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鵝掌楸(Liriodendron)、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胡桃木(Juglans nigra)、紅橡木(Quercus rubra)四種常用樹種作為研究對象,以水分子中的H質子作為探針,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探究木材內部水分的變化情況。通過對胡桃木、紅橡木和水曲柳吸著、解吸過程中,水分變化的核磁共振自由感應衰減曲線(FID)及橫向弛豫時間(T2)進行測定及對比分析,探究不同樹種木內部水分的遷移過程
2、和弛豫特性,實現木材含水率的核磁共振定量測量。并對鵝掌楸解吸和吸著過程進行了全面對比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胡桃木、紅橡木和水曲柳在解吸過程中含水率與 FID信號量高度線性相關,吸著過程中稱重法測得的含水率與核磁共振 FID方法測得的含水率的曲線幾乎重合,因此可以利用核磁共振 FID定量測量解吸和吸著過程中的木材含水率。
2.胡桃木、紅橡木和水曲柳在40℃,從絕干態(tài)到相對濕度31.6%±0.2的
3、平衡態(tài)的吸著過程中,T2都在0.1ms至1ms之間,且隨著含水率的增加T2快速增大。水曲柳的T2最長且變化速度最快;其次是胡桃木,最短的是紅橡木。從相對濕度31.6%±0.2的平衡態(tài)到相對濕度66.1%±0.3的平衡態(tài)的吸著過程中,主要吸著水的弛豫時間都在1ms左右,隨著含水率的增加三種木材的T2增幅緩慢。水曲柳主要吸著水的T2最長,都在1ms以上;其次是胡桃木為1ms;最短的是紅橡木,在1ms以下。從相對濕度66.1%±0.3的平衡態(tài)
4、到相對濕度74.7%±0.2的平衡態(tài)的吸著過程中,和從相對濕度74.7%±0.2的平衡態(tài)到相對濕度96.4%±0.4的平衡態(tài)的吸著過程中,三種木材主要吸著水的T2基本不變,次要吸著水 T2的變化不規(guī)律。隨著含水率升高三種木材的總峰面積呈增大的趨勢。
3.木材的吸著過程中主要的水分狀態(tài)是吸著水,雖然吸著發(fā)生在纖維飽和點以下,但木材中仍然存在微量的弛豫時間很長的自由水。
4.對鵝掌楸解吸和吸著過程分析,發(fā)現其 FID隨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40811.巖石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及核磁共振測井應用
- 質子探針研究水分在木材中的弛豫特性.pdf
- 63016.巖石孔隙結構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及導電模型研究
- 弛豫補償的固體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pdf
- 小麥莖的核磁共振弛豫譜與庫容的相關性研究.pdf
- 基于低場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含油污泥水和油分析方法研究.pdf
- 磁共振成像用弛豫試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低場核磁共振研究大豆和豆腐中的水分分布.pdf
- 利用單邊核磁共振研究木材的分層吸濕性.pdf
- 利用核磁共振研究不同干燥方法楊木水分的變化規(guī)律.pdf
- 核磁共振解析
- 核磁共振試題
- 基于核磁共振的礦山充填料漿水分和孔隙演變研究.pdf
- 核磁共振顯微技術的研究.pdf
- 核磁共振的可能傷害
- 實驗四核磁共振
- 核磁共振ppt課件
- 核磁共振儀器介紹
- 核磁共振量子計算中的實驗技術.pdf
- 基于磁共振弛豫R2-的肝臟鐵沉積測量新方法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