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貧血患病率及其預后意義.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任何心臟的結構或功能障礙使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損的一種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fā)病率高,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繼續(xù)增長的趨勢,正在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癥。 在2000年,Silverberg等提出當定義血紅蛋白低于120g/L為貧血時,有55.

2、6%的CHF患者有貧血。隨后國外學者對于SOLVD(the Studie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ELITE Ⅱ(the Evaluation ofLosartan In The Elderly)、Val-HeFT(the Valsartan Heart Failure Trial)、COMET(the Carvedilol or Metoprolol European Trial)及CHA

3、RM(the Candesartan in Heart Failure:Assessment ofReduction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等大型前瞻性臨床試驗的回顧性分析表明:貧血在CHF患者中常見,其患病率在4%~61%之間。 目前大部分研究顯示:貧血是CHF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一項獨立危險因素。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和紅細胞壓積對CHF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預測價值。在Horwich的研究中:在1983

4、~1999年間,對1061名NYHA心功能III級或IV級、LEVF<40%的重度CHF患者進行心臟移植前評價,在開始階段,Hb為135±19g/L,Hb濃度范圍為71~190g/L,研究發(fā)現(xiàn)Hb低水平與癥狀多、運動能力下降、腎功能受損及死亡率升高相關。在OPTIME-CHF研究中:Hb水平每下降10g/L,60天內(nèi)的再住院率或死亡率增加12%。在IN-CHF試驗中:伴有貧血的C耶患者1年內(nèi)全因死亡率為25.9%,明顯高于非貧血患者13

5、.2%(P<0.0001)。Val-HeFT試驗也得出了類似結論。其他諸多研究也得出貧血與死亡率之間具有相似的關系。此外,ANCHOR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心臟收縮功能水平如何,Hb不低于170 g/L或低于130g/L及慢性腎臟病是CHF死亡率和住院率增加的獨立預測因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得出貧血與CHF惡性事件具有相關性的結論。Kalra等分析了552例初發(fā)、中位年齡76歲的HF患者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當考慮到年齡和血清肌酐濃度的影響

6、時,Hb并不是影響CHF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Kosiborod等認為:雖然貧血是CHF患者再住院率增加的獨立預測因素,但是貧血和CHF患者死亡率增高的關系主要是由于其并發(fā)病的嚴重程度所致。 盡管國外關于貧血合并CHF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及臨床影響的試驗逐漸增多,但是國內(nèi)此類臨床研究較少,特別是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研究尚未開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CHF患者住院的病歷資料,評估CHF患者貧血的患病率;分析這類患者的臨床特征及Hb與心

7、功能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評估Hb濃度對于CHF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響。 研究目的: 1.CHF住院患者貧血的患病率及其臨床特征; 2.CHF住院患者血紅蛋白濃度與心功能的關系; 3.血紅蛋白濃度對CHF患者住院死亡的影響。 研究對象和方法1.研究對象納入對象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經(jīng)綜合病因、病史、癥狀、體征及客觀檢查后診斷CHF的患者,且LVEF<5

8、5%,共666例。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齊備(如缺性別、年齡、血液、生化實驗室檢測或超聲心動圖檢查);②慢性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血液透析;③惡性腫瘤、化療、放療及器官移植;④失血性貧血;⑤近1個月內(nèi)有嚴重感染;⑥近3個月內(nèi)接受PCI或其他外科手術;⑦有其他導致活動受限的因素(如:COPD)等。 研究方法: 在病案室檢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曾在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的所有患者資料。選取LVEF<55%的CHF患者。收集

9、患者以下項目資料: 一般資料:病案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天數(shù)、基礎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其它基礎心臟病)、NYHA心功能分級、住院是否死亡:既往史:心力衰竭住院史、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史、高血脂; 體征:心率、血壓、體重、頸靜脈怒張、心界擴大、S3奔馬律、下肢水腫: 胸片:肺水腫、胸積液、心影增大; 心臟彩超:LVEF血液常規(guī):RBC、Hb、Hct、MCV、

10、MCH、MCHC、RDW-CV: 血生化:隨機指標(Na、Cl、Ca、Urea、Cr)、空腹指標(TP、ALB):血常規(guī)、血生化檢驗指標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均取入院后最早有效檢查結果。對于多次住院的患者,只收集其符合條件的最近1次住院資料。采用簡化的MDRD研究方程評估計算eGFR。 eGFR=1 86×Scr-1.154×年齡-0.203若為女性,再乘以0.742單位:eGFR:mL·min-1·1.73m-2;年齡:歲:

11、scr:mg/dL:lmg/dL=88.4μmol/L貧血的定義:HB<120g/L為貧血。 采用Bassmall等提出的貧血形態(tài)學分類法分析患者紅細胞形態(tài)。 計算貧血的患病率;比較貧血組和非貧血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包括性別構成、年齡、基礎心臟病、NYHA心功能分級、血壓、體重、LVEF值、RBC、Hb、Urea、Cr、ALB等指標。然后根據(jù)NYHA心功能分級把所有患者分成Ⅰ、Ⅱ、Ⅲ及Ⅳ級四組及按照Hb<79g/L、80~

12、99g/L、100~1 19g/L、120~1 39g/L、140~1 59g/L及≥160g/L分成六組分析臨床及實驗室檢測指標;應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CHF患者貧血的危險因素;分析CHF合并貧血患者的血細胞形態(tài)學;最后比較死亡組和生存組患者的臨床特征,采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初步篩選CHF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的預測因素后應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進一步篩選CHF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的獨立預測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