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是我國監(jiān)測最久、資料最完善的一條冰川,在我國冰川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1號冰川開展了眾多觀測項目:如冰舌末端變化、冰川面積變化、冰川運動速度、冰川儲量變化等,并分析了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過程?;谖镔|平衡數(shù)據(jù)研究冰川表面高程變化結果的可靠性受制于測桿桿點的數(shù)量和測量精度,因此利用物質平衡計算冰川儲量變化存在不足。冰川雷達測厚因山谷冰川地勢陡峭很難全部覆蓋整個冰川,利用空間插值方法估算冰川儲量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本研究是
2、基于1980年—2006年的冰川表面實測高程數(shù)據(jù),分析了1號冰川冰面高程變化。利用1986年繪制的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和2號冰川地形圖,計算出1986年1號冰川的厚度及儲量,詳細分析了冰面高程及冰川儲量變化。初步得到以下結論:
1)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消融區(qū)25年間冰面高程減薄了18.53m,平均每年減薄0.74m。1號冰川東支冰面高程變化最大值是海拔3724m的冰舌末端和海拔4053 m的冰川積累區(qū),1號冰川西支冰面高程變化
3、最大值是海拔3972m和海拔4076 m的冰川積累區(qū)。1號冰川西支冰面高程變化量大于東支冰面高程變化量,冰面高程變化受氣溫變化影響明顯。研究表明冰面高程變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冰川除了因氣溫上升造成冰面高程下降外,冰川運動將積累區(qū)的冰搬運到消融區(qū),在積累區(qū)冰面高程為下沉流,在消融區(qū)為上升流。
2)冰川儲量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冰面高程變化和冰川面積變化。1號冰川從1962年至2012年冰川面積減少了0.31km2,冰川面積年均退縮率為0
4、.32%,平均每年減少0.006km2。分析認為冰川面積變化主要發(fā)生在消融區(qū),冰舌末端退縮對冰川變化貢獻不明顯,冰川面積減少主要發(fā)生在海拔4035m以下。
3)基于1986年繪制的烏魯木齊河源1號和2號冰川地形圖,得到1986年1號冰川東支3900m厚度最大為132.564m,西支4055m厚度最大為129m,冰川消融區(qū)平均厚度為68m,冰川儲量為0.0758km3,1981年—2006年1號冰川儲量減少了0.0210km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冰芯定年研究.pdf
-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零平衡線高度變化研究.pdf
-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積雪內痕量金屬元素的季節(jié)變化及其環(huán)境意義.pdf
-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雪冰細菌分布特征及其多樣性.pdf
-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大氣氣溶膠可溶性離子特征研究.pdf
- 39588.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大氣氣溶膠和新雪中可溶性離子研究
- 51090.烏魯木齊近50年的氣候變化分析
- 23108.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積累區(qū)雪冰中穩(wěn)定氧同位素演化過程研究
- 近30年我國北方13省植被生長季變化分析.pdf
- 53658.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積累區(qū)雪—粒雪—冰演化時間及雪層內不溶微粒的演化過程
- 海倫市近30年農(nóng)田黑土碳儲量及其時空變化.pdf
- 54019.天山烏魯木齊河源一號冰川雪冰現(xiàn)代過程研究:a.成冰帶和雪層剖面特征;b.ph值和電導率的季節(jié)變化與淋溶過程
- 基于SRM模型的烏魯木齊河源區(qū)冰雪徑流模擬初探.pdf
- 博斯騰湖水體氮儲量收支變化分析.pdf
- 東海主要化學污染物來源和近30年排海通量變化規(guī)律研究.pdf
- 中國1997年以來貨幣供應量變化分析
- 中國天山烏魯木齊河流域氣候變化和徑流特征研究.pdf
- 將樂縣森林碳儲量變化研究.pdf
- 烏魯木齊河源區(qū)土壤微生物的時空分布特征.pdf
- 8021.近30年內蒙古入湖流域干旱特征時空變化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