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健康對照者外周血N-糖組特征性改變,建立胃癌N-糖診斷模型;將外周血N-糖組檢測初步應用于臨床,初步探索胃癌患者N-糖組特征性改變機制;分析胃癌患者證型與胃癌分期、胃癌常用腫瘤標志物水平及N-糖組改變的關系。
方法:采集128例胃癌患者、108例萎縮性胃炎患者及120例健康對照者外周血,應用基于DNA測序儀的熒光糖電泳(DSA-FACE)法檢測并比對其血清N-糖組;基于N-糖檢測數據,使
2、用logistic回歸法分別建立用于鑒別胃癌患者及健康對照者,胃癌與萎縮性胃炎患者的N-糖診斷模型,使用ROC曲線評價模型的診斷效力。將建立的N-糖診斷模型及N-糖特征性改變,初步應用于臨床:另行收錄健康對照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胃癌患者各20例,形成臨床評價組,驗證診斷模型診斷效力;比較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外周血N-糖組的改變,分析胃癌分期與胃癌標志物的相關性;抽取20例胃癌根治術患者,組成手術前后對照組,隨訪并比較其根治術前后血清N-糖組
3、的改變。抽取健康對照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胃癌患者各20例,形成機制研究組用于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N-糖組特征性改變的機制:應用健康對照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胃癌患者這三組患者血清及胃癌患者手術組織標本,使用Lectin-blotting法檢測并比較三組患者血清核心巖藻糖蛋白水平,比較癌與癌旁組織核心巖藻糖蛋白表達水平;應用RT-PCR方法比較癌與癌旁組織核心巖藻糖基化轉移酶Fut8 mRNA及糖基轉運因子GDP-fuc-TrmRNA的表達水
4、平,以初步探索胃癌患者外周血特征性N-糖組改變的機制。分析胃癌患者分期及證型的相關性,比較不同證型患者外周血常用胃癌標志物水平及N-糖組變化的差異。
結果:胃癌患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健康對照者,檢測三組患者外周血N-糖組,發(fā)現Peak1、3、5、6、7、9及總核心巖藻糖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Peak1、9峰值在健康對照組最低,在胃癌組最高,Peak6峰值在健康對照組最高,在胃癌組最低,呈趨勢性改變;建立用于鑒別胃癌患者
5、及正常對照者的N-糖診斷模型:GCglyco A(GCglyco A=-16.357+0.105Peak5+0.570Peak6+0.319Peak8-0.532Peak9)以及鑒別胃癌與萎縮性胃炎患者的N-糖診斷模型:GCglyco B(GCglyco B=-1.139+0.368Peak3-1.151 Peak4+0.333Peak6-0.306Peak9);應用ROC曲線測試GCglyco A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90
6、3,高于CEA(0.767)、CA19-9(0.779)、CA125(0.772)以及CA724(0.714),測試GCglyco B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847,高于CEA(0.618)、CA19-9(0.610)、CA125(0.640)以及CA724(0.606);用于鑒別胃癌患者與健康對照者,GCglyco A比CEA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及準確率(78.13%,84.68% vs46.09%,70.16%),但特異度較低
7、(91.67% vs95.83%),用于鑒別胃癌患者及萎縮性胃炎患者,GCglyco B亦比CEA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及準確率(67.19%,76.27% vs46.09%,58.90%),但特異度較低(74.07% vs87.03%)。胃癌患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健康對照者三組間GCglyco A及GCglyco B值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GCglyco A值在健康對照組最高,在胃癌組最低,呈趨勢性改變。應用臨床評價組數據驗證N-糖診斷模型
8、的診斷效力,證實GCglyco A及GCglyco B與CEA、CA19-9、CA125以及CA724相比有更高的敏感度與準確率,但特異度較低;比較128例胃癌患者中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外周血N-糖組,發(fā)現不同分期患者的Peak6、Peak9、總核心巖藻糖(Sumfuc)、GCglycoA、GCglyco B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Peak6峰值及GCglyco A值在Ⅰ期患者最高,隨腫瘤分期的增加,值不斷下降,至Ⅳ期達到最低,而Peak
9、9峰值在Ⅰ期患者最低,隨腫瘤分期增加而變大,至Ⅳ期達到最高,呈現趨勢性變化;相關性研究發(fā)現Peak6、GCglyco A、GCglyco B值與腫瘤分期呈負相關,Peak9峰值與腫瘤分期呈正相關;比較20例胃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前后外周血N-糖譜的變化,發(fā)現Peak1、Peak4、GCglyco A及GCglyco B值在手術前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Peak1、Peak4峰值下降,GCglyco A及GCglyco B值出現了上升;檢測
10、并比較健康對照者、萎縮性胃炎患者及胃癌患者外周血LAC結合的核心巖藻糖蛋白水平,結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LCA結合的核心巖藻糖蛋白水平低于萎縮性胃炎和正常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測并比較20例胃癌患者手術組織標本中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LAC結合的核心巖藻糖蛋白水平、Fut8mRNA及GDP-fuc-Tr mRNA表達水平,結果癌組織中核心巖藻糖水平低于癌旁組織,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癌組織Fut8 mRNA表達水平低于癌旁組織,差異
1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癌組織與癌旁組織GDP-fuc-TrmRNA表達水平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將128例胃癌患者分為肝胃不和型、瘀毒內阻型、痰濕凝結型、脾胃虛寒型、胃熱傷陰型及氣血雙虧型六型,分析胃癌患者證型在不同腫瘤分期的分布情況,應用卡方檢驗,結果提示不同胃癌分期間胃癌證型分布存在差異,Ⅰ期、Ⅱ期患者以肝胃不和型較多,分別占50%及34.62%,Ⅲ期患者以痰濕凝結型、胃熱傷陰型及脾胃虛寒型較多,分別占23.73%、20.34%及20.
12、34%,Ⅳ期患者以氣血雙虧型及瘀毒內阻型較多,分別占30.43%及26.09%;比較不同胃癌證型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及CA724水平,發(fā)現各證型組間CA724水平存在差異,胃熱傷陰組最高,與瘀毒內阻型、痰濕凝結型、脾胃虛寒型及氣血雙虧型組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痰濕凝結組最低,與其他各證型組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比較不同胃癌證型患者外周血N-糖組,發(fā)現Peak1、6峰值及GCglyco A值在不同證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
13、義,Peak1峰值在氣血雙虧型患者最高,與肝胃不和型、胃熱傷陰型及脾胃虛寒型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肝胃不和型最低,與胃熱傷陰型、痰濕凝結型、瘀毒內阻型及氣血雙虧型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eak6峰值在肝胃不和型患者最高,與胃熱傷陰型、痰濕凝結型、瘀毒內阻型及氣血雙虧型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氣血雙虧型最低,與脾胃虛寒型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GCglyco A值在氣血雙虧型患者最低,與肝胃不和、胃熱傷陰及脾胃虛寒型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肝
14、胃不和型最高,與痰濕凝結型、瘀毒內阻型及氣血雙虧型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胃癌患者外周血N-糖組與正常對照者及萎縮性胃炎患者相比,存在特征性改變,外周血N-糖組檢測有應用于胃癌篩選的潛力;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及胃癌患者手術前后外周血N-糖組均有特征性改變,胃癌患者外周血核心巖藻糖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與腫瘤組織中核心巖藻糖基化轉移酶Fut8水平下降有關;胃癌證型分布與腫瘤分期相關,胃癌證型與部分血清腫瘤標志物及外周血N-糖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胃癌中醫(yī)證型、證候及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癌前胃鏡像病理改變Hp感染與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改變及與腫瘤惡性程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中醫(yī)證型與外周血VEGF及HER2基因表達水平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患者外周血凝血指標與臨床分期、轉移的相關性分析.pdf
- 單核樣髓系來源抑制性細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達特征及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中醫(yī)證型與P53、VEGF表達水平相關性研究.pdf
- 外周血凝血指標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及化療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患者紅細胞CR1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醫(yī)證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中醫(yī)證型與BCL-2、bax基因表達相關性研究.pdf
- baff在胃癌患者外周血cd1939;b細胞上的表達情況及與胃癌的相關性研究
- 胃癌神經浸潤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患者血漿膽固醇及脂蛋白與胃癌組織病理分型相關性的臨床研究.pdf
- 早期胃癌病理分型與中醫(yī)舌象、證型相關性的臨床研究.pdf
- 胃癌中醫(yī)辨證分型與體質分類相關性研究.pdf
-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XPD基因多態(tài)性與奧沙利鉑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pdf
- 神經浸潤與胃癌預后相關性研究.pdf
- 中晚期胃癌血清學侵襲轉移指標與中醫(yī)證型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中RegIV、EGFR的表達及其與胃癌多藥耐藥的相關性研究.pdf
- 224例女性哮喘患者證型特征及與西北燥證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