加46121.2億元;四家國有商業(yè)銀行改制上市時剝離不良資產規(guī)模為1.4萬億元,按照銀監(jiān)會公布的《2006年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情況表》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68.61%的處置進度,還存在約4394.6億元的債務尚未處理,這樣隱性債務的總規(guī)模約為10.94萬億左右。加上國家審計署2011年發(fā)布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至2010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顯性債務余額共計107174.91億元,則地方政府負債合計

5、超過20萬億元,也正符合了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在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對地方政府負債超過20萬億元這一數據的估計。再加上截至2012年末我國中央債務規(guī)模77565.70億元,真實債務負擔總計則超過30萬億元,由此中央政府的情況加上地方政府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債務,總的債務率則超過 60%,赤字率則超過“馬約”劃定的紅線水平3%,這一結</p><p>  因此,我們應當采取更加優(yōu)化的策略來控制甚至化解隱性債務和或有債

6、務,更深層地實現國家的良性發(fā)展,從真正意義上擴張有效國債規(guī)模。 </p><p> ?。ǘ呢斦鶆諆斶€能力來看 </p><p>  截至2010年末,我國國債依存度,按中央財政支出計算的國債依存度為62.6%,而按全部財政支出計算的國債依存度為11.2%。國際上關于國債依存度公認的警戒線是20%。雖然,國家財政的債務依存度低于警戒線,但在我國,由于國債是由中央財政發(fā)行、掌握和使用,因

7、此分析中央財政的依存度更具現實意義。 </p><p>  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偏高、全國財政支出的國債依存度偏低這個矛盾現象,正反映了我國財政結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國家債務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都集中在中央財政一級。同時也說明了我國財政對債務收入依賴性強,對財政未來發(fā)展威脅高,財政狀況脆弱。 </p><p>  為此我們需要做的是:第一,堅決防范各方面的稅收流失,盡最大努力使國家稅收流失

8、降至最低程度。第二,還本付息中的還本支出可以留在“債務預算”中,而利息支出須列入“經常性預算”。這樣既保證了國債本息的按時足額兌付,也不至使國債本息的兌付成為誘發(fā)國債規(guī)模愈來愈大的原因。而且,政府所面臨的經常性支出壓力也會隨著利息支出進入經常性預算而增大,這樣就能形成對財政支出的膨脹以及由此帶來的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的膨脹形成有力的制約。第三,下定決心壓縮財政支出,從降低債務依存度、扭轉國家財政困難局面的大處著手,破除一些局部的、個人的既得利益

9、。 </p><p><b>  二、我國債務預警 </b></p><p>  地方各級政府不得自行舉債的規(guī)定在我國《預算法》和《擔保法》中有明確的記錄,但實際操作中,各級地方政府仍通過各種方式規(guī)避國家法律法規(guī)來舉借大量債務,由此債務的現實風險和潛在風險已經威脅到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p><p>  在2013年4月9日惠譽以擔心政府

10、債務膨脹及影子銀行擴張損害金融穩(wěn)定為由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降至A+,這是自1999年以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首次被一家大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 </p><p>  同時,進入2013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務更成為了熱點問題。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和平安證券等紛紛進行了測算,對于15萬億左右的地方債規(guī)模,基本形成了共識,同時均以城投債和政信合作代表的“影子債務”表示了擔憂。華泰證券綜合統計了平臺貸款、城投債、中央代

11、發(fā)地方債、信托中的政信合作、保險資金基礎設施債權投資、券商資管和私募合作的BT代建債務融資、上級財政借款和其他借款等數據之后,報告指出,地方政府債務金額2011年為13.2萬億,2012年達到15.3萬億,2013年預計在16.3萬億。甚至還有上文提到的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對地方政府債務超過20萬億元的估計。要知道,我國2012年全年財政收入為11.7萬億,而地方政府債務遠超過這一數字。 </p><p>  因此

12、對地方政府行為規(guī)范和重新定位以杜絕債務總量的無序增長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事情。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對現有項目和資產引入多元化的股東;改革債務融資方式;嚴格財政紀律以分擔政府投資壓力,以確保國家信譽和財政健康發(fā)展。 </p><p>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p><p>  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除了使財政赤字風險的指標有效趨于合理外,財政政策還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調整: </p

13、><p>  第一,加強對地方融資平臺的治理,重視風險的防控,以避免出現地方債務風險對中央財政倒逼的不利局面。通過限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標方式,來控制債務規(guī)模,如哥倫比亞的“紅綠燈”預警系統。我們可以學習哥倫比亞的財政監(jiān)測系統,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系統與地方政府是否可以發(fā)債聯系起來。 </p><p>  第二,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教育、醫(yī)療、社保等民生領域的投入的比例以促進消費;面對仍然

14、存在的通脹壓力,則繼續(xù)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無保戶的轉移支付,以及加大對糧食生產的財政投入是當前的積極策略。 </p><p>  第三,短期內積極財政政策是仍然需要的,以便能夠繼續(xù)做出積極貢獻,但是從中長期來看,財政政策是要向穩(wěn)健政策回歸的,當然也要視國內外整體經濟形勢而定。 </p><p>  第四,合理的國債應是政府非常性的、受益后代的公共行為融資,增稅時就要考慮受益原則。政府要規(guī)避不

15、負責任的消費性開支,改革官員激勵機制和地方激勵競賽,不過多依靠“第二財政”即土地財政作地方債務的擔保。利好的是我國正向著明朗的勢頭發(fā)展,如正在實施的縮小“三公”支出的開支,增強政府收支明細的透明度等。 </p><p>  “十二五”時期,筆者認為不應當進一步增加財政赤字的規(guī)模。隨著經濟逐步復蘇,我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xù)擴大財政赤字規(guī)模。而且,連續(xù)大規(guī)模的財政赤字刺激經濟也不可持續(xù), 且累積的財政風險副作用很大。所以

16、,“十二五”時期財政收支規(guī)模應維持平衡。盡管,現在我國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我們依然應按規(guī)劃向著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發(fā)展。同時,全部政府財政支出中,社會性支出(尤其是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和環(huán)境)的比重應有較大幅度的上升。為實現這一目標,應當考慮壓縮經濟建設支出與行政管理費用支出的比重,并將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作為我國未來發(fā)展的突破口,以確保公共財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及財政穩(wěn)定的實現。 </p><p><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