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該研究以生態(tài)平衡為理論基礎,開發(fā)以綠粘帚霉為主的復合生物制劑為目標,以期多種復合拮抗菌在松苗立枯病害防治中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其主要內容如下:1、通過對峙、對扣培養(yǎng)試驗,掃描電鏡觀察,膠霉素素粗提液的拮抗活性和熱穩(wěn)定性試驗系統(tǒng)研究了綠粘帚霉誘變生物型(GVD)對三種苗木猝倒病菌的抗生機制.2、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出一株拮抗作用強而穩(wěn)定的芽孢桿菌(B-305),初步鑒定為堅強芽孢桿菌;將B-305菌株搖床培養(yǎng)三天,細菌數量以對數增長達最大活菌數(1
2、.182×10<'12>);該菌的發(fā)酵液中存在抑制三種病原真菌生長的物質,第三天或第二天(鐮孢菌)的發(fā)酵濾液表現出較強的抗菌活性,培養(yǎng)64h后對立三絲核菌、腐皮鐮孢菌、腐霉菌的抑制率分別為64.04﹪、29.58﹪、99.99﹪,而且在該菌的衰亡期時產生了一種酸性物質,并表現出一定的抗菌活性;通過對扣培養(yǎng)試驗,B-305菌株的揮發(fā)性代謝產物對立枯絲核菌、腐皮鐮孢菌、腐霉菌的抑制率分別為8.43﹪、9.89﹪、5.59﹪;通過掃描電鏡觀察
3、,可以看到B-305菌株的非揮發(fā)性代謝產物抑制了立枯絲核菌的生長,立枯絲核菌絲端部和中部明顯膨脹呈橢球狀和球狀,部分菌絲有斷裂現象,許多菌絲皺縮干癟發(fā)生折疊,內含物外泄.3、通過對8種培養(yǎng)基的篩選,獲得了綠粘帚霉GVD產厚垣孢子的最佳培養(yǎng)基(PD培養(yǎng)基),進一步研究得到了厚垣孢子產生的最佳培養(yǎng)條件:光照、振蕩、pH3、30℃,在此條件下可完全抑制其發(fā)生孢子的產生,并在一周內可產生厚垣孢子8.00×10<'6>個/ml;厚垣孢子萌發(fā)試驗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磷對不同種源馬尾松種子及幼苗影響的研究.pdf
- 馬尾松幼苗水肥需求規(guī)律與定量調控方案研究.pdf
- 被害馬尾松與馬尾松毛蟲的化學信息聯(lián)系.pdf
- 馬尾松SSR引物開發(fā).pdf
- 淺析馬尾松育苗造林
- 馬尾松幼苗莖段和春梢莖段組織培養(yǎng).pdf
- 馬尾松容器育苗技術
- 馬尾松栽培管理技術
- 淺析馬尾松育苗造林
- 馬尾松的組織培養(yǎng).pdf
- 馬尾松遺傳圖譜的初步構建.pdf
- 馬尾松復合微生物菌劑的研制及應用.pdf
- 馬尾松、馬尾松毛蟲信息化學物質的提取、鑒定及對天敵的活性測定.pdf
- 促生菌對馬尾松生長效應研究.pdf
- 馬尾松鋁脅迫生理響應機制.pdf
- 馬尾松營養(yǎng)體組織培養(yǎng).pdf
- 二株棉花立枯病拮抗菌的篩選與鑒定
- 馬尾松根系及根際環(huán)境對施肥的響應.pdf
- 氣候變化對中國馬尾松徑向生長的影響.pdf
- 菌根化馬尾松苗木根系對干旱脅迫的響應.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