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試驗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成年材料離體再生體系為材料來源,進行了體胚發(fā)生調控、發(fā)育解剖學觀察,并對金花茶正常體胚發(fā)育和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途徑不同階段的離體培養(yǎng)材料進行了蛋白質表達的雙向電泳分析。金花茶花狀多子葉形胚這一異常發(fā)育途徑,是植物離體形態(tài)發(fā)生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在其他植物上未見報道。對該現(xiàn)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離體形態(tài)過程的一些特殊機制,對完善發(fā)育生物學理論有重要意義。 本試驗
2、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比較了不同激素組合對金花茶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發(fā)現(xiàn)將本實驗室原有的金花茶體胚增殖再生系統(tǒng)中獲得的子葉胚切塊后接種在附加2mg/L 2,4-D和1mg/L KT的培養(yǎng)基上每7d繼代一次,誘導出的部分愈傷組織,在不添加激素的分化培養(yǎng)基上分化出體胚,并且相當數(shù)量都是花狀多子葉形胚類型。 2、建立了金花茶花狀多子葉形胚發(fā)育途徑的體胚循環(huán)再生系統(tǒng)。通過逐步提高培養(yǎng)基滲透壓,經過逐代篩選,在附加0.22mol
3、/L甘露醇和0.12mol/L蔗糖的MS培養(yǎng)基上獲得基本一致的花狀多子葉胚。將體胚轉入附加0.2mol/L NAA和2mol/L BA的1/2 MS培養(yǎng)基中,體胚變紅甚至褐變,最后在褐變的胚體表面又生長出較同步的同一類型的次生胚。將其重新接種到原培養(yǎng)基上,又可重復這一發(fā)育途徑。 3、將花狀多子葉形胚不同發(fā)育階段的離體培養(yǎng)材料制作石蠟切片,并與正常發(fā)育的材料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了其組織形態(tài)上具有特殊性。同時發(fā)現(xiàn)子葉向真葉的轉化是從兩端葉
4、緣向主脈方向進行的。與擬南芥lec突變體比較,發(fā)現(xiàn)二者不是同一類型的突變。 4、用雙向電泳的分析方法,得到了金花茶正常體胚發(fā)育途徑和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途徑球形胚、子葉胚、成熟胚和幼苗4個階段的離體培養(yǎng)材料以及2mg/L 2,4-D和1mg/LKT的激素組合誘導的愈傷組織的總蛋白的雙向電泳圖譜。 金花茶正常體胚發(fā)育途徑,從球形胚階段發(fā)育至子葉胚階段,明顯消失或減弱的蛋白有4個:CnPG1(63.9kD)、CnPG2(2
5、9.9kD)、CnPG3(30.6kD)、CnPG4(29.1kD),其中CnPG2(29.9kD)、CnPG3(30.6kD)和CnPG4(29.1kD)從子葉胚階段開始明顯減弱;而在子葉胚階段明顯新增的蛋白,有9個:CnPC1(73.3kD)、CnPC2(70.5kD)、CNPC3(35.4kD)、CNPC4(44.1kD)、CnPC5(28.4kD)、CnPC6(20.1kD)、CnPC7(19.1kD)、CnPC8(17.4kD
6、)、CnPC9(19.0kD),其中CnPC1(73.3kD)和CnPC2(70.5kD)在隨后的發(fā)育進程中逐漸減弱,在幼苗階段完全消失。從子葉胚發(fā)育至成熟胚階段,明顯消失或減弱的蛋白有25個CnPC10(58.4kD)、CNPC4(44.1kD)、CnPC11(48.1kD)、CnPC12(45.0kD)、CnPC13(40.0kD)、CnPC14(19.0kD)、CnPC15(42.1kD)、CnPC6(20.1kD).CnPG4(
7、29.1kD),CnPC7(19.1kD),CnPCI6(23.0kD)、CnPCI7(18.8kD)、CnPC9(19.0kD),CnPC8(17.4kD),CnPC18(21.3kD)、CnPC19(35.1kD)、CNPC20(29.2kD)、CnPC21(30.4kD)、CNPC22(20.7kD)、CNPC23(19.0kD)、CnPC24(18.9kD)、CNPC25(16.0kD)、CnPC26(32.6kD)、CNPC2
8、7(32.3kD)、CNPC28(28.4kD)。其中CNPC4(44.1kD)、CnPC6(20.1kD)、CnPC7(19.1kD)、CnPC8(17.4kD)和CnPC9(19.0kD)僅在子葉胚階段出現(xiàn),CnPG4(29.1kD)在球形胚階段開始明顯減弱,至子葉胚階段完全消失。而在成熟胚階段新出現(xiàn)的蛋白有3個CnPM1(21.0kD)、CnPM2(18.5kD)、CnPM4(15.3kD),CnPM3(16.3kD)明顯增強。成
9、熟胚發(fā)育到幼苗階段,明顯消失的蛋白有16個:CnPM5(72.5kD)、CnPM6(73.1kD)、CnPM7(60.6kD)、CnPM8(71.1kD)、CnPG2(29.9kD)、CnPG3(30.6kD)、CnPM9(27.6kD)、CnPM1(21.0kD)、CnPMl0(21.5kD)、CnPM11(21.0kD)、CnPM12(20.0kD)、CnPM3(16.3kD)、CnPM13(15.7kD)、CnPM14(14.1k
10、D)、CnPM15(13.1kD)、CnPM16(12.2kD)。其中CnPM1(21.0kD)僅在成熟胚階段出現(xiàn),CnPG2(29.9kD)和CnPG3(30.6kD)在球形胚階段開始明顯減弱,至成熟胚階段則完全消失。而在幼苗階段新增的蛋白有5個:CnPP1(55.7kD)、CnPP3(57.2kD)、CnPP4(55.3kD)、CnPP5(55.3kD)、CnPP6(47.2kD),CnPP2(57.5kD)雖然存在于正常體胚所有的
11、發(fā)育階段,但在幼苗階段的表達量特別大。而金花茶花狀多子葉形胚發(fā)育途徑蛋白表達變化的差異有:①CnPG5(31.4kD)在正常體胚發(fā)育過程中的球形胚階段就已經出現(xiàn):而在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過程中,則要到子葉胚階段才出現(xiàn)。②CnPC4(44.1kD)和CnPC5(28.4kD)在正常體胚發(fā)育過程中的子葉胚階段才出現(xiàn);而在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過程中,在球形胚階段就已經出現(xiàn)。③CnPG4(29.1kD)在正常體胚發(fā)育過程中的球形胚階段開始減
12、弱,在進入成熟胚階段前消失;而CnPG 4(29.1kD)在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過程中的球形胚階段的表達量就明顯低于正常發(fā)育的體胚,并且在子葉胚階段就已消失。④花狀多子形葉胚體胚發(fā)育過程的子葉胚至成熟胚階段,CnPP2(57.5kD)和CnPM17(46.4kD)在此期間消失;而正常體胚發(fā)育過程中這一時期沒有這一變化。⑤CnPM1(21.0kD)在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過程中未見表達。⑥CnPD(14.9kD)是花狀多子葉形胚體胚發(fā)育
13、過程中特有的蛋白,從球形胚至成熟胚階段一直穩(wěn)定存在:而正常體胚發(fā)育過程中,沒有見到該蛋白的表達。 兩種發(fā)育途徑最終獲得的幼苗占勺蛋白表達差異分析發(fā)現(xiàn),正常體胚比花狀多子葉形胚多出5個蛋白:CnPPl(55.7kD)、CnPP5(55.3kD)、CnPP6(47.21kD)、CnPP7(16.1kD)、CnPM4(15.3kD);而在花狀多子葉形胚幼苗階段,CnPC7(19.1kD)仍未消失。 金花茶愈傷組織與花狀多子葉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荔枝EC長期繼代保持與體胚發(fā)生及其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龍眼體胚成熟過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
- 蛋白質組學題庫
- 蛋白質組學技術
-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方法和進展
- 雞胚蛋清低豐度蛋白質孵化期間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金花茶體胚發(fā)生過程中PPO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pdf
- 核桃不定根發(fā)生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酒精性肝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龍眼體細胞胚胎發(fā)生的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奶牛腐蹄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pdf
- 木薯體胚誘導及生理生化和蛋白質調控初步研究.pdf
- 鹽芥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冠心病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豬2型鏈球菌免疫蛋白質組學與比較蛋白質組學的研究.pdf
- 人睪丸蛋白質表達譜的構建及精子發(fā)生相關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細胞增殖的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卡介苗的膜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PKCγ調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