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前腫瘤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化療、放療和生物治療。其中腫瘤生物治療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具有良好的前景,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是腫瘤生物治療的重點研究對象。樹突狀細胞是目前己知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其在腫瘤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課題將DC與腫瘤細胞融合制成瘤苗,使該融合細胞即表達腫瘤抗原又具有提呈抗原的能力。
Exosomes為一種直徑30-12
2、0nm大小的囊泡狀物質,其中含有核酸和蛋白質。多種細胞已經(jīng)被證實在體外都能向細胞外釋放exosomes,包括:多種血細胞(B細胞、T細胞、樹突狀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腸上皮細胞、施萬細胞(schwann,又名雪旺細胞)、脂肪細胞、神經(jīng)細胞、纖維母細胞和多種腫瘤細胞系[37-41]。目前在臨床和實驗研究中具有抗腫瘤作用的exosomes主要有兩種,一是腫瘤細胞產生的exosomes(Tumor Derived Exosomes,TEX
3、),因其含有許多腫瘤細胞所共有的腫瘤抗原,具有潛在的加強腫瘤細胞免疫原性、促進抗腫瘤免疫的作用[42];二是DCs來源的exosomes(Dendritic Cells Derived Exosomes,DEX)。也有研究表明,某些腫瘤細胞和不成熟樹突狀細胞來源的exosomes不能有效增強機體免疫,甚至具有免疫耐受作用。因此,exosomes是否具有抗腫瘤免疫效應,不僅與其來源細胞的特點和功能狀態(tài)有關,也需要對獲得的exosomes進
4、行體內外試驗進行功能驗證。
考慮到DC細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和腫瘤細胞易增殖的特點,有研究者采用雜交瘤技術將DC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制成瘤苗,即克服了DC細胞分離提取和培養(yǎng)困難的問題,也克服了腫瘤細胞免疫原性弱、抗原提呈能力差的弱點,在體內外研究上都顯示出了抗腫瘤效應。但該融合細胞分泌exosomes是否具有融合細胞膜標志的特點、是否具有抗腫瘤作用,報道尚少。本文將骨髓瘤細胞和DC融合,再提取融合細胞分泌的exosomes,進行抗腫瘤
5、效應研究。
目的:
為獲得理化性質穩(wěn)定、耐高溫、制備時可質控,較細胞性瘤苗更具優(yōu)越性的腫瘤治療疫苗,本文通過收集DC/腫瘤細胞融合細胞上清液,分離提取exosomes,并對其進行鑒定和抗腫瘤效應研究,以期為DC/腫瘤細胞融合疫苗的應用開辟新的途徑。
方法:
1.DC的提取和培養(yǎng):取6-8周BALB/c雄性小鼠,無菌分離股骨、脛骨和腓骨,髓腔沖洗獲得骨髓細胞,靜置24h,去除未貼壁細胞,將貼壁細胞培
6、養(yǎng)于含10%胎牛血清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培養(yǎng)液中,加入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20ng/ml,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10ng/ml,誘導其向DC分化。
2.骨髓瘤sp2/0細胞培養(yǎng):從液氮中取出細胞株,復蘇后在含10%胎牛血清D
7、MEM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融合前用8-氮鳥嘌呤(8-Azaguanine,8-AG)處理兩周。
3.DC與sp2/0細胞融合及鑒定:使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化學融合法與電融合法相結合的方法制備DC/sp2/0融合細胞。流式細胞儀分析融合效率,激光共聚焦鑒定融合細胞。
4.DC/sp2/0融合細胞的培養(yǎng):融合后將細胞移入96孔板,使用含1%HAT(H-Hypoxanthine次黃嘌呤,A
8、-Aminopterin甲氨喋呤,T-Thymidine胸腺嘧啶核苷)的10%胎牛血清DMEM選擇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14天,改用含1%HT(H-Hypoxanthine次黃嘌呤,T-Thymidine胸腺嘧啶核苷)的10%胎牛血清DMEM選擇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7天,再改用正常10%胎牛血清DMEM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培養(yǎng)期間加入GM-CSF100ng/ml。
5.Exosomes的提取及鑒定:收集經(jīng)篩選后的融合細胞上清,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15],提
9、取上清液中exosomes,運用紫外分光光度儀對exosomes進行定量,用投射電鏡觀察exosomes形態(tài),運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對exosomes進行鑒定。
6.T淋巴細胞分離和培養(yǎng):自6-8周BALB/c雄性小鼠脾臟中分離單個核細胞,尼龍毛吸附法獲得T細胞,含IL-2(30μg/ml)的10%胎牛血清DMEM培養(yǎng)液進行培養(yǎng)。
7.T淋巴細胞增殖實驗:在T淋巴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exosome
10、s,并用MTT比色法檢測T細胞增殖。
8.DCex、imDCex及融合細胞Exosomes對T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影響:將T淋巴細胞培養(yǎng)液中分別加入DCex、imDCex和exosomes,6天后取三組T淋巴細胞作為效應細胞,進行CTL殺傷試驗。設單獨T細胞、骨髓瘤細胞為對照。使用MTT比色法檢測T細胞靶細胞殺傷能力。
9.實驗結果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分析。
結果:
1.DC與sp2/0細胞
11、融合及鑒定:小鼠骨髓貼壁細胞經(jīng)GM-CSF、IL-4體外誘導培養(yǎng)7d,呈現(xiàn)典型形態(tài)特征的DCs;與骨髓瘤細胞融合效率經(jīng)流式細胞儀檢測為45%左右,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見到了雙陽性的融合細胞。
2.DC/sp2/0融合細胞分泌exosomes的提取和鑒定:融合細胞呈貼壁生長,類圓形,收集上清提取exosomes經(jīng)western blot鑒定顯示,融合細胞分泌的exosomes攜帶有MHC-Ⅰ、MHC-Ⅱ分子。對照組sp2/0細胞分
12、泌的exosomes不帶有MHC-Ⅱ分子。
3.T淋巴細胞增殖實驗:融合細胞分泌的exosomes和成熟DCs來源的exosomes有顯著促進T細胞增殖的作用,且與exosomes的劑量呈正相關,與對照組相比P<0.01。未成熟DC分泌的exosomes不具有促進T細胞增殖的能力,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4.CTL實驗:融合細胞分泌的exosomes和成熟DC來源的exosomes能誘導出CTL殺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實驗研究.pdf
- 轉染SEA基因的肝癌-樹突狀細胞融合瘤苗的體外抗腫瘤研究.pdf
- 多發(fā)性骨髓瘤樹突狀細胞介導的體外抗瘤活性的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瘤苗抗腫瘤功能的實驗研究.pdf
- 針對乳腺癌骨轉移的樹突狀細胞-腫瘤融合瘤苗研究.pdf
- 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注射抗原b淋巴細胞骨髓瘤細胞細胞融合
- 樹突狀細胞瘤苗治療大鼠顱內膠質瘤的實驗研究.pdf
- 骨髓瘤凍融物致敏樹突細胞介導的特異性抗瘤免疫的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腎癌786-O細胞株融合瘤苗的制備及其體外抗腎癌效應實驗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在欖香烯復合瘤苗主動免疫保護效應中的作用.pdf
- 樹突狀細胞瘤苗聯(lián)合吉西他濱對肝癌干細胞的殺傷效應.pdf
- 微波消融與樹突狀細胞疫苗對小鼠肝癌的聯(lián)合抑瘤效應.pdf
- 腎癌樹突狀細胞瘤苗體外抗原負載的實驗研究.pdf
- 小鼠骨髓瘤腫瘤干細胞的初步鑒定分析.pdf
- 樹突狀細胞-肝癌細胞株HepG2融合瘤苗及其來源的Exosome抗肝癌免疫活性的實驗研究.pdf
- 骨肉瘤細胞與活化B細胞融合疫苗的制備及抗瘤免疫效應的實驗研究.pdf
- 巨噬細胞融合瘤苗的制備及其體外抗腫瘤反應.pdf
- 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樹突狀細胞介導的特異性抗瘤活性的體外誘導.pdf
- 基于樹突狀細胞途徑的多發(fā)性骨髓瘤CTLs誘導及其免疫生物學特征研究.pdf
- WGP通過上調樹突狀細胞GITRL的表達增強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抗瘤免疫應答.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