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釋放的揮發(fā)物,作為植物本身與鄰近植物、昆蟲和病原物之間的交流方式,在植物-介體昆蟲-病原物三者的互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病原物能夠通過誘導改變昆蟲介體和寄主的表現(xiàn)型,包括寄主揮發(fā)物的釋放,從而影響病原物的傳播幾率。本文以水稻-褐飛虱-水稻草狀矮化病毒(RGSV)三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頂空動態(tài)吸附/GC-MS(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Y型嗅覺儀比較感染 RGSV的水稻與同期健康水稻釋放的揮發(fā)物成分的差異、差異揮發(fā)物對褐飛虱選
2、擇行為反應的影響,以及 RGSV對萜類合成相關基因表達量的影響,從而探明RGSV誘導的植物反應是否輔助了病原物的傳播。所獲結果如下:
(1)提取帶毒水稻和同期健康水稻葉片的粗提液飼喂褐飛虱,結果表明褐飛虱更傾向于選擇帶毒植株葉片的提取液。進而通過頂空動態(tài)吸附、GC-MS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了帶毒水稻和健康水稻釋放的揮發(fā)物成分和含量。結果表明,與健康水稻相比,不管苗期還是分蘗期(分蘗期揮發(fā)物含量高于苗期),受RGSV侵染的水稻釋
3、放出的揮發(fā)物總量升高,揮發(fā)物的成分并沒有改變,主要包括醇類、醛類、酯類、萜烯類、烷烴類等化合物;除了α,β-柏木烯含量下降,其他類型揮發(fā)物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
?。?)實驗進一步選擇了8種差異顯著的化合物,利用Y型嗅覺儀測定了褐飛虱在5種不同濃度下的對這些化合物選擇行為反應。結果表明,苯乙酮(1、10、100μg/μL)、苯甲酸甲酯(0.1、1、10μg/μL)和雪松醇(1、10μg/μL)對褐飛虱引誘作用明顯;β-柏木烯在0.
4、1μg/μL時對褐飛虱有明顯的趨避作用,其它濃度下作用不明顯;壬醛在測定的5種濃度下,對褐飛虱均沒有明顯的趨避或引誘作用;化合物噴施實驗也表明噴施苯乙酮、苯甲酸甲酯后對褐飛虱有顯著的引誘作用。
?。?)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了RGSV脅迫下,水稻中萜類合成相關基因相對表達量情況。結果表明:水稻受RGSV侵染后,萜類合成途徑的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調或下調。矮化癥狀相關基因3-羥基-3-甲基戊二單酰Co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褐飛虱對水稻揮發(fā)物的觸角電位反應及其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pdf
- 水稻新材料對褐飛虱的抗性及褐飛虱適應性變化.pdf
- 松褐天牛幼蟲揮發(fā)物對管氏腫腿蜂搜索行為的影響.pdf
- 柑桔木虱寄主揮發(fā)物介導寄主選擇作用研究.pdf
- 水稻揮發(fā)物對稻田節(jié)肢動物的群落結構和嗅覺行為的影響.pdf
- 柑橘粉虱對柑橘葉片揮發(fā)物的行為反應及其遺傳分化研究.pdf
- 褐飛虱為害對水稻根系吸收功能的影響.pdf
- 稻田常用農藥對水稻揮發(fā)物釋放的影響及其生態(tài)效應.pdf
- 褐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為害后水稻的光譜特征.pdf
- 褐飛虱脅迫下水稻、褐飛虱體內銪含量動態(tài).pdf
- 茉莉酸甲酯誘導水稻后對褐飛虱的抗性研究.pdf
- 綠茶揮發(fā)物及其對人體疲勞緩解的影響.pdf
- 煙粉虱寄主植物揮發(fā)物對小黑瓢蟲引誘作用的研究.pdf
- 寄主植物及揮發(fā)物對草地螟行為反應的影響.pdf
- 鎘脅迫對褐飛虱的影響.pdf
- 環(huán)境因子對水稻品種抗褐飛虱的影響及機制.pdf
- 溫度對小菜蛾咬食后菜心釋放揮發(fā)物及其功能的影響.pdf
- 香蕉和粉蕉果實后熟過程中揮發(fā)物的變化及肥料對其的影響.pdf
- 水稻草狀矮化病毒對褐飛虱翅型分化的影響.pdf
- 香菜、桔皮揮發(fā)物及精油對桃蚜行為的影響及趨避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