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承臺砼施工溫控技術應用及效果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大體積承臺砼施工溫控技術應用及效果分析</p><p>  摘要:文章結合中南鐵路通道一分部屈產(chǎn)河特大橋施工實例,系統(tǒng)介紹了大體積承臺砼施工溫控技術,并重點闡述了配比優(yōu)化、應力驗算、冷卻系統(tǒng)、降溫措施、溫度量測以及砼養(yǎng)護等內容,同時對應用效果進行了技術分析,對同類型大體積砼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p><p>  關鍵詞:大體積砼 溫控 冷卻 養(yǎng)護 分析 <

2、;/p><p><b>  1 概述 </b></p><p>  大體積砼具有結構厚、體積大、鋼筋密、砼用量多、施工時間長、水化熱量大、技術要求高等特點。除了必須滿足強度、剛度、整體性和耐久性要求以外還必須控制溫度變形裂縫的開展,以免影響砼構件的整體受力性能。目前在國內橋梁施工中,特別是鐵路橋梁,大體積承臺砼更是屢見不鮮,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橋梁的使用功能和壽命,

3、需要重點予以關注。 </p><p><b>  2 工程概況 </b></p><p>  中南鐵路通道屈產(chǎn)河特大橋全長1307m,橋梁位于山西省石樓縣境內,由中鐵十七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施工,橋梁承臺最大平面尺寸29.2m×19.7m,厚度分別為4m、3.5m、3m、2.5m、2m不等,單承臺最大砼量為2300m3,設計強度等級為C40。在前期施工中,

4、由于降溫措施采取不當,個別承臺出現(xiàn)了明顯的溫度裂縫,影響了工程質量。為有效解決溫度裂縫問題,四公司安質部聯(lián)合項目技術人員,對大體積承臺砼施工降溫技術進行了現(xiàn)場應用和積極探索。 </p><p><b>  3 總體思路 </b></p><p>  由于形成溫度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過大,導致砼表面溫度應力超過其最大抗拉強度。因此,在施工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在施工過程

5、中嚴格按照規(guī)范操作,在養(yǎng)護過程中合理采取降溫措施,有效控制砼內外溫差,確保砼溫度應力在允許范圍內,是實現(xiàn)工程質量目標的關鍵。 </p><p><b>  4 溫控實例 </b></p><p>  4.1 配合比優(yōu)化 </p><p>  優(yōu)選原材料,同時通過調整相關參數(shù)進行試配,選擇物理力學性能、施工性能及耐久性能最佳的配合比。 </

6、p><p> ?、龠M行水泥水化熱測定試驗,本工程水泥水化熱實測值為377J/kg。 </p><p> ?、诖止橇线x用級配良好的碎石,細骨料選用天然砂,含泥量均不大于1%。 </p><p> ?、鄄捎谩半p摻技術”,即同時摻加粉煤灰和高效減水劑,降低單位砼水泥用量并延緩溫升峰值出現(xiàn)時間。 </p><p> ?、茉诒WC砼強度和工藝特性的基礎上,盡

7、量減少水泥用量。最終選定的理論配合比為――水泥:摻和料1:細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水:外加劑=1:0.43:2.28:0.75:2.98:0.51:0.016。 </p><p><b>  4.2 應力驗算 </b></p><p>  4.3 冷卻管及測溫元件安裝 </p><p>  4.3.1 冷卻水管的布置 </p>

8、<p>  冷卻管采用直徑Φ42mm壁厚2mm的鋼管,其接口采用90°鋼彎管,在垂直范圍內設兩層,上層距頂面130cm,底層距頂面270cm,距承臺邊100cm。冷卻水管各段配好彎頭和套管,水管網(wǎng)沿豎向設置在承臺中央,水管間距為120cm,進、出口引出承臺砼面1m以上,出水口有調節(jié)流量的水閥和測流量設備,冷卻水管接頭采用軟管接頭。冷卻水管網(wǎng)按照冷卻水由熱中心區(qū)流向邊緣區(qū)的原則分層分區(qū)布置,進水管口設在靠近砼中心處,

9、出水口設在砼邊緣區(qū),每層進、出水口錯開布置(見圖1)。另外,在承臺一側高處放置3m×3m×2m的水箱,在另一側挖集水坑,配抽水泵,用于冷卻水的循環(huán)利用,承臺澆筑前先通水循環(huán),以免阻塞影響冷卻效果,冷卻時間為15d。 </p><p>  4.3.2 測溫元件的布置 </p><p>  測溫元件在鋼筋及冷卻管安裝完畢后固定在設計位置,將導線沿鋼筋引出承臺頂面一定高度,測

10、溫線布置應具有代表性。測點沿澆筑結構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及表面,平面上布置在邊緣及中間,以此進行砼內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溫度的測量。該承臺共布設了12個測點,以便更好地掌握砼表面和內部實際溫度,測溫元件不得同鋼筋直接接觸,并需進行保護,同時對引出的導線逐一編號,便于溫度監(jiān)測。 </p><p><b>  4.4 機具降溫 </b></p><p>  砼的入模溫度不宜高

11、于氣溫且不宜超過30℃。砼攪拌站需采取如下措施:砼罐車淋水;拌合前要用冷水沖洗配料機和攪拌機,輸送前沖洗輸送泵,輸送時要用草袋覆蓋泵管,防止日照高溫。 </p><p>  4.5 混凝土的澆筑 </p><p>  2011年6月26日8:30屈產(chǎn)河特大橋6#承臺砼開始灌注,入模溫度22.5℃,砼坍落度160 mm,含氣量3.3,泌水率16;27日5:00澆筑結束,澆筑時間20.5h。施

12、工配合比――水泥:摻和料:細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水:外加劑=1:0.43:2.31:0.75:2.99:0.47:0.019。砼澆筑采用分層連續(xù)澆筑,一是可利用砼層面散熱,二是便于振搗,分層厚度為30cm。振搗砼時采用二次振搗法,嚴格控制振動棒的振搗范圍,以便保持砼良好的接搓,提高密實度,防止超搗或欠搗。砼施工完畢后,在初凝之前對砼表面進行抹面收漿,以清除砼表面產(chǎn)生的塑性裂縫。 </p><p>  4.6

13、 混凝土測溫 </p><p>  砼澆筑8h后開始測溫,砼溫度上升階段:1次/2h,砼溫度下降階段:1次/4h,待砼內部溫度與大氣溫度溫差降至25℃以下時,停止測溫。根據(jù)測溫結果指導冷卻系統(tǒng)工作及養(yǎng)護工作,確保砼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溫差不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的25℃,其中砼表面溫度以砼外表以內150mm處的溫度為準。 </p><p><b>  4.7 養(yǎng)護調節(jié) </b>&

14、lt;/p><p> ?、夙旁跐仓戤吅?2h內覆蓋和養(yǎng)護,提高早期強度,確保砼內外溫差不超過25℃。 </p><p>  ②砼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p><p>  ③澆水次數(shù)以保持砼在整個養(yǎng)護期間內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宜,當氣溫在20℃左右時每天澆水2~4次,氣候干燥時,澆水次數(shù)適當增加。 </p><p> ?、艽竺娣e結構采取四周砌磚蓄

15、水養(yǎng)護。 </p><p> ?、菽媸諠{后,表面上加蓋草簾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防止砼表面干裂,延緩降溫速率。 </p><p> ?、薨凑諟y溫結果調節(jié)冷卻管通水量的大小,當砼內外溫差過大時,可將出口溫水覆蓋砼表面,提高砼表面溫度。 </p><p><b>  5 結論與建議 </b></p><p> ?、贀饺脒m量的粉

16、煤灰及各種外加劑有效降低了砼的水化熱,減緩了反應速度,為控制大體積砼溫度裂縫提供了有利條件。 </p><p>  ②采用內散外蓄綜合養(yǎng)護措施,可有效降低砼的溫升值,且可大大縮短養(yǎng)護周期,對于大體積砼施工尤其適用。 </p><p> ?、鄞篌w積砼施工,冷卻水管布置層數(shù)和間距可先由試驗調節(jié)確定,也可根據(jù)管的直徑、導熱效果來確定管的水平和垂直間距。 </p><p>

17、 ?、軓氖┕み^程和結果來看,通過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安裝冷卻系統(tǒng)、規(guī)范施工操作、做好溫度監(jiān)測以及加強砼養(yǎng)護,可以有效減少橋梁承臺大體積砼溫度裂縫的產(chǎn)生,達到良好的自防水抗?jié)B效果。 </p><p><b>  參考文獻: </b></p><p>  [1]周水興,何兆益,鄒毅松.路橋施工計算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85-289. </p>

18、;<p>  [2]董國楨.大體積砼溫度裂縫分析及控制技[J].公路交通科技,2010(3):113-115. </p><p>  [3]劉萬林.武廣客專橋梁承臺大體積砼施工技術[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7(10). </p><p><b>  作者簡介: </b></p><p>  陳耀華(1979-),男,工程師,畢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