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p><p> 題 目 某辦公樓電氣設計 </p><p> 院 系 電氣工程學院 </p><p> 專 業(y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p><p> 班 級 </p>&
2、lt;p> 學生姓名 </p><p> 學 號 </p><p> 指導教師 </p><p> 200 年 05 月05 日</p><p><b> 摘 要</b></p><p> 本論文主要闡
3、述了某辦公樓各系統(tǒng)電氣設計的設計依據、原則和方法及設計選擇的結論。本論文共包括六章內容,前四章主要包括強電部分設計;第五、六章主要包括弱電部分及消防設計。</p><p> 強電部分主要內容包括:低壓配電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及防雷接地系統(tǒng)的設計,其中包括負荷計算、照度計算等。</p><p> 弱電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有線電視、公共廣播系統(tǒng)、閉路電視監(jiān)控及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p>
4、;<p> 消防部分主要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系統(tǒng)的設計等。</p><p> 本次設計完成圖紙共34幅,其中強電部分17幅,弱電部分9幅,消防部分7幅,繪圖采用AUTOCAD軟件繪制。</p><p> 本辦公樓電氣設計為畢業(yè)設計,其目的是通過設計實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鍛煉獨立分析和解決建筑電氣設計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p>
5、<p> 關鍵詞 照度,有線電視,公共廣播,閉路電視監(jiān)控,綜合布線</p><p><b> Abstract</b></p><p> This thesis mainly explains the electrical design basis ,principle, method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desi
6、gn choice in each system in the design of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Chapters. previous four Chapters are most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 ;Chapter 5 and 6 are mostly ab
7、out the design of the light current and fire-fighting.</p><p> The part of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mainly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low voltage, lighting system and rounding for light
8、ening systematical compose ,among others include load calculation,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p><p> The part of the light current mainly including: CATV,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Closed Circuit Monitor
9、ing TV and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o on.</p><p> The part of the fire-fighting mainly including:the design of the warning system and linked system etc.</p><p> The design adds up to
10、34 electric charts. Including 17 graphics for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s ,9 graphics for the light current parts and 7 graphics for the fire-fighting parts. All drawn by AUTOCAD.</p><p> This electri
11、cal design of the office building is a graduation design,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give us a chance of synthetical usage of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Besides, it can train ou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
12、ctical problems in Construct electricity in dependently so that the theory is connected with practice and a solid base is made in favor of future work.</p><p> Key Words Illuminance, CATV ,Public Broadcast
13、ing, Closed Circuit Monitoring TV ,Generic Cabling </p><p><b> 目 錄</b></p><p><b> 摘要I</b></p><p> AbstractI</p><p><b> 目錄III</b
14、></p><p> 第一章 緒論- 1 -</p><p> 1.1 建筑電氣概況- 1 -</p><p> 1.2 設計原則- 1 -</p><p> 1.3 設計內容- 1 -</p><p> 第二章 配電系統(tǒng)設計- 4 -</p><p> 2.1
15、負荷等級及供電要求- 4 -</p><p> 2.2 負荷計算- 5 -</p><p> 2.3 導線選擇- 7 -</p><p> 2.4 配電方式- 7 -</p><p> 第三章 照明系統(tǒng)設計- 9 -</p><p> 3.1 總則- 9 -</p><p&g
16、t; 3.2 照明光源選擇- 9 -</p><p> 3.3 照明燈具選擇- 9 -</p><p> 3.4 照度和照明方式選擇- 10 -</p><p> 3.5 一般照明- 10 -</p><p> 3.6 應急照明- 10 -</p><p> 3.7 照度計算(計算所需燈具數量)
17、- 12 -</p><p> 第四章 防雷接地系統(tǒng)設計- 15 -</p><p> 4.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5 -</p><p> 4.2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統(tǒng)設計結果- 18 -</p><p> 第五章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 19 -</p><p> 5.1 總則-
18、19 -</p><p> 5.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19 -</p><p> 5.3 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 25 -</p><p> 第六章 弱電系統(tǒng)設計- 28 -</p><p> 6.1有線電視系統(tǒng)- 28 -</p><p> 6.2公共廣播系統(tǒng)- 29 -</p>&
19、lt;p> 6.3 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 31 -</p><p> 6.4 綜合布線系統(tǒng)- 33 -</p><p> 6.5 弱電部分線纜敷設- 34 -</p><p> 結 論- 35 -</p><p> 謝 辭- 36 -</p><p> 參考文獻- 36 -</
20、p><p> 附錄1 外文資料翻譯- 38 -</p><p> A1.1 譯文- 38 -</p><p> A1.2 原文- 44 -</p><p> 附錄2 計算書- 51 -</p><p> A2.1 配電箱負荷計算- 51 -</p><p> A2.2 應急照明
21、負荷計算- 52 -</p><p> A2.3 干線負荷計算- 52 -</p><p> A2.4 動力負荷計算- 53 -</p><p> A2.5 燈具數量計算- 54 -</p><p> A2.6 探測器數量計算- 55 -</p><p><b> 附錄3 圖紙</b
22、></p><p><b> 第一章 緒論</b></p><p> 1.1 建筑電氣概況</p><p> 現(xiàn)代民用建筑電氣技術是以電能、電子、電器設備及電氣技術為手段來創(chuàng)造、維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環(huán)境的電、光、聲、冷和暖環(huán)境的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的技術科學。它是強電和弱電與具體建筑的有機結合。</p>&l
23、t;p>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對有關供配電、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有線電視等系統(tǒng)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建筑開始走向高品質、多功能領域,并進一步向多功能的縱深方向和綜合應用方向發(fā)展。</p><p> 建筑電氣設計是在認真執(zhí)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和有關國家標準和規(guī)范的前提下,進行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建筑電氣的設計,并滿足保障人身、設備及建筑物安全、供電可靠、電能節(jié)約、技術先進和經濟
24、合理。</p><p><b> 1.2 設計原則</b></p><p> 本次設計是對某辦公樓的電氣設計,本工程概況:綜合辦公樓,高52.5米,地下一層,地上十四層,第一層作為商場,二到十三層作為辦公用,頂層為電梯層。按“高規(guī)”劃分,屬一類高層建筑。設計需做到方案合理、技術先進、運行可靠、滿足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還要簡捷實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維護,減少綜合投資。此
25、次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對該辦公樓的各個系統(tǒng)的設計實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貫徹執(zhí)行我國建筑電氣行業(yè)有關方針政策,理論聯(lián)系實際,鍛煉獨立分析和解決電氣工程設計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實際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礎。</p><p><b> 1.3 設計內容</b></p><p> 本論文主要闡述了該辦公樓各系統(tǒng)電氣設計的設計依據、原則和方法及設計選擇的結論等。論文共包括六大章內容
26、,前四章主要包括緒論及強電部分設計,第五、六章主要包括弱電部分及消防設計。</p><p> (1)第二章為低壓配電系統(tǒng),主要說明負荷等級的劃分及對應的供電要求,負荷計算以及配電方式等內容的相關原理、原則、方法等,并用單位容量法進行了負荷計算,確定各個系統(tǒng)照明負荷的容量、計算電流,以此選擇出了斷路器,導線。并依據文獻[11]對負荷進行了分類,針對不同級別負荷及負荷大小采取了不同的配電方式,同時對動力設備進行了負
27、荷計算,配電箱設計,本部分設計出圖8幅,包括配電系統(tǒng)圖,配電平面圖。 </p><p> ?。ǎ玻┑谌聻檎彰飨到y(tǒng),主要說明光源、燈具選擇,照度計算,一般照明及應急照明等內容,并依據文獻[1、2]等用單位容量法進行照度計算,選擇出各個房間合適的燈具數量,同時依據文獻[3、7、8、9]進行應急照明設計,按照供電半徑不超過30米的原則進行了照明平面設計,設計出各個供電回路及相對應的配電箱,本部分設計出圖7幅,為各層照
28、明平面圖及照明負荷配電箱平面圖。</p><p> ?。ǎ常┑谒恼聻榉览捉拥叵到y(tǒng),主要說明對直擊雷、側擊雷、雷電感應等的防護以及接地系統(tǒng)的方式及具體要求等內容,并依據文獻[4、5]結合本建筑特點,做了防直擊雷 、側擊雷、感應雷設計及接地系統(tǒng)設計,本部分設計出圖2幅,為防雷平面圖和接地平面圖。</p><p> ?。ǎ矗┑谖逭聻榛馂淖詣訄缶c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它又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火災報
29、警系統(tǒng),主要說明感溫、感煙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防電話、消防廣播及復視器等的選擇原則、方法、布置位置等內容,并通過計算結合利用保護半徑作輔助線的方法確定出各場所所需的探測器數量,確保保護無死區(qū),同時也進行了消防廣播、消防電話等設計工作;第二部分為聯(lián)動控制部分,主要說明對消防泵、噴淋泵、正壓送風機、排煙機以及非消防電源、電梯等的控制等內容,并對消防泵、噴淋泵、正壓送風機、排煙機以及非消防電源、電梯的控制做出了具體設計,確保發(fā)生火災后相關
30、水泵能啟動,風機能按要求投入或退出,非消防電源能自動切斷,電梯實現(xiàn)回歸地層,對重要設備能在控制室手動控制。本章設計出圖7幅,為火災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圖,各樓層消防平面圖。</p><p> (5)第六章為弱電系統(tǒng),它又可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有線電視系統(tǒng),主要說明系統(tǒng)組成及線路敷設等內容,本次設計僅設計了分配系統(tǒng)及線路敷設等內容,前端信號直接從市區(qū)有線電視網引入;第二部分為公共廣播系統(tǒng),主要說明系統(tǒng)組成,主
31、要功能,功放選擇等,本部分設計與第四章消防廣播相結合,按層分區(qū),實現(xiàn)分區(qū)廣播,并依據文獻[8、9]計算選擇功率放大器的臺數和功率;第三部分為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對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組成、要求等作了簡要的說明,本次設計考慮本工程特點僅采用定點監(jiān)控,并帶硬盤錄像,控制室設置有電視墻進行監(jiān)視;第四部分為綜合布線系統(tǒng),簡要闡述了綜合布線的概念,設計目標以及本次設計的原則等,本次設計按10m2一個雙點考慮,依據各個房間面積確定各工作區(qū)點數,最終
32、確定該樓信息點共1646點,語音點共551點,水平子系統(tǒng)采用超5類UTP和普通語音線,垂直子系統(tǒng)采用多模光纖和大對數電纜;第五部分為弱電系統(tǒng)線路的敷設,本次設計弱電系統(tǒng)電井內走橋架,各樓層內穿線槽或鋼管敷設。本章設計出圖共9幅,3幅弱電系統(tǒng)圖,6幅弱電平面圖。</p><p> ?。ǎ叮┢涓髡鹿?jié)關系如下:</p><p> 第二章 配電系統(tǒng)設計</p><p>
33、 2.1 負荷等級及供電要求</p><p> 2.1.1 負荷等級分類</p><p> 電力負荷應根據供電可靠性及中斷供電在政治、經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的程度,分為一級負荷、二級負荷及三級負荷。</p><p><b> 一級負荷</b></p><p> (1)中斷供電將造成人身傷亡者。</p&g
34、t;<p> (2)中斷供電將造成重大政治影響者。</p><p> ?。ǎ常┲袛喙╇妼⒃斐芍卮蠼洕鷵p失者。</p><p> ?。ǎ矗┲袛喙╇妼⒃斐晒矆鏊刃驀乐鼗靵y者。</p><p> 對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樞紐、重要的通信樞紐、國賓館、國家級及承擔重大國事活動的會堂、國家級大型體育中心,以及經常用于重要國際活動的大量人員集中的公共
35、場所等的一級負荷,為特別重要負荷。中斷供電將影響實時處理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正常工作或中斷供電后將發(fā)生爆炸、火災以及嚴重中毒的一級負荷亦為特別重要負荷。</p><p><b> 二極負荷</b></p><p> ?。ǎ保┲袛喙╇妼⒃斐奢^大政治影響者。</p><p> ?。ǎ玻┲袛喙╇妼⒃斐奢^大經濟損失者。</p><p
36、> ?。ǎ常┲袛喙╇妼⒃斐晒矆鏊刃蚧靵y者。</p><p><b> 三級負荷</b></p><p> 不屬于一級和二級的電力負荷。</p><p> 2.1.2 供電要求</p><p><b> 根據文獻[1]</b></p><p> (1)一級負
37、荷的供電“應由兩個電源供電,當一個電源發(fā)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應不致同時受到損壞”。但在實際設計中為了滿足一級負荷的供電,可以采用兩路高壓供電,但當供電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自備發(fā)電機,故可以采用一路高壓電源加一路備用電源---應急柴油發(fā)電機組供電,當一級負荷容量較大時,應采用兩路高壓供電。對于特別重要的負荷供電,除了必須采用兩路高壓外,還必須設置應急電源(應急柴油發(fā)電機),并且該電源中嚴禁接入其他負荷。</p><p&
38、gt; ?。ǎ玻┒壺摵傻墓╇娨蟆耙擞蓛苫鼐€路供電”,即當發(fā)生電力變壓器故障或線路常見故障時不致中斷供電(或中斷后能迅速恢復)。設計中常采用一用一備兩路高壓電源供電或一路高壓,另一路備用電源(柴油發(fā)電機組),但當負荷較小或地區(qū)供電條件困難時,可由一回6KV及以上專用架空線供電。</p><p> ?。ǎ常┤壺摵蓪╇姛o特殊要求。</p><p> 此外,根據文獻[7、8]對消防用電設
39、備進行負荷等級劃分,對于一類高層建筑的消防用電按一級負荷要求供電并且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專用的供電回路?;馂氖鹿收彰骱褪枭⒅甘緲酥究刹捎眯铍姵刈鱾溆秒娫?,其配電設備應明顯標志。</p><p> 本工程為一類高層建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煙排煙風機、應急照明等消防設備及普通電梯、消防電梯、生活水泵按一級負荷,采用雙電源供電,從附近兩變電站引入兩回路,并在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其它動力設備
40、、照明用電為三級負荷。</p><p><b> 2.2 負荷計算</b></p><p> 負荷計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數法。</p><p> 照明負荷計算:采用單位面積功率法</p><p> 每層配電箱有功 (2.1)</p>
41、<p> 計算電流: (2.2)</p><p> 用電設備組計算負荷: (2.3)</p><p><b> ?。?.4)</b></p><p><b> ?。?.5)</b&
42、gt;</p><p> 配電干線計算負荷 ?。?.6)</p><p><b> (2.7)</b></p><p><b> ?。?.8)</b></p><p><b> (2.9)</b></p&g
43、t;<p> 式中 W------------------單位面積功率(W/m2)</p><p> S------------------ 供電面積()</p><p> ------------------同時系數</p><p> ------------------需要系數</p><p> Q-------
44、------------用電設備組無功功率(KVA)</p><p> P--------------------用電設備組有功功率(W)</p><p> 例如對配電箱AL0-1負荷計算,地下層W=30W/m2 ,供電面積S=339.3,,</p><p> 則總有功功率 =WS=1*30*339.9=10179W</p><p>
45、 考慮到實際配電箱容量多是三的倍數,故P取12KW,有較大余量,</p><p> 計算電流 ==23A</p><p> 斷路器整定值選32A,導線選取與斷路器相配合,可選YJV5*10,其載流量大于</p><p><b> 32 A。</b></p><p> 又如,對配電箱ALO負荷計算,有功功率為
46、分配電箱之和,P=27KW,則</p><p> 無功功率 =27tgarccos0.8=20.25KVA</p><p> 視在功率 =33.75KVA</p><p> 計算電流 =51A</p><p> 斷路器整定值選63A,導線選YJV5*16,其載流量大于63A</p><p> 又如
47、,對照明負荷干線3負荷計算</p><p> 有功功率 =1*0.8(78+69*3)=228KW</p><p> 無功功率 =1*(58.5+51.75*3)*0.8=171KVA</p><p> 視在功率 =285KVA</p><p> 計算電流 =433A</p><p>
48、 斷路器整定值選為450A,選線YJV4*240+1*120</p><p> 本工程應急照明負荷主要是一些燈具,蓄電池,負荷計算依據具體所帶負荷情況P=40n+350,n為所帶燈數量,每盞白熾燈40W,</p><p> 動力部分計算負荷: (2.10)</p><p><b> ?。?/p>
49、2.11)</b></p><p><b> ?。?.12)</b></p><p> P--------------------設備有功功率</p><p> 例如,對電梯進行負荷計算,P=36KW, cosφ=0.5</p><p> 則無功功率 =62.4KVA</p><
50、p> 視在功率 =72KVA</p><p> 計算電流 =109A</p><p> 斷路器整定值選160A,選線NH-YJV4*70+1*35,其載流量大于160A</p><p> 詳細計算見附錄表A2.1,A2.2,A2.3,A2.4</p><p> 計算所得本建筑總負荷為1692KVA, 其中有功功率為
51、1354KW, 無功功率為1014KVA。</p><p><b> 2.3 導線選擇</b></p><p> 2.3.1 電纜選擇原則:</p><p> (1)根據計算負荷電流選斷路器整定值;</p><p> ?。ǎ玻└鶕嗦菲髡ㄖ颠x電纜;</p><p> ?。ǎ常Ь€及斷路器選
52、擇時要前后級之間相互配合,前一級斷路器整定值至少比下一級斷路器整定值高一級;</p><p> ?。ǎ矗﹦恿υO備考慮自啟動影響,斷路器整定時要選高一級數值。</p><p> 2.3.2 選擇結果:</p><p> ?。ǎ保┱彰骰芈方y(tǒng)一選用BV2*2.5,插座回路統(tǒng)一選用BV3*4;</p><p> (2)其它設備導線選擇見附錄表A2
53、.1,A2.2,A2.3,A2.4。</p><p><b> 2.4 配電方式</b></p><p> 高層建筑低壓配電系統(tǒng)的確定,應滿足計量、維護管理、供電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應將照明與電力負荷分成不同的配電系統(tǒng);消防及其他防災用電設施的配電宜自成體系。</p><p> 對于容量較大的集中負荷或重要負荷宜從配電室以放射式配電;對各
54、層配電間的配電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p><p> (1)工作電源采用分區(qū)樹干式,備用電源也采用分區(qū)樹干式或由首層到頂層垂直干線的方式。</p><p> ?。ǎ玻┕ぷ麟娫春蛡溆秒娫炊疾捎糜墒讓拥巾攲哟怪备删€的方式。</p><p> ?。ǎ常┕ぷ麟娫床捎梅謪^(qū)樹干式,備用電源取自應急照明等電源干線。</p><p> 本工程配電采用分區(qū)樹
55、干式(詳見圖紙配電系統(tǒng)圖一)</p><p> 第三章 照明系統(tǒng)設計</p><p><b> 3.1 總則</b></p><p> 電氣照明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是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環(huán)境條件對照明設施有很大影響。要使照明設計與環(huán)境空間相協(xié)調,就要正確選擇照明方式、光源種類、燈泡功率、照明器數量、形式與光色、使照明在改善空間立體感、
56、形成環(huán)境氣氛等方面發(fā)揮積極的作用。</p><p> 3.2 照明光源選擇</p><p> 照明光源選擇一般原則:</p><p><b> ?。ǎ保┌l(fā)光效率高;</b></p><p> ?。ǎ玻╋@色性好,即顯色指數高;</p><p><b> ?。ǎ常┦褂脡勖L;</b
57、></p><p> ?。ǎ矗﹩Ⅻc可靠、方便、快捷;</p><p> ?。ǎ担┬阅軆r格比高。</p><p> 3.3 照明燈具選擇</p><p> 燈具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光源輻射的光通量,滿足環(huán)境和作業(yè)的配光要求,并且不產生眩光和嚴重的光幕反射。選擇燈具時,除考慮環(huán)境光分布和限制眩目的要求外,還應考慮燈具的效率,選擇高光效燈
58、具。</p><p> 在各類燈具中,熒光燈主要用于室內照明,汞燈和鈉燈用于室外照明,也可將二者裝在一起作混光照明,這樣做光效高、耗電少、光色逼真、協(xié)調、視覺舒適。</p><p><b> 燈具選擇一般原則</b></p><p> ?。ǎ保┦褂冒踩悍烙|電和防火、防爆以及其他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危險;</p><p>
59、 ?。ǎ玻┨岣吣苄В哼x用燈具效率高、燈具配光和場所條件適應,以及光通維持率高的燈具;</p><p> ?。ǎ常┖侠砜紤]功能性(良好的照明效果)、裝飾性(美觀、協(xié)調)、經濟性(性價比高)和能源效益的結合;</p><p><b> ?。ǎ矗┫拗蒲9?。</b></p><p> 3.4 照度和照明方式選擇</p><p>
60、; ?。ㄒ罁墨I[1])選擇照度是照明設計的重要問題,照度太低會損害工作人員的視力,不合理的高照度則會浪費電力。選擇照度必須與所進行的視覺工作相適應。在滿足標準照度的條件下,為節(jié)約電力,應恰當地選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種方式,當一種光源不能滿足顯色性要求時,可采用兩種以上光源混合照明的方式,這樣既提高了光效,又改善了顯色性。</p><p> 另外,充分利用自然光,正確選擇自然采光,也能改善工作環(huán)境,
61、使人感到舒適,有利于健康。充分利用室內受光面的反射性,也能有效地提高光的利用率,如白色墻面的反射系數可達70-80%,同樣能起到節(jié)電的作用。</p><p><b> 3.5 一般照明</b></p><p> 照明可分為一般照明、應急照明。</p><p> 本建筑一般照明主要為辦公照明及一層商業(yè)照明等。</p><
62、p> 3.5.1 辦公照明一般設計原則</p><p> ?。ǎ保┺k公時間幾乎都是白天,因此人工照明應與天然采光結合設計而形成舒適的照明環(huán)境。辦公室照明燈具宜采用熒光燈。 </p><p> (2)辦公室的一般照明宜設計在工作區(qū)的兩側,采用熒光燈時宜使燈具縱軸與水平視線平行。不宜將燈具布置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在難于確定工作位置時,可選用發(fā)光面積大,亮度低的雙向蝙蝠翼式配光燈具。
63、</p><p> ?。ǎ常┰谟杏嬎銠C終端設備的辦公用房,應避免在屏幕上出現(xiàn)人和什么物(如燈具、家具、窗等)的映像。</p><p> 3.5.2 設計結果</p><p> 本建筑主要照度標準及光源、燈型選擇如下:(走廊、廁所為0米工作面照度,其它為0.75米工作面照度)</p><p> (1)配電室、辦公室、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商
64、場、門庭:300lx 三管格柵熒光燈 </p><p> ?。ǎ玻C房、庫房: 50lx 單管熒光燈</p><p> (3)走廊:50lx 白熾燈</p><p> ?。ǎ矗?5lx 白熾燈</p><p><b> 3.6 應急照明</b></p><p>
65、3.6.1 應急照明分類</p><p> 應急照明按照用途可分為三類: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備用照明</p><p><b> 設計要求</b></p><p> ?。ǎ保┦枭闭彰鳎簽楸WC人員在發(fā)生事故時能快速而安全地離開建筑物所設立的照明。在疏散通道地面上提供的照度應達到1lx,最低不得小于0.2lx。此外,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明顯
66、位置還要設有標志指示燈; (2)安全應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突然熄滅時,為保證潛在危險場所(如醫(yī)院手術間)的人員人身安全而設置的照明。安全照明在工作面上提供的照度不應小于正常照明系統(tǒng)提供照度的5%,并且應在正常照明電源消失后0.5s以內提供安全照明電源; (3)備用應急照明:正常照明發(fā)生事故時,能保證室內活動繼續(xù)進行的照明,備用照明往往由一部分或全部由正常照明燈具提供,其應急電源主要應來自兩個級別的電源:電網電源和自備電源(發(fā)
67、電機或集中蓄電池),照度一般為正常照度的10%。</p><p> 此外,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排煙機房、配電室和自備發(fā)電機房、電話總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它房間的應急照明,仍應保證正常照明的照度。疏散應急照明燈宜設在墻面上或頂棚上。安全出口標志宜設在出口的頂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標志宜設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m以下的墻面上。走道疏散標志燈的間距不應大于20m。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可采用
68、蓄電池作備用電源,且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min;高度超過100 m的高層建筑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p><p> 3.6.2 應急照明燈具選擇</p><p> 應急照明必須選用能瞬時啟動的光源,只有應急照明作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且應急照明和正常照明不出現(xiàn)同時斷電時,應急照明才可選用其它光源,因為若選用不瞬時啟動的光源(如氣體放電燈)時,當其不在正常照明運作中一同使
69、用,一旦發(fā)生事故,因其啟動時間長而不能起到事故照明的作用。</p><p> 3.6.3 應急照明燈具布置</p><p> 高層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應急照明:</p><p> (1)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難層(間)。</p><p> ?。ǎ玻┡潆娛摇⑾揽刂剖?、消防水泵房、防煙排煙機房、供消防用電
70、的蓄電池室、自備發(fā)電機房、電話總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它房間。</p><p> ?。ǎ常┯^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和商業(yè)營業(yè)廳等人員密集的場所。</p><p> (4)公共建筑內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內走道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p><p> 3.6.4 應急燈具控制方式</p><p> ?。ǎ保┓浅掷m(xù)式(常備式
71、)。正常狀態(tài)下,無交直流輸出;強切狀態(tài)下,交流輸出;轉入應急狀態(tài)下,直流輸出。</p><p> ?。ǎ玻┏掷m(xù)式(常亮式)。正常狀態(tài)下,交流輸出;強切狀態(tài)下,交流輸出;轉入應急狀態(tài)下,直流輸出。</p><p> ?。ǎ常┛煽刂品绞健U顟B(tài)下,輸出交流,燈開關自由控制開斷;強切狀態(tài)下,交流輸出,開關失控;應急狀態(tài)下,直流輸出,開關失控。</p><p> 3.6
72、.5 設計結果 </p><p> 本建筑采用應急照明與正常照明相結合,走廊、廁所、樓梯等場所按一級負荷供電,采用雙電源,已滿足應急照明要求,辦公室等場所應急照明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且連續(xù)供電時間不少于20min,走道疏散標志燈的間距在20m內,安裝高度及其它要求均滿足相關規(guī)范。如圖2.1所示,詳細布置見照明平面圖。</p><p> 圖3.1應急照明布置
73、</p><p> 3.7 照度計算(計算所需燈具數量)</p><p> 3.7.1 本設計采用單位容量法計算燈具數量</p><p> 計算方法: (3.1)</p><p> 式中:N--------------------規(guī)定照度下所需燈具
74、套數,套</p><p> W--------------------在某最低照度值下的單位面積安裝功率,w/m2</p><p> S----------------------房間面積,m2</p><p> Z---------------------最小照度系數</p><p> P----------------------
75、一套燈具安裝容量,不包括鎮(zhèn)流器損耗,w</p><p> 例如,對于制冷機房S=125.56,照度要求50lx,安裝高度2.75米,則查得0米工作面上W=2.8w/,Z=1</p><p> 則 ==8.79套</p><p> 3.7.2 選擇結果見附錄表A2.5</p><p> 3.7.3 照明負荷平面布置</p&g
76、t;<p><b> 設計原則</b></p><p> ?。ǎ保┟恳徽彰鲉蜗喾种Щ芈返碾娏鞑灰顺^16A,單支回路所帶燈具(插座)數量應滿足相關要求,一般可以帶燈具12至13盞,插座7至8只。</p><p> ?。ǎ玻┟總€照明開關所控光源數不宜太多,體育館、影劇院、候機廳、候車廳等公共場所應采用集中控制。</p><p>
77、?。ǎ常┕╇姲霃綉獫M足要求,一般不超過30米。</p><p> (4)插座不宜和照明燈接在同一分支回路。</p><p> (5)盡量使三相所帶負荷平衡。</p><p> 本建筑內商場、地下層大面積區(qū)域照明采用集中控制,如圖2.1所示</p><p> 圖3.2 商場一部分照明平面圖</p><p>
78、照明負荷具體布置見照明平面圖。</p><p> 第四章 防雷接地系統(tǒng)設計</p><p> 本建筑高52.5米,依據文獻[5]防雷設計按二類防雷建筑物處理。</p><p> 4.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p><p><b> 依據文獻[5]</b></p><p> 4.1.1 一
79、般規(guī)定 </p><p> 第3.1.1條 各類防雷建筑物應采取防直擊雷和防雷電波侵人的措施。 </p><p>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本規(guī)范第2.0.3條四、五、六款所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尚應采取防雷電感應的措施。 </p><p> 第3.1.2條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裝置與其它設施和建筑物內人員無法隔離的情況下,應采取等電位連接。 </p&g
80、t;<p> 4.1.2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p><p> 第3.3.1條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 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井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網格。所有避雷針應采用避雷帶相互連接。</p><p&g
81、t; 第3.3.2條 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風管、煙囪等物體,應按下列方式保護.: </p><p> ?。ǎ保┡欧疟ㄎkU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管道應符合文獻[5]第3.2.1條二款的要求。 </p><p> ?。ǎ玻┡欧艧o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煙囪,1區(qū)、11區(qū)和2區(qū)爆炸危險環(huán)境的自然通風管,裝有阻火器的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
82、管,本規(guī)范第3.2.1條三款所規(guī)定的管、閥及煤氣放散管等,其防雷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p><p> 1.金屬物體可不裝接閃器,但應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 </p><p> 2.在屋面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外的非金屬物體應裝接閃器,并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p><p> 第3.3.3條 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 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于18
83、m。當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引下線,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于18m。</p><p> 第3.3.4條 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防直擊雷接地宜和防雷電感應、電氣設備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裝置,并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共用、不相連時,兩者間在地中的距離應符合要求,但不應小于2m:</p><p> 在共用接地裝置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
84、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筑物敷設成環(huán)形接地體。</p><p> 第3.3.5條 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1)建筑物宜利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礎內的鋼筋作為引下線。文獻[5]第2.0.3條二、三、八、九款所規(guī)定的建筑物尚宜利用其作為接閃器。</p><p> ?。ǎ玻┊敾A采用硅酸鹽水泥和周圍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
85、基礎的外表面無防腐層或有瀝青質的防腐層時,宜利用基礎內的鋼筋作為接地裝置。</p><p> ?。ǎ常┓笤O在混凝土中作為防雷裝置的鋼筋或圓鋼,當僅有一根時,其直徑不應小于10mm。被利用作為防雷裝置的混凝土構件內有箍筋連接的鋼筋,其截面積總和不應小于一根直徑為10mm鋼筋的截面積。</p><p> ?。ǎ矗├没A內鋼筋網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線所連接
86、的鋼筋表面積總和應符合要求:</p><p> ?。ǎ担┊斣诮ㄖ镏苓叺臒o鋼筋的閉合條形混凝土基礎內敷設人工基礎接地體時,接地體的規(guī)格尺寸不應小于下表的規(guī)定。</p><p> 表4.1接地體規(guī)格尺寸</p><p> 注:1.當長度相同、截面相同時,宜優(yōu)先選用扁鋼;</p><p> 2.采用多根圓鋼時,其敷設凈距不小于直徑的2倍;&
87、lt;/p><p> 3.利用閉合條形基礎內的鋼筋作接地體時可按本表校驗。除主筋外,可計入箍筋的表面積。</p><p> (6)構件內有箍筋連接的鋼筋或成網狀的鋼筋,其箍筋與鋼筋的連接,鋼筋與鋼筋的連接應采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連接或焊接。單根鋼筋或圓鋼或外引預埋連接板、線與上述鋼筋的連接應焊接或采用螺栓緊固的卡夾器連接。構件之間必須連接成電氣通路。</p><p>
88、 第3.3.6條 當土壤電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0Ω·m時,在防雷的接地裝置同其它接地裝置和進出建筑物的管道相連的情況下,防雷的接地裝置可不計及接地電阻值,但其接地體應符合規(guī)定;</p><p> 第3.3.7條 文獻[5]第2.0.3條四、五、六款所規(guī)定的建筑物,其防雷電感應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p><p> ?。ǎ保┙ㄖ飪鹊脑O備、管道、構架等主要金屬物,應就近接至
89、防直擊雷接地裝置或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上,可不另設接地裝置。</p><p> (2)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應符合文獻[5]第3.2.2條二款的要求,但長金屬物連接處可不跨接。</p><p> (3)建筑物內防雷電磁感應的接地干線與接地裝置的連接不應少于兩處。</p><p> 第3.3.8條 防止雷電流流經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時產生的高
90、電位對附近金屬物或電氣線路的反擊,當利用建筑物的鋼筋或鋼結構作為引下線,同時建筑物的大部分鋼筋、鋼結構等金屬物與被利用的部分連成整體時,金屬物或線路與引下線之間的距離可不受限制。</p><p> 在電氣接地裝置與防雷的接地裝置共用或相連的情況下,當低壓電源線路用全長電纜或架空線換電纜引入時,宜在電源線路引入的總配電箱處裝設過電壓保護器;當Y,yn0型或D,yn11 型接線的配電變壓器設在本建筑物內或附設于外墻
91、處時,在高壓側采用電纜進線的情況下,宜在變壓器高、低壓側各相上裝設避雷器;在高壓側采用架空進線的情況下,除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在高壓側裝設避雷器外,尚宜在低壓側各相上裝設避雷器。</p><p> 第3.3.9條 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p><p> ?。ǎ保┊數蛪壕€路全長采用埋地電纜或敷設在架空金屬線槽內的電纜引入時,在入戶端應將電纜金屬外皮、金屬線糟接地;對文獻
92、[5]第2.0.3條四、五、 六款所規(guī)定的建筑物,上述金屬物尚應與防雷的接地裝置相連。</p><p> (2)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屬管道在進出建筑物處應就近與防雷的接地裝置相連;當不相連時,架空管道應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文獻[5]第2.0.3條四、五、六款所規(guī)定的建筑物,引入、引出該建筑物的金屬管道在進出處應與防雷的接地裝置相連;對架空金屬管道尚應在距建筑物約25m 處接地一次,其沖擊接地電阻不
93、應大于10Ω。</p><p> 第3.3.10條 高度超過45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物, 尚應采取以下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p><p> ?。ǎ保╀摌嫾芎突炷恋匿摻顟ハ噙B接。鋼筋的連接應符合文獻[5]第3.3.5條的要求;</p><p> ?。ǎ玻娩撝蛑愉摻钭鳛榉览籽b置引下線;</p><p> ?。ǎ常?/p>
94、應將45m及以上外墻上的欄桿、 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p><p> ?。ǎ矗┴Q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的頂端和底端與防雷裝置連接。</p><p> 4.2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統(tǒng)設計結果</p><p> 4.2.1 防直擊雷</p><p> ?。ǎ保┍窘ㄖ媒ㄖ锝饘贅嫾鞣览籽b置,屋面用ø10鍍鋅圓鋼沿女
95、兒墻頂通圈明敷避雷帶,支架間距1米,并暗敷避雷網,網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p><p> ?。ǎ玻├媒ㄖ锝Y構內兩根ø16鋼筋通長彼此焊接作引下線,共22處,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小于18米,并利用混凝土基礎鋼筋作自然接地體。</p><p> 4.2.2 防側擊感應雷</p><p> (1)為防側
96、擊雷,從30米以上,每三層設均壓環(huán),所有金屬門窗、建筑玻璃幕墻均應與作防雷引下線的鋼筋連通;</p><p> ?。ǎ玻╀摌嫾芎突炷恋匿摻顟ハ噙B接,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的頂端和底端與防雷裝置連接,平行敷設的金屬管道如果間距小于0.1米應跨接;</p><p> ?。ǎ常╇娫磸泥徑鼉刹煌冸娬居呻娎|引入,并在入樓處設置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金屬線槽接地。</p>&l
97、t;p> 4.2.3 接地系統(tǒng)</p><p> 本建筑采用TN---S接地保護系統(tǒng),用混凝土基礎鋼筋作自然接地體。防雷接地、電氣設備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設備,弱電設備采用共用接地,共用接地體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Ω。這樣既保證了人身和設備的安全,也減少了由不合理接地引起的干擾。為了保證人身設備的用電安全,設計要求建筑物內作總等電位聯(lián)結,在地下室安裝一總等電位聯(lián)結端子箱,把總水管、空調立管等所有進出建
98、筑物的金屬體及建筑物的金屬構件等與電位聯(lián)結端子箱連通。</p><p> 為了保證建筑物美觀,所有防雷裝置除避雷帶外均采用暗敷。</p><p> 具體設計詳見圖紙防雷接地平面圖。</p><p> 第五章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p><p><b> 5.1 總則</b></p>&
99、lt;p> 本建筑為一類高層建筑,依據文獻[4]規(guī)定屬一級保護對象,采用集中報警系統(tǒng)。</p><p> 1.在首層設消防控制中心,負責對樓火災監(jiān)測及消防聯(lián)動控制。</p><p> 2.消防報警及聯(lián)動系統(tǒng)采用海灣公司設備。</p><p> 3.報警回路為二總線制,線路沿耐火橋架經過電井引至各層,各層聯(lián)動控制線、消防廣播線均穿鋼管暗敷。</p&
100、gt;<p> 4.探測器部分采用感煙探測器或感溫探測器,吸頂安裝,手動報警按鈕暗裝,下皮距地1.5米,按“步行距離不大于30米”的原則設置,消防模塊現(xiàn)場定位。</p><p> 5.按規(guī)范設置消防廣播系統(tǒng),并與正常廣播結合,火災時強切至火災廣播?;馂陌l(fā)生時,按本層以上、下層進行廣播。消防廣播揚聲器均為3瓦,有吊頂處用嵌入式,無吊頂處壁掛,下皮距地2.5米。</p><p&g
101、t;<b> 6.設消防電話。</b></p><p> 7.凡是消防用電均采用雙路供電,末端切換,使用耐火或阻燃電纜,穿鋼管暗敷設。</p><p> 8. 設應急照明系統(tǒng),包括疏散指示燈、出口指示燈和備用照明。均采用雙路電源切換,末端自投或自帶蓄電池</p><p> 9.聯(lián)動控制:用手動或自動方式控制所有的消防聯(lián)動設備,其中消火栓
102、泵、噴淋泵、正壓送風機、排煙機在控制中心設置多線制的直接手動控制?;馂臅r按要求啟動各類消防設備,執(zhí)行電梯迫降,并切斷非消防負荷電源。</p><p> 5.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p><p> 報警形式(依據文獻[9]):區(qū)域報警系統(tǒng),適用于二級保護對象;集中報警系統(tǒng),適用于一級和二級保護對象;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適用于特級和一級保護對象。本建筑為一類高層建筑,屬一級保護對象,采用集中
103、報警系統(tǒng)。</p><p> 5.2.1 火災探測器</p><p> ?。ǎ保┗馂奶綔y器的設置部位(依據文獻[7、8、9]):</p><p> 1、敞開或封閉或樓梯間應單獨劃分探測區(qū)域,并每隔2~3層設置一個火災探測器。</p><p> 2、前室(包括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和走道應分別單獨劃
104、分探測區(qū)域,特別是前室與電梯豎井、疏散樓梯間及走道相通,發(fā)生火災時的煙氣更容易聚集或流過,是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必經之地,故應裝設火災探測器。</p><p> 3、電纜豎井配合豎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層或每層安裝一個。</p><p> 4、電梯機房應裝設火災探測器,其一電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電梯機房有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其三電梯豎井存在必要的開孔;其四在發(fā)生火災時,電梯
105、豎井往往成為火勢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脅電梯機房的設施。為此,電梯機房設置火災探測器是必要的,電梯豎井之頂部也宜設置火災探測器。</p><p> 5、高級辦公室、會議室、陳列室、展覽室、商場營業(yè)廳,走廊等</p><p> ?。ǎ玻┗馂奶綔y器的選擇要求(依據文獻[7、8、9]):一般規(guī)定:1.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場所或部位,應選擇感煙探測器
106、。2.對火災發(fā)展迅速,可產生大量熱、煙和火焰輻射的場所或部位,可選擇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其組合。3.對火災發(fā)展迅速、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和少量的煙、熱的場所或部位,應選擇火焰探測器。4.對火災形成特征不可預料的部位或場所,可根據模擬試驗的結果選擇探測器。5.對使用、生產或聚集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汽的場所或部位,應選擇可燃氣體探測器。點型火災探測器的選擇:下列場所宜選擇點型感煙探測器1 .飯店、旅館、教學樓、辦公
107、室的廳堂、臥室、辦公室等;2.電子計算機房、通訊機房、電影或電視放映室等;3.樓梯、走道、電梯機房等;4.書庫、檔案庫等;有電氣火災危險的場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宜選擇感溫探測器1.相對濕度經常大于95%;2.無煙火災;</p><p> 3.有大量粉塵;4.在正常情況下有煙和蒸汽滯留;5.廚房、鍋爐房、發(fā)電機房、烘干車間等;6.吸煙室等;7.其他不宜安裝感煙探測器 廳堂和公共場所。&
108、lt;/p><p><b> (3)選擇結果:</b></p><p> 本工程采用二總線制的模擬量智能型火災報警聯(lián)動系統(tǒng)。系統(tǒng)通過編碼底座將各類報警設備及聯(lián)動模塊并接于二總線上,報警或故障信號通過二總線輸送至報警控制器,并在消防控制室設一臺集中報警控制器,在本建筑內,除廁所外,各處均設置探測器,其中電井每層均設一個感煙探測器,樓梯每三層設一個感煙探測器,一層制冷機房
109、、水泵房設感溫探測器,其它場所均設置為感煙探測器。</p><p> ?。ǎ矗┗馂奶綔y器的設置數量和布局</p><p> 火災探測器的設置和布局要科學、合理、經濟,做到既能有效探測火災,又可節(jié)省火災探測器的數量。設置火災探測器時,應滿足下述條件: 點型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數量和布局 1.探測區(qū)域內每個房間至少設置一只火災探測器; 2.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A和保護半徑R
110、以及安裝間距應規(guī)定見下表</p><p> 3.一個探測區(qū)域內所需設置的探測器數量應按下式計算;N≥S/(K*A),N≥1(取整數) (5.1)</p><p> 式中:N:一個探測區(qū)域內所有需要設置的探測器數量,單位:只;</p><p> A: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平方米);S:探測區(qū)
111、域的面積(平方米);K:修正系數,特級保護對象宜取0.7~0.8,一級保護對象宜取0.8~0.9,二級保護對象宜取0.9~1.0。</p><p> 表5.1探測器保護范圍及半徑</p><p> 例如,房間S=75.6,選用感煙探測器</p><p> 計算數量 N≥S/(K*A)= =1.2只</p><p> 選兩只,布置
112、如圖4.1所示,以保護半徑6.7米做圓,由輔助圓可知,兩只可以保護整個房間。</p><p> 圖5.1庫房感煙探測器布置平面圖</p><p> 具體選擇情況見附錄表A2.6</p><p> 5.2.2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依據文獻[8、9])</p><p> ?。ǎ保┦謩踊馂膱缶磁さ脑O置:</p><p>
113、; ?。保畧缶瘏^(qū)域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應至少設置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裝在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m處,且應有明顯的標志。從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30米。</p><p> 2.針對各樓層的前室(包括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是發(fā)生火災時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必經之地,應作為設置手動
114、火災報警按鈕的首選部位。此外,對一般電梯前室也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p><p> 3.在公共活動場所(包括大廳、過廳、餐廳、多功能廳等)及主要通道等處,人員都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應在這些公共活動場所的主要出入口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p><p> 本建筑地下層及二層以上,每層設三個手動火災報警按扭,一層商場設5個,滿足規(guī)范要求。</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樓a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辦公樓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畢業(yè)設計--辦公樓設計說明書
- 畢業(yè)設計--辦公樓設計說明書
- 辦公樓設計畢業(yè)設計說明書3
- 畢業(yè)設計--綜合辦公樓設計說明書
- 辦公樓空調系統(tǒng)工程設計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辦公樓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說明書7
- 辦公樓畢業(yè)設計說明書(含全套圖紙)
- 土木工程辦公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某辦公樓設計
- 某辦公樓照明畢業(yè)設計 電氣畢業(yè)設計論文
- 辦公樓工程建筑電氣畢業(yè)設計
- 某辦公樓照明畢業(yè)設計 電氣畢業(yè)設計論文
- 辦公樓畢業(yè)設計說明書(含全套圖紙).doc
-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說明書----某開發(fā)公司綜合辦公樓設計
- 淮南市某辦公樓通風畢業(yè)設計說明書終稿2
- 辦公樓電氣畢業(yè)設計
- 某辦公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某商場工程樓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商業(yè)辦公樓電氣工程計算書畢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