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坡地建筑結構設計對比研究</p><p> 【摘 要】本文坡地建筑是一種緩解用地緊張的有效措施,具有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的特點,是建筑工程的一種有益嘗試,也有利于設計出獨特風格的新型建筑。本文首先介紹坡地建筑發(fā)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介紹坡地建筑的設計研究,并分析坡地建筑設計的具體分析,最后對坡地建筑的發(fā)展前景做綜合展望。 </p><p> 【關鍵詞】坡地建
2、筑;結構設計;對比研究 </p><p><b> 1、前言 </b></p><p> 坡地建筑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基本居住性能外,還可以給業(yè)主帶來視覺生活上的享受。近年來,在國內許多城市都刮起了一場坡地建筑風,坡地建筑以其特有的錯落有致的變化,使樓盤具有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在城市生活慣了的人都對自然、野趣的田園生活充滿向往,同時坡地建筑符合地勢要求,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
3、青睞,為購房者提供健康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平緩錯落的坡地地形比平地更容易營造立體綠化、立體園林,不會像平地營造水景必須掘地挖渠通道等,破壞原生地。追求構圖、色彩對比、質感,形成綠點、綠帶、綠廊、綠坡、綠窗等綠色景觀。尤其重要的是,對成樹的保留和部分的遷移,盡可能保留原本特質。可見,目前的建筑技術已經能夠建設質量安全、外觀獨特的坡地建筑,同時這也是對用地日益緊張的一種緩解措施,坡地建筑具有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p><
4、;p> 2、坡地建筑結構設計要素、原則和重要環(huán)節(jié) </p><p> 2.1 坡地建筑六大設計要素 </p><p> 坡地建筑的六大設計要素包括歷史要素、建筑形態(tài)要素、總體布局要素、交通要素、工程成本要素和情感要素。歷史要素是指開發(fā)坡地住宅要探尋它的傳統(tǒng),以前的坡地住宅怎么做,人們?yōu)槭裁匆銎碌刈≌?。建筑形態(tài)要素是指對于坡地建筑單體,最復雜的就是住宅和地形結合的地方接地模式。
5、總體布局要素是指坡地建筑講究自由的總圖布局,主要是跟地形結合。交通要素是指坡地建筑的路網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網,一是地形的限制,二是成本的原因。工程成本要素是最大的挑戰(zhàn),總圖規(guī)劃和項目運作都跟平地沒有什么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在成本。情感要素具體來講就是對待土地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要投入感情去設計一個建筑。 </p><p> 2.2 坡地建筑設計的“三要四不”原則 </p><p> 坡地建筑當
6、中的設計原則可以總結為“三要四不”。三要原則是指要顯山露水,盡量提供一個健康生態(tài)的居住環(huán)境;要依山就勢依山造勢,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戶型;要錯落有致增加景觀的開闊道,令到天際線更加多層次感。四不原則是指不隨意伐木,不大量挖填土盡量不做大量的挖土和填土,不做太高的擋土墻,認真地做總圖設計,架橋道路不要過高如果坡地建筑區(qū)內的道路要橫過山谷。 </p><p> 2.3 坡地建筑設計的七大重要環(huán)節(jié) </p>
7、<p> 首先,坡地建筑設計要發(fā)揮坡地山體應有的特性,將平地建筑的一些條件和設計的元素強加在坡地建筑里面,創(chuàng)造坡地建筑,提供一些另類的居住空間和居住的環(huán)境給購房人士。第二,處理好容積率,容積率對開發(fā)商來說是一個最大的限制因素,容積率直接確定了產品的形態(tài)。第三,建筑風格與山體相融合,創(chuàng)造一些真正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第四,雨水的收集,山體的排洪,在坡地建筑規(guī)劃的最早期,就必須及時關注雨水的收集,山體的排洪,將技術上必須使用的排洪溝
8、轉為有利環(huán)境綠化的一部分。第五,通風防潮問題解決,一般采用把山體和建筑的外墻托開,不是做在一起。第六,消防車的問題,最早期的時候就要考慮走消防車的道路坡度。如果以后再加上去的話,就會影響到整個規(guī)劃。第七,噪音問題可以用很多辦法解決。 </p><p> 3、坡地建筑結構設計內容分析 </p><p> 3.1 坡地建筑結構的基礎設計 </p><p> 根據建
9、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要求坡地建筑基礎設計應滿足以下幾點:滿足上部建筑的承載能力、滿足上部建筑的沉降變形要求、滿足建筑整體穩(wěn)定性要求?;A上部結構傳至基礎的荷載較小時,天然淺基礎是一種經濟合理的基礎形式,開挖深度小工程造價低。當持力層埋藏相對較深,上部結構傳至基礎的荷載較大, </p><p> 采用人工挖孔樁基礎成孔簡單成樁質量好造價低,提供足夠的承載力和良好的經濟性。為了防止不均勻沉降,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同
10、一結構單元基礎不宜設置在性質截然不同的地基上,但在山坡地區(qū)當基巖面起伏較大時,不可避免選擇多種土層作為其持力層,造成不均勻沉降,嚴重的會導致建筑結構的破壞,可在基礎與巖石接觸區(qū)域采用褥墊層進行處理。 </p><p> 3.2 坡地建筑的擋土墻設計 </p><p> 坡地建筑中設計好擋土墻的意義重大,是影響到上部結構設計的關鍵。擋土墻的設計及施工中都應遵循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要求
11、因地制宜以取得最好的社會效益。擋土墻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第一擋土墻強度計算在靜止土壓力及水壓力作用下,擋土墻計算模型按板帶寬度上端簡支下端固定的單向板進行計算;第二土壓力按靜止土壓力取值,在擋土墻高度范圍內框架柱截面高度取擋土墻厚的兩倍;第三,在擋土墻背面底部及中部設置排水盲溝,沿擋土墻順坡導入地下室外側邊溝,經過綜合的分析比較確定擋土墻的最終方案。 </p><p> 3.3 坡地建筑的上部結構設計 <
12、/p><p> 坡地建筑具有先天的不規(guī)則性,需增強其抗震性能,采用長短柱將坡地架空短柱易發(fā)生剪切破壞,河岸和邊坡邊緣等不利地段建造丙類及丙類以上建筑時,除保證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外,尚應估計不利地段對設計地震參數可能產生的放大作用。綜合考慮不利因素在進行上部建筑結構設計時應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選擇建筑場地時應盡量避開不穩(wěn)定的邊坡結構,第二抗震性能需采取嚴格的構造措施和施工質量給予保證,第三要設置防震縫減少地震作用溫
13、度變形不均勻沉降,第四要加強監(jiān)測地基在建筑施工過程的不同階段因加載的變化引起地基的變形,及時發(fā)現隱患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 </p><p><b> 4、總結 </b></p><p> 綜上所述,坡地建筑多半建在山坡地段上,這種獨特性必須有自然條件的支撐,利用坡地地形創(chuàng)造獨特的視覺空間以及與眾不同的建筑特質。坡地建筑并不是開發(fā)商興之所致的成品,也不是開發(fā)風潮能輕
14、易模仿的對象,坡地的自然特征――原生、稀有、有所保留不能被破壞,決定了建筑的珍貴及氣質。坡地建筑是順應地勢的產物。坡地建筑符合地勢要求,施工難度增大,但也因此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能購房者提供健康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能給開發(fā)商帶來高額利潤。 </p><p><b> 參考文獻: </b></p><p> [1]呂芬. 基于坡地地形的建筑外部空間設計研究[D]
15、.湖南大學,2009. </p><p> [2]高利永. 坡地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p><p> [3]杜建良,趙滇生. 坡地建筑地基基礎設計的心得與體會[J]. 山西建筑,2011,v.3721:47-48. </p><p> [4]林捷. 坡地建筑的結構設計分析[J]. 福建建材,2011,No.12405:2
16、1-22. </p><p> [5]彭玉萍. 淺析坡地建筑結構設計問題與相應防護措施[J].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21:249. </p><p> [6]張慶順. 坡地建筑生態(tài)文化設計創(chuàng)意研究[D].重慶大學,2009. </p><p> [7]袁文章,李娟. 坡地建筑的結構設計實例[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09,No.26012: 37-3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