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癥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肢端肥大癥是一種發(fā)病率比較低的疾病,它的特點是血清中生長激素(GH)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含量增高。盡管肢端肥大癥的病程進展比較緩慢,但它可導致全身各個系統(tǒng)的改變,尤其是面容和肢體末梢的變化。由于肢端肥大癥可引起心、腦血管及肺部并發(fā)癥,因而,患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要高于正常人群。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肢端肥大癥患者都是由生長激素腺瘤引起的,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癥狀體征也都是由血液中過高的生長激素引起的;而且,在肢端

2、肥大癥患者中,大約有16-27%的病人最終發(fā)展為肢端肥大癥合并高泌乳素血癥,即患者血清中生長激素和泌乳素(PRL)同時升高。由于生長激素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發(fā)病率相對較低,所以,到目前為止,此類患者還沒有比較完整的臨床研究資料。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比較單純生長激素增高的肢端肥大癥患者與肢端肥大癥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來揭示生長激素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
   方法:
   第一部分:患者術前臨床

3、特點
   回顧性分析2002.01至2010.06期間在山東省立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就診的生長激素及泌乳素腺瘤的患者。其中,279例患者具有完整的術前及術后一年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經(jīng)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治療,并且保留比較完整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術前MRI檢查。根據(jù)患者術前血清生長激素和泌乳素的水平,患者分為GH組(單純GH升高的患者)和GH+PRL組(GH與PRL均升高的患者)。為了研究GH+PRL患者的PRL水平

4、,選取部分泌乳素腺瘤患者作為PRL組。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術后3天、3月和術后12月進行GH和PRL測定。在治療和隨訪期間,我們主要觀察了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激素水平、免疫組化結果以及MRI表現(xiàn)方面的改變,借此來研究生長激素腺瘤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和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標本處理
   所有組織標本均先用10%福爾馬林溶液進行固定,然后用石蠟包埋,最后用蘇木精進行染色處理。所有標本均用GH和PRL抗體

5、進行檢測。
   結果:
   第一部分:臨床特點
   在GH組,男性占50.5%,患者的平均發(fā)病年齡為45.6±13.9歲(11.4-75.2歲),從開始發(fā)病到就診的平均間隔時間為66.0±65.3月(0.5-324月),腫瘤平均最大直徑為2.2±0.9cm(0.6-4.2cm)。在GH+PRL組,男性占42.3%,患者的平均發(fā)病年齡為40.4±11.4歲(20.1-72.6歲),平均間隔時間為52.8±49

6、.4月(1.0-240月),腫瘤平均最大直徑為2.6±1.1cm(0.5-5.8cm)。兩組患者在平均發(fā)病年齡(P=0.001)和腫瘤平均最大直徑(P=0.004)方面有明顯的差異,但在性別比例(P=0.209)和發(fā)病間隔(P=0.067)上兩者無明顯差異。
   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面容改變、手腳增大、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易疲勞及手腳麻木,常見的并發(fā)癥為高血壓和糖尿病。由垂體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引起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性欲

7、減退,在女性還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紊亂和溢乳。在這些臨床表現(xiàn)中,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肢端麻木、性欲減退以及易疲勞的發(fā)病率在兩組患者中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在面容改變、多飲多尿、手腳增大、月經(jīng)紊亂和溢乳上,兩者差異明顯。在并發(fā)癥方面,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差異明顯。數(shù)據(jù)表明,GH組患者的面容改變、多飲多尿、手腳增大和糖尿病的發(fā)病比例較高,但在女性患者中,月經(jīng)紊亂和溢乳的發(fā)病率明顯要低。
   第二部分:激素水平的比較
   GH組患者術前GH

8、和PRL水平分別為42.35±30.48ng/ml和15.21±12.26ng/ml。GH+PRL組患者的GH和PRL水平分別為23.43±15.78ng/ml和131.29±76.62ng/ml。與GH+PRL組相比,GH組患者的GH水平明顯偏高(P<0.001),但PRL水平明顯偏低(P<0.001)。術后,除了GH組患者的PRL水平無明顯變化外,兩組患者的激素水平均明顯下降。GH組患者術后3天的GH水平為20.37±18.31ng

9、/ml,術后1年的水平為23.87±20.01ng/ml,兩者之間無明顯差別。在GH+PRL組,患者術后3天、術后1年的GH水平分別為13.61±10.86ng/ml和14.84±11.62ng/ml;在相同時間點上,PRL的水平分別為32.96±15.91ng/ml和33.44±15.38ng/ml。而且,術后各時間點的GH和PRL之間沒有明顯差異。但是,不論是GH還是PRL,兩種激素的術前、術后水平均存在明顯的差異。PRL組患者術前

10、PRL水平為169.2±92.0ng/ml,術后3天、1年的PRL水平分別為45.4±30.5ng/ml和42.9±34.8ng/ml。
   第三部分:免疫組化結果
   GH組患者GH和PRL免疫組化的陽性率分別為91.2%和30.7%。GH+PRL組患者GH和PRL免疫組化的陽性率分別為84.5%和86.6%。所以,兩組患者的PRL陽性率差別明顯。而且,進一步的分析后發(fā)現(xiàn),GH和PRL免疫組化的陽性率與術前激素水平

11、沒有明顯的相關性(r=+0.348,P>0.05和r=+0.457,P>0.05)。
   第四部分:MRI結果分析
   在GH和GH+PRL組,術前大中腺瘤患者的比例分別為60.4%和45.1%,兩組患者差異明顯(P=0.041)。根據(jù)術后三個月的MRI檢查結果分析,GH組患者腫瘤切除率(全切及次全切)為80.7%,GH+PRL組的切除率為69.1%,兩者差異明顯(P=0.037)。
   第五部分:復發(fā)率<

12、br>   通過分析術后1年的激素和MRI檢查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GH和GH+PRL組的腫瘤復發(fā)率分別為7.1%和11.3%,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P=0.185)。
   結論:
   1.與單純GH升高的生長激素腺瘤患者相比,GH+PRL患者具有發(fā)病年齡早、典型外貌特征少,但腫瘤直徑較大的特點。特別是在女性患者,生長激素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月經(jīng)紊亂和溢乳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
   2.GH+PRL患者的生長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