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態(tài)性的檢測及其意義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了解潮汕地區(qū)健康漢族人群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677C>T和1298A>C和胸苷酸合成酶(TS)5’-非翻譯區(qū)(UTR)28bp重復序列3R/2R和3’-UTR6bp缺失或插入(6bp-/6bp+)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s)分布情況。
  對象和方法:研究對象為100例健康潮汕地區(qū)漢族人群(男64例,女36例),四個位點突變基因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ELP)方法檢測

2、。將獲得的結果與國內不同地區(qū)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資料比較,分析其在地域和民族分布特點。
  結果:潮汕地區(qū)漢族人群MTHFR677CC、CT、TT基因型和677T等位基因頻率分別為65.0%、30.0%、5.0%和20.0%。1298AA、AC、CC基因型和1298C等位基因頻率分別為45.0%、50.0%、5.0%和30.0%。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遺傳平衡。利用EH軟件構建677C-1298A、677C-12

3、98C和677T-1298A三種單倍體型,頻率分別為50.0%、30.0%和20.0%。兩位點間存在強連鎖不平衡(LD),︱D'︱=1.0。677T等位基因突變頻率和國內大部分南方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接近,但顯著低于北方地區(qū)人群(p<0.05)。1298C突變位點頻率明顯高于北方地區(qū)人群,但低于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p<0.05)。TS5’-UTR3R/3R、3R/2R和2R/2R基因型分布頻率為61.0%、36.0%和3.0%,3’-UTR6bp

4、-/6bp-、6bp-/6bp+和6bp+/6bp+基因型頻率分別為47.0%、42.0%和11.0%。各基因型分布也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5’-UTR2R和3’-UTR6bp+等位基因突變率分別為21.0%和32.0%。共構建四種單倍體型,LD分析提示存在強相關,︱D'︱=0.7。兩位點突變頻率和國內大部分地區(qū)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頻率接近。
  結論:潮汕地區(qū)漢族MTHFR677T和1298C突變率與文獻報道的我國南方

5、大部分地區(qū)漢族人群一致,和北方地區(qū)漢族人群及部分少數(shù)民族分布存在顯著差異性。顯示兩個位點具有明顯的地域和種族遺傳多態(tài)性。而該地區(qū)TS5’-UTR2R及3’-UTR6bp+突變頻率與國內其他地區(qū)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接近,提示兩位點在中國人群的突變保持相對穩(wěn)定。
  目的:通過了解與葉酸及 Hcy代謝相關的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677C>T、1298A>C和胸苷酸合成酶(TS)5’-UTR3R/2R、3’-UTR6bp-/6bp

6、+基因多態(tài)性在AS、RA患者和正常對照人群分布情況,探討上述基因突變位點與AS和RA發(fā)病易感性關系。
  對象和方法:采用以醫(yī)院為基礎的病例對照研究,應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ELP)技術檢測114例AS患者,100例RA患者和100例正常對照四種基因多態(tài)性。
  結果:MTHFR677C>T和1298A>C在AS和RA患者存在強連鎖不平衡(LD),D值分別為0.9和0.8;TS5

7、’-UTR3R/2R和3’-UTR6bp-/6bp+也存在強LD,D值分別為0.8和0.7。TS3’-UTR6bp-/6bp+基因型、6bp+等位基因和3R-6bp+單體型增加女性AS患者的發(fā)病風險,OR值分別為2.6(95%CI1.03~6.58),7.8(95%CI0.93~66.33)和3.0(95%CI1.0~9.0)。但由于納入研究的女性患者僅有10例,統(tǒng)計效能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未觀察到MTFHR677C>T和1298A>C

8、多態(tài)性位點對AS發(fā)病的影響。在RA組,攜帶MTHFR677CT基因型者發(fā)病風險是CC基因型個體的2.69(95%CI1.48~4.89)倍。RA組677T等位基因突變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33.5% vs.20.0%,OR=2.02(95%CI1.28~3.17)]。經(jīng)性別調整后分析,這種趨勢依然存在。在1298A>C位點,對照組A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突變頻率均高于RA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位點的單體型分析提示677T-1298

9、A與RA發(fā)病風險增加有關,與677C-1298A單體型比較,OR=1.83(95%CI1.12~2.97)。TS基因多態(tài)性與降低RA發(fā)病風險有關,攜帶3R/2R基因型者發(fā)生RA的風險是3R/3R基因型者的0.50(95%CI0.26~0.93)倍。單體型分析結果提示2R-6bp+單倍體型可能是RA發(fā)病的一種保護因素,與攜帶3R-6bp-單體型個體比較,OR值為0.55,(95%CI0.31~0.99)。另外,本研究未能證實單獨TS3’-

10、UTR6bp-/6bp+位點與RA發(fā)病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關聯(lián)。
  結論:MTHFR和TS基因多態(tài)性與RA發(fā)病存在關聯(lián),其變異可能是決定RA遺傳易感的因素。
  目的:了解MTHFR677C>T,1298A>C和TS5’-UTR3R/2R,3’-UTR6bp-/6bp+基因多態(tài)性與甲氨蝶呤(MTX)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RA)、強直性脊柱炎(AS)療效和毒副作用的關系。
  對象和方法:共有58例RA和62例AS納入療效評

11、價。85例RA和98例AS患者納入毒副作用評價。RA療效評價采用DAS28和修改的ACR20,AS療效評價采用ASAS20、50、70。詳細記錄患者服藥過程發(fā)生的毒副作用,副作用評價參照國家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對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關聯(lián)性評價進行篩選。
  結果:58例RA患者按DAS28(ESR)療效判定,療效好43例,療效差15例;按DAS28(CRP)評定,療效好40例,療效差1

12、8例;以ACR20進行療效評分,達到ACR20標準38例,未達該標準20例。未發(fā)現(xiàn)與RA療效關聯(lián)的基因多態(tài)性。62例AS患者,療效評價達ASAS70、ASAS50和ASAS20例數(shù)分別為12、17和22。治療未達ASAS20共11例?;蚨鄳B(tài)性在不同療效組間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83例接受小劑量MTX治療的RA和AS患者,其中67例發(fā)生藥物相關副作用(36.6%),未證實四個突變位點與毒副作用發(fā)生相關聯(lián)。
  結論:我們初步的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