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茶樹(Camellia sinensis(L.) O. Kuntze)屬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茶組(Sect.Thea(L.) Dyer)植物,原產于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飲料作物之一。在復雜多樣的生態(tài)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茶樹種質資源,這其中蘊含著高抗、優(yōu)質等重要優(yōu)異性狀的基因資源。充分了解和掌握茶樹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是開展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有益基因發(fā)掘
2、和品種選育的重要基礎。由于DNA標記具有多態(tài)性高、鑒定準確快速等優(yōu)點,故它已成為茶樹遺傳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技術和手段。本研究利用微衛(wèi)星相關標記ISSR或EST-SSR技術,分析了中國不同類型、不同地區(qū)茶樹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并基于EST-SSR標記的基因分型,分析了茶樹分子標記與表型性狀的關聯性。
1、ISSR和EST-SSR標記在茶樹遺傳多樣性研究上的比較分析
比較了ISSR和EST-SSR在多態(tài)性位
3、點數、引物解析能力、多態(tài)性信息含量和標記系數等方面的差異,結果表明在位點檢測能力上ISSR明顯高于SSR,每條ISSR引物可檢測的平均條帶數(12.5)比每對EST-SSR引物(3.1)高3倍。ISSR標記的Rp值是EST-SSR標記的6.3倍,表現出較高的品種鑒別方面能力。ISSR標記多態(tài)性信息含量(PIC)和標記系數( MI)也明顯高于EST-SSR,說明ISSR具較高的位點多態(tài)性和較高的標記效率。
盡管兩種標記在檢測
4、中國、日本和肯尼亞茶樹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差異上表現出較一致的趨勢,但基于ISSR估算的遺傳多樣性指數(H=0.21)低于EST-SSR( H=0.28),這可能是由于ISSR屬顯性標記,無法檢測到等位位點的變異,遺漏了部分重要的遺傳信息,導致對遺傳多樣性水平的估計出現偏差,進而影響到遺傳距離的估算和聚類分析的結果。而EST-SSR可以檢測到等位位點的變異,比ISSR能更準確地反映和揭示供試品種的遺傳多樣性水平。同時由于單個EST-SSR標
5、記檢測到的位點數量較ISSR標記少,且特異性較強,譜帶較易分辨,因此EST-SSR比ISSR標記更適用于對大量樣本的分析。
2、中國無性系育成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和親緣關系分析
利用27個ISSR引物對36個無性系茶樹育成品種的DNA進行了擴增,共獲得了500條多態(tài)性條帶,平均每個引物擴增的多態(tài)性條帶為18.5條。ISSR引物的Rp值較高,平均為9.59(變異范圍5.69-14.47),表明具備較強的品種鑒別能力
6、。IR29和IR44單個引物擴增形成的DNA指紋即可辨別36個不同的茶樹品種。遺傳多樣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區(qū)育成品種的遺傳多樣性水平略有差異,遺傳多樣性指數(H)和Shannon信息指數(I)的變異范圍分別是0.20-0.23和0.31-0.36。區(qū)域間茶樹品種的遺傳分化指數(Gst)的平均值為0.18,表明僅有18%的遺傳多樣性來源于區(qū)域間的差異,而82%的遺傳多樣性源自于區(qū)域內品種間的遺傳差異。10個大面積主栽茶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占供
7、試品種總體多樣性水平的88%?;贗SSR和EST-SSR標記的比較分析均表明,中國主栽茶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明顯高于日本和肯尼亞的茶樹品種,表現出較廣泛的遺傳基礎。聚類分析表明,茶樹育成品種的親緣關系不僅與其遺傳背景有關,而且與地理來源有關。
3、中國綠茶與烏龍茶適制品種遺傳多樣性差異的比較分析
基于EST-SSR標記研究了31份綠茶和37份烏龍茶適制品種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差異,結果表明烏龍茶品種基因多樣性指數
8、(H)、多態(tài)性信息含量(PIC)和平均遺傳距離(GD)均略高于綠茶品種?;跀祵W模型的聚類分析將供試品種分為兩個亞類群,亞群A中67.9%的品種為烏龍茶適制品種;亞群B中71.0%的綠茶品種聚類其中?;贜ei遺傳距離的聚類分析將供試品種分為三個類群,其中類群I和II中以烏龍茶品種為主,分別占69.6%和66.7%;而類群III中包括了61.3%的綠茶品種。兩種聚類方法均表明,大部分樣本按品種適制類型聚類,但也有部分品種在群體結構中相互
9、滲透,呈較明顯的穿插分布,推測這與品種的地理來源和遺傳背景有關。
4、中國茶樹初選核心種質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分析
基于EST-SSR標記對272份初選茶樹核心種質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供試種質的平均多態(tài)性信息含量( PIC)值為0.531,平均基因多樣性(H)為0.562。依據PIC和H值的大小,對不同省區(qū)茶樹資源的遺傳多樣性按由高到低的水平排序,依次為:廣西>云南>廣東>福建>浙江>
10、湖北>江西>重慶>貴州>陜西>四川>安徽>湖南。我國茶樹資源的遺傳多樣性的空間分布呈現的特點是,遺傳多樣性從茶樹原產地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遞減,并且沿海地區(qū)高于內陸地區(qū),這為研究我國茶樹遺傳演化的地理路徑提供了參考依據。
對不同種質類型茶樹的遺傳多樣性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野生茶樹群體的遺傳多樣性( H=0.563,PIC=0.529)高于地方品種(H=0.550,PIC=0.520)和選育品種(H=0.556,PIC=0.52
11、3),說明在栽培馴化和人工選擇壓力下,導致部分等位位點丟失.使栽培茶樹的遺傳多樣性水平略有下降。對EST-SSR位點間的連鎖不平衡(LD)情況進行配對檢測,結果表明地方品種和選育品種(系)的不平衡成對位點數高于野生茶樹資源,推測栽培茶樹中較頻繁的異交以及對特定基因位點的人為選擇使位點間的連鎖不平衡程度增加。
AMOVA分析表明,茶樹的遺傳多樣性主要源于茶樹群體內的遺傳差異,群體間的遺傳差異對整體遺傳多樣性的貢獻較少(0.7
12、%.1.2%),這主要是由于茶樹作為異花授粉植物,其強大的基因流促進了不同群體間的基因交換,導致群體間的基因和基因型頻率逐漸接近,分化系數降低,遺傳距離較近?;跀祵W模型聚類將供試種質分為5個亞類群,而基于Nei遺傳距離的聚類分析將供試種質分為4個群,其中亞群內的聚類品種基本與數學模型聚類的結果基本對應。兩種聚類分析均表明,中國茶樹資源存在明顯的遺傳結構,它與地理來源和種質類型均存在相關性。盡管多數地理來源相同的種質往往共聚在小類群中,
13、但也有部分地理來源相同的種質分別在不同群中分散聚類的情況,說明中國初選茶樹核心種質具有遺傳多樣性分布廣泛的特點。
5、基于基因分型初步鑒定與茶樹表型性狀關聯的EST-SSR標記
通過EST-SSR標記對112份材料進行基因分型,開展了分子標記與新梢一芽二葉長( BI)、一芽二葉百芽重(BW)、葉片長度(II)、葉片寬度(LW)、咖啡堿含量(CAF)、氨基酸含量( AA)和茶多酚含量(TP)共7個茶樹表型性狀關
14、聯的初步分析。結果表明,在不考慮位點間的連鎖不平衡( LD)和供試群體的結構(SA)時,利用ANOVA方法可檢測到三個EST-SSR位點CS185、CS121和CS153與五個表型性狀顯著相關,其中標記185同時與BL、BW、LL和LW等4個表型性狀顯著相關,標記CS121同時與BW、LL和LW等3個表型性狀顯著相關,而CS153僅與AA顯著相關。但在考慮位點間的連鎖不平衡和供試群體結構的情況下,通過回歸分析僅鑒定出2個EST-SSR標
15、記CS153和CS84與兩個表型性狀顯著關聯,其中標記CS153與性狀LL顯著關聯,對表型變異的解釋率為0.07,而標記CS84與性狀TP顯著關聯,對表型的解釋率為0.35。
兩種檢測方法中,僅有一個標記CS153被同時檢出,但與之關聯的性狀卻不同。在不考慮供試樣本群體結構的情況下,亞群的混合使整個群體所估計的LD強度增強,可能導致多態(tài)性位點與性狀的相關性并非由功能性等位基因引起,從而可能提供了假陽性結果。因此在關聯分析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葉片形態(tài)和EST-SSR茶樹遺傳多樣性與遺傳演化研究.pdf
- 基于EST-SSR和iPBS標記的楊梅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基于EST-SSR分子標記的中國石榴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海帶EST-SSR標記的開發(fā)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利用EST-SSR標記研究橡膠樹栽培種質的遺傳多樣性與遺傳分析.pdf
- 浙江楠EST-SSR標記開發(fā)及天然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高丹草EST-SSR標記的開發(fā)及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杜仲EST-SSR引物開發(fā)及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老芒麥EST-SSR分子標記開發(fā)與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泥蚶est-ssr引物的開發(fā)和遺傳多樣性評價【開題報告】
- 基于鐵皮石斛EST-SSR標記開發(fā)的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青蝦高多態(tài)性EST-SSR標記的篩選及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小麥EST-SSR標記對小麥及其近緣種屬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簕竹屬和牡竹屬遺傳多樣性的EST-SSR和SRAP分析.pdf
- 泥蚶est-ssr引物的開發(fā)和遺傳多樣性評價【畢業(yè)論文】
- 泥蚶est-ssr引物的開發(fā)和遺傳多樣性評價【任務書】
- 基于SSR的中國野生菰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分析.pdf
- 用ISSR和SSR標記分析海南普通野生稻遺傳多樣性.pdf
- ISSR分子標記揭示黑斑側褶蛙中國種群的遺傳結構和遺傳多樣性.pdf
- 不同海拔天山云杉居群的EST-SSR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