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b></p><p> 題目:曲柄軸的強度設計及變形計算</p><p> 單 位: 理 學 院</p><p> 班 級: 力 學 11-1</p><p><b> 姓 名: </b></p><
2、;p><b> 指導教師: </b></p><p><b> 目錄</b></p><p><b> 一、緒論</b></p><p> 二、力學模型與內力分析</p><p><b> 三、強度分析。</b></p>&
3、lt;p> 四、變形計算與剛度分析。</p><p><b> 五、總結。</b></p><p><b> 一、緒 論</b></p><p> 1.1、課程設計目的意義:</p><p>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是材料力學課程的重要實踐性環(huán)節(jié)。</p><p>
4、 通過結合工程實際,自行設計結構形式,并對桿件結構進行內力、應力變形位移計算等,校核桿件結構的強度和剛度、穩(wěn)定性,并對結構進行改進。進一步鞏固和加深材料力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知識,初步掌握對材料力學中分析、計算的步驟和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自由設計結構、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既從整體上掌握了基本理論和現(xiàn)代的計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又為后續(xù)課程的
5、學習打下基礎,并初步掌握工程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使實際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體有以下幾方面:</p><p> 1、對之前學過的相關力學知識的全面復習,使學生的力學知識系統(tǒng)化、完整化;</p><p> 2、綜合運用力學理論知識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p><p> 3、本課程設計是在系統(tǒng)學完材料力學課程之后,結合工程實際中的問題,</p>&l
6、t;p> 運用材料力學的基本理論和計算方法,獨立地計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p><p> 達到綜合運用材料力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目的。</p><p> 4、由于選題力求結合專業(yè)實際,因而課程設計可以為學生后續(xù)的畢業(yè)設計打下基礎,進行提前鍛煉。</p><p>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實踐中的分析思想和計算方法。</p><
7、;p> 1.2、結構的工程應用背景簡介:</p><p> ?。ê唵蔚慕榻B你所設計的結構在工程的使用,比如哪些領域,有何作用)</p><p> 1.3、課程設計的主要任務內容: </p><p> 參加設計者要系統(tǒng)復習材料力學課程的全部基本理論和方法,根據給出題目,搜集相關資料,獨立分析、判斷設計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畫出受力分析計算簡圖和內力圖,
8、列出理論依據并導出計算公式,并校核強度和剛度,對結構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分析并完成設計報告。</p><p> 1、本次課程設計要求依據所學材料力學基本理論,分析內力和應力、變形,從強度、剛度的安全因素出發(fā),設計相應幾何尺寸、并進行計算分析。</p><p> 2、原則上各班同學必須獨立完成,每名同學所采用的原始數據不能重復。</p><p> 3、本次課程設計要求
9、最終上交一份課程設計報告。</p><p> 4、要求每名同學完成題目的結構設計和力學分析,繪制必需的圖、表,并最終撰寫課程設計報告一份。</p><p><b> 基本內容包括:</b></p><p> 了解結構工程背景或在工程中應用,確定材料參數</p><p> 作出結構桿件的內力分布圖</p>
10、;<p> 設計結構桿件的幾何尺寸或結構桿件的截面</p><p><b> 進行應力狀態(tài)分析</b></p><p> 利用強度理論進行校核</p><p><b> 變形計算</b></p><p> 結構桿件的優(yōu)化和改進分析</p><p>
11、二、力學模型、內力分析</p><p> 2.1、力學模型簡介</p><p> (介紹你所問題的幾何結構,要求有結構圖;約束情況;材料屬性參數等)</p><p> 7、題目:曲柄軸的強度設計及變形計算</p><p><b> 題目內容:</b></p><p> 材料為球墨鑄鐵QT
12、400-10,,曲柄臂抽象為矩形,如下圖示。,,,。</p><p> 2)設計要求與技術指標:</p><p> 安全系數n=2、需設計曲柄頸直徑、主軸頸直徑;校核強度;計算A截面轉角,。</p><p><b> 參考</b></p><p><b> 2.2、載荷簡化:</b><
13、/p><p><b> 2.3、內力分析</b></p><p><b> 內力分布圖:</b></p><p><b> 內力分析:</b></p><p> ?、僦鬏S頸FB段左端1-1截面為危險截面。</p><p> ②曲柄頸CD段中間2-2截
14、面為危險截面。</p><p> ?、矍垡訢F段下端3-3截面為危險截面。</p><p><b> 三、強度分析</b></p><p> 3.1、強度理論簡述 </p><p> 由零件圖可知,鍵槽處有扭轉切應力,無彎曲正應力。由于機器時開時停,可以視作脈動循環(huán)變化。因主軸頸處于兩向彎曲于扭轉的組合變形,可
15、用第三強度理論計算</p><p> 第三強度理論 對于象低碳鋼這一類的塑性材料,在單向拉伸試驗時材料就是沿斜截面發(fā)生滑移而出現(xiàn)明顯的屈服現(xiàn)象的。這時試件在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就是材料的屈服極限,而在試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應力(即45°斜截面上的剪應力)等于橫截面上正應力的一半。于是,對于這一類材料,就可以從單向拉伸試驗中得到材料的極限值 =/2 按此理論的觀點,屈服破壞條件是
16、由公式(1-56)可知,在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下一點處的最大剪應力為 其中的、分別為該應力狀態(tài)中的最大和最小主應力。故式(c)又可改寫為 將上式右邊的除以安全系數及的材料的容許拉應力,故對危險點處于復雜應力狀態(tài)的構件,按第三強度理論所建立的強度條件是: </p><p><b> 3.2、應力分析</b></p><p> 曲柄臂的危險截面應
17、力分布圖:</p><p> 根據應力分布圖,可以判斷出可能的危險點有D1、D2、D3。</p><p> 對D1點進行應力分析</p><p> 由于D1點處于單向拉伸、所以正應力的代數疊加</p><p><b> 即</b></p><p><b> 所以D1安全<
18、/b></p><p> 對D2點進行應力分析,由于D2點有扭轉切應力,查表得: </p><p> D2點的正應力為軸力和繞z軸的彎矩共同引起,即</p><p> 由于D2點處于二向應力狀態(tài),故選擇第三強度理論計算</p><p><b> 所以D2點安全</b></p><p
19、> 對D3點進行應力分析</p><p><b> 所以D3點安全</b></p><p><b> 3.3、強度分析</b></p><p> 由零件圖可知,鍵槽處有扭轉切應力,無彎曲正應力。由于機器時開時停,可以視作脈動循環(huán)變化。</p><p> 由于切應力是脈動循環(huán),因此用以
20、下公式進行疲勞強度校核:</p><p> 其中 </p><p> 查表得: </p><p> 主軸頸的疲勞強度符合要求</p><p> 3.4、桿件截面尺寸設計</p><p> 主軸頸D和曲柄軸頸的直徑d</p><p> 因主軸頸處于兩向彎
21、曲于扭轉的組合變形,可用第三強度理論計算</p><p> 同理,曲柄頸的曲度計算也可以用第三強度理論</p><p> 四、變形計算與剛度分析、穩(wěn)定性分析</p><p> 4.1、變形計算理論方法</p><p><b> 求</b></p><p> 在截面A加以單位力偶矩,并作出
22、單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彎矩圖:</p><p><b> 求</b></p><p> 在截面A加一個單位力偶矩并作出單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彎矩圖</p><p><b> 4.2、剛度分析</b></p><p><b> 4.3、穩(wěn)定性分析</b></p>&
23、lt;p><b> 五、總結</b></p><p> 5.1、結構優(yōu)化設計</p><p> 根據疲勞破壞的分析,裂紋源通常是在有應力集中的部位產生,而且構件持久極限的降低,很大程度是由于各種影響素帶來的應力集中影響。因此設法避免或減弱應力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構件的疲勞強度??梢詮囊韵路矫嫣岣邩嫾钠趶姸?</p><p> 一
24、般來說,構件表層的應力都很大,例如在承受彎曲和扭轉的構件中,其最大應力均發(fā)生在構件的表層。同時由于加工的原因,構件表層的刀痕或損傷處,又將引起應力集中。因此,對疲勞強度要求高的構件,應采用經加工方法,以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p><p> 增加表層強度:常用的方法有表面熱處理 和表面機械強化兩種方法。可采用高頻淬火等熱處理,滲碳,氮化等化學處理和機械方法強化表層,以提高疲勞強度。</p><
25、;p><b> 5.2、總結</b></p><p> 在設計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理論學習于實踐之間的巨大差距,僅僅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付考試所完成的知識是不夠完成這次設計的。這次課程設計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理論知識于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同時我學會了自己查找相關數據,了解了工程中一般設計的過程。</p><p> 此次課程設計讓我受益匪淺,盡管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曲柄軸的強度設計、疲勞強度校核及剛度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曲柄軸的強度設計、疲勞強度校核及剛度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曲柄軸的強度設計、疲勞強度校核及剛度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7.7曲柄軸的強度設計疲勞強度校核及剛度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 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 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傳動軸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傳動軸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 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傳動軸---五種傳動軸的靜強度、變形及疲勞強度的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單缸柴油機曲軸的強度設計及剛度計算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車架的靜力及強度剛度分析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五軸設計之c軸
- 材料力學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