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禾種質資源抗旱性鑒定、坪用價值評價及遺傳多樣性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早熟禾(Poa L.)屬于禾本科早熟禾族,全世界約有500多種,廣泛分布于溫帶與寒帶溫暖和涼爽的地區(qū)。我國早熟禾種質資源十分豐富,大約有87種8個變種。早熟禾屬植物大多是優(yōu)良的牧草,不少種是天然草地的群落組分。目前,早熟禾是我國草坪綠化常用的物種,是國內應用最廣泛的冷季型草坪草。早熟禾對城市綠化、美化及社會服務起重要作用,而干旱是限制我國北方早熟禾種植的關鍵因素。
  本文以從國內外收集的34份早熟禾種質為研究對象,在PEG模擬干

2、旱脅迫處理下,測定了早熟禾種質種子萌發(fā)期相對發(fā)芽勢、相對發(fā)芽率、簡化活力指數(shù)、萌發(fā)指數(shù)、萌發(fā)活力指數(shù)和耐旱指數(shù)等指標,分析了各項指標和早熟禾抗旱性的關系;采用盆栽對苗期的早熟禾種質進行干旱脅迫,測定了幼苗期葉片葉綠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過氧化物酶(POD)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標,用隸屬函數(shù)法對苗期抗旱性進行了綜合評價;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數(shù)學法對早熟禾種質的草坪坪用質量綜合評

3、價展開了研究;利用ISSR分子標記技術對早熟禾種質遺傳多樣性進行了研究。旨在探明種源材料的抗旱性能,篩選優(yōu)異草坪革新品系,分析多樣性遺傳關系,為早熟禾種質資源的有效保護、開發(fā)利用和核心種質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jù)。
  研究的結果如下:
  1.不同種質早熟禾種子萌發(fā)期抗旱性比較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干旱脅迫的加劇,不同早熟禾種子的相對發(fā)芽率均呈線性下降,且不同品種間的萌發(fā)差異變化不顯著。綜合14個品種的耐旱度計算出:早熟禾種子萌發(fā)的

4、耐早適宜的水勢范圍為≥-0.40 MPa,半致死水勢為-0.76 MPa,致死水勢為-1.33 MPa;萌發(fā)期抗旱臨界水勢在0.6 MPa;且各指標之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相關性,通過對萌發(fā)期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得出:相對發(fā)芽勢、萌發(fā)指數(shù)、萌發(fā)活力指數(shù)和耐旱指數(shù)4項指標可作為早熟禾萌發(fā)期抗旱性比較研究的理想指標。隸屬函數(shù)法綜合評價結果顯示,14個品種種子萌發(fā)期的抗旱性強弱順序為:10號細葉早熟禾、14號草地早熟禾、1號優(yōu)異草地早熟禾、6號莫

5、諾波利草地早熟禾、7號草地早熟禾、5號瓦巴斯草地早熟禾、12號菲爾津草地早熟禾、13號肯塔基草地早熟禾、8號早熟禾、11號草地早熟禾、4號草地早熟禾、2號斗士草地早熟禾、3號恩托佩草地早熟禾、9號藍鉆草地早熟禾。
  2.對干旱脅迫下不同種質早熟禾苗期抗旱性的研究表明,早熟禾幼苗葉片CHL含量呈下降趨勢;Pro、MDA、SOD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POD活性總體呈先降再升后降的趨勢;利用隸屬函數(shù)分析得出14個早熟禾品種的抗旱性強弱順

6、序依次為:3號恩托佩草地早熟禾、10號細葉早熟禾、1號優(yōu)異草地早熟禾、2號斗士草地早熟禾=9號藍鉆草地早熟禾、7號草地早熟禾、11號草地早熟禾、4號草地早熟禾、5號瓦巴斯草地早熟禾、8號早熟禾=13號肯塔基草地早熟禾、14號草地早熟禾、6號莫諾波利草地早熟禾=12號菲爾津草地早熟禾。
  3.應用密度、質地、顏色、綠色期、均一性、蓋度6個指標及綜合評價結果分析,對34份早熟禾坪用性狀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多葉早熟禾和細葉早熟禾在密度

7、、質地和綜合評判結果中均為最優(yōu),比較適合做觀賞草坪的建植種;加拿大早熟禾在密度、質地、葉綠素含量和綜合評判結果中均為最差,不適宜做觀賞草坪。另外,按照綜合評價結果分析,供試草種中大部分處于Ⅲ級的中間狀態(tài),有13個品種,排序如下:16號扁稈早熟禾0.405<5號瓦巴斯草地早熟禾0.405<21號草地早熟禾0.421<28號扁稈早熟禾0.429<7號草地早熟禾0.436<10號派拉德草地早熟禾0.477<9號哥來德草地早熟禾0.495<24

8、號草地早熟禾0.502<4號草地早熟禾0.509<25號潔妮2代草地早熟禾0.515<12號阿帕奇草地早熟禾0.527<32號草地早熟禾0.530<19號藍鉆草地早熟禾0.599。
  4.利用ISSR分子標記技術,對34份供試早熟禾種質材料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運用5個ISSR引物對34份早熟禾材料進行擴增,共獲得89個擴增位點,其中多態(tài)性位點78個,多態(tài)性比率(PPB)為87.64%,平均每條引物可擴增出17.8條帶;遺傳相似系

9、數(shù)(GS)分析表明,供試材料間的GS值變化范圍在0.573~0.921之間,說明其遺傳分化程度較高,遺傳多樣性豐富;采用UPGMA聚類分析,以遺傳相似系數(shù)0.74為界限,供試材料分為3個類群,類群Ⅰ占供試材料的82.35%,類群Ⅱ、Ⅲ所占比例分別為5.88%和11.76%,并對供試材料進行主成分分析(PCoA),可基本被分為4個組群,兩種方法雖有差異但仍能基本將供試材料區(qū)分,特別是均可以較好地區(qū)分早熟禾屬野生材料和品種,表明早熟禾野生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