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PRECEDE模式探討老年糖尿病病人口腔保健行為的影響因素.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識、態(tài)度、行為等進行調查,應用PRECEDE模式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行為表現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為糖尿病管理團隊擬訂教育措施、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據。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屬于橫斷面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在廣州2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就診和參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年滿60歲、無溝通障礙的糖尿病患者進行面對面訪談。調查工具為自行編制的《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識與行為

2、調查問卷》,該問卷是在參考全國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問卷(65~74歲)和國內外大量文獻,經糖尿病專家和口腔科專家審定,預調查基礎上反復修改而成,Cronbach’a相關系數為0.7635,通過對調查表中知識、態(tài)度、信念、行為等26個條目進行因子分析,得到6個公因子,可解釋總變異量為57.37%,絕大部分條目進入各自維度范圍內。調查內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婚姻與居住狀態(tài),受教育程度

3、,以往從事的職業(yè),經濟狀況(含醫(yī)療保障),糖尿病情況(含病程、治療方法、并發(fā)癥),生活照料方式,接受糖尿病管理和口腔保健教育的頻次,義齒修復和修復后效果等條目。
   第二部分為知識問卷,主要包括糖尿病與牙周疾病相關知識7個條目和口腔保健知識3個條目。
   第三部分為口腔保健態(tài)度、行為問卷,包括對待口腔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態(tài)度4個條目,口腔保健行為6個條目,對身體、口腔健康/衛(wèi)生自我評價,口腔問題對生活質量影響評價等條目。

4、
   使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采用均數±標準差,百分比,Wilcoxon秩和檢驗,Kruskal-Wallis H檢驗,x2檢驗和Spearman相關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識、態(tài)度、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統(tǒng)描述分析。文中統(tǒng)計分析均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a=0.05。
   研究結果
   一、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1.本研究調查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男性46例,女性64例,年齡范圍6

5、0~89歲,平均年齡70.2±6.8歲。糖尿病病程1月~33年,平均病程106.7±82.4月。本次調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女性居多、已婚配偶健在者多,受教育程度偏低,50%為小學和小學文化程度以下。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x2=10.472,P=0.003)。
   2.調查對象的功能牙齒數目低于全國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中65~74歲老年人群的牙齒數目,平均為18.29±9.19顆(t=3.057,P=0.003)。<

6、br>   二、傾向因素指標及狀態(tài)
   傾向因素包括:知識(糖尿病與牙周疾病與口腔保健知識),態(tài)度(對待口腔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態(tài)度),信念(對自己身體/牙齒健康的評價,口腔問題對生活質量影響等)。
   1.知識
   1.1糖尿病與牙周疾病相關知識7條,僅9.1%的調查對象回答全部正確,答題正確4題和以上者僅占40.9%;“牙齦疾病可以導致牙齒喪失”題目得分最高,“口腔干燥的人更容易發(fā)生齲齒”得分最低。糖尿病

7、口腔保健知識3題,50%的調查對象回答全部錯誤;“糖尿病患者刷牙至少每天幾次”得分最高,而牙線使用、口腔檢查次數題目回答錯誤率分別為99.1%和96.4%,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口腔保健相關知識。
   1.2受教育程度、退休后收入、功能牙齒數目、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頻次不同的調查對象,其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識得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專、收入1500~3000元或3000元以上、牙齒數目在20顆以

8、上、經常參加糖尿病管理教育課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識得分高;口腔保健知識得分與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頻次正相關(Rs=0.403,P<0.01)。
   2.態(tài)度
   2.1態(tài)度題得分滿分僅1人,66.4%得分在8分以下,“看牙醫(yī)時是否會主動告知牙醫(yī)自己有糖尿病”得分最高,“牙齒有問題才看牙醫(yī)”得分最低(反向記分)。
   2.2受教育程度、功能牙齒數目、醫(yī)療付費方式、接受糖尿病口腔保健教育頻次不同的調查對象

9、態(tài)度得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經常參加糖尿病口腔教育者得分高,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專、醫(yī)療付費方式為醫(yī)保和公醫(yī)者對牙齒問題處理態(tài)度積極,牙齒數目在20顆以下者更認同“人老了牙不好是自然現象”。
   2.3老年糖尿病患者對待口腔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態(tài)度與掌握的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識正相關(Rs=0.224,P<0.05)。
   3.對自己牙齒健康的評價
   3.148.2%的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牙齒健康狀況很好

10、和較好,牙齒數目在20顆以上者對自己的牙齒健康評價高(Z=-3.078,P=0.002)。
   3.2擁有不同功能牙數目者對自己牙齒健康評價差異有顯著性意義(Z=-3.078,P=0.002),功能牙20顆或以上者對自己的牙齒健康狀況評分高。
   4.口腔問題對生活質量影響評價
   4.141.8%的調查對象認為口腔問題對咀嚼很影響和有影響,但只有20.7%和17.2%的調查對象認為口腔問題對發(fā)音和外貌很影

11、響和有影響。
   4.2擁有不同牙齒數目的患者,對口腔問題對咀嚼和發(fā)音影響的回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分別為x2=17.18,P=0.002;x2=17.285,P=0.002),調查結果表明,牙齒數在20顆和以上者認為口腔問題對咀嚼和發(fā)音影響小。
   三、促成因素指標及狀態(tài)
   促成因素包括,技術資源(接受糖尿病管理健康教育與口腔保健教育頻次),經濟狀況(醫(yī)療保障和退休后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等。
  

12、 1.41.8%的調查對象能經常參加醫(yī)院或社區(qū)舉辦的糖尿病管理健康教育,但是86.4%的調查對象沒有得到過糖尿病口腔保健教育。
   2.不同受教育程度調查對象,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差異有顯著性意義(x2=18.309,P=0.019);不同收入者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差異有顯著性意義(x2=21.719,P=0.017)。調查結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者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率低。
   3.退休后月收入在1500元或

13、以上者占52.7%;81.8%的調查對象享受基本醫(yī)療保健。
   4.85.5%的調查對象生活完全自理。
   四、強化因素指標及狀態(tài)
   強化因素主要指居住方式,義齒修復效果。
   1.調查對象牙齒缺失(除第三磨牙外)人數為96人,牙齒缺失比例為87.3%。義齒修復率為49%,安裝活動假牙36人,13人主訴容易脫落,9人主訴疼痛,8人主訴假牙不能很好地咬東西,2人因假牙引起不適,從不佩戴。
 

14、  2.調查對象與老伴及子女同住40人(占36.4%),僅與老伴住34人(占30.9%),僅與子女住20人(占18.2%),一人獨居11人(占10%),與照顧者同住5人(占4.5%)。大部分調查對象與配偶同住。
   3.性別不同的調查對象居住方式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4.943,P=0.005)。
   五、口腔保健行為
   1.口腔保健行為6題,沒有人完全正確。除了刷牙2次/日者高于全國第三次口

15、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65~74歲老年人群)外(P<0.05),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刷牙方法、牙線使用、牙刷更換、牙醫(yī)隨訪等行為錯誤率高
   2.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專以上、配偶健在且與之一起生活、以往職業(yè)為干部和醫(yī)務工作、經常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和口腔保健教育、功能牙齒數目在20顆以上的調查對象刷牙次數每天2次及以上者比例高(P<0.05),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專、生活完全自理的調查對象刷牙方法正確率高(P<0.05)。<

16、br>   六、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強化因素與口腔保健行為相關分析
   1.傾向因素與行為相關性傾向因素包括知識、態(tài)度和信念。
   1.1 口腔保健知識、糖尿病與牙周疾病知識與口腔保健行為正相關(Rs=0.609.P<0.01:Rs=0.266.P<0.01)。
   1.2 對待口腔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態(tài)度與口腔保健行為呈現正相關結果(Rs=0.373,P<0.01)。
   1.3 傾向因素與行為正

17、相關(Rs=0.334,P<0.01)。
   2.促成因素與行為相關性
   促成因素包括患者可獲得的技術資源(是否能得到糖尿病管理知識和口腔保健知識教育和培訓),經濟狀況(醫(yī)療保障和退休后經濟收入),生活照料方式等。
   2.1 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頻次與口腔保健行為正相關(Rs=0.234,P<0.05)。
   2.2 生活照料方式與口腔保健行為呈現正相關結果(Rs=0.273,P<0.01)。<

18、br>   2.3 促成因素與行為正相關(Rs=0.340,P<0.01)。
   研究結論
   1 老年糖尿病患者受教育程度低,整體口腔、牙齒健康狀況差,對口腔問題對生活質量影響關注程度低,口腔保健行為不良。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已婚喪偶、與照顧者住或一個人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不能享受健康教育資源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行為尤為不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狀況刻不容緩。
   2 糖尿病與牙周疾病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