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苷對TNF-α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對.AS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一直是熱點。雖然人們先后提出脂質浸潤學說、中膜平滑肌增殖學說、血栓源學說等,但都不能對AS的發(fā)病機制提供滿意的解釋。1999年Ross等提出“AS是一種炎癥性疾病”的概念,指出AS是具有慢性炎癥反應特征的病理過程,其發(fā)展過程始終伴隨炎癥反應。近年來許多研究認為AS與感染肺炎衣原體(Chlamydiapneumoniae,Cpn)

2、有關,本課題組曾報道肺炎衣原體感染血管內皮細胞(vascularendothelial cell,VEC)后,細胞上清中TNF-α含量增加,黃芩苷高、中、低劑量均可使之下調。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繼續(xù)觀察了黃芩苷對TNF-α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影響,以進一步探討黃芩苷的抗損傷機制。 方法: 1.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細胞的培養(yǎng)將HUVEC在25cm<'2>的培養(yǎng)瓶內,以含體積分數為15%的小牛血清,100U

3、/ml青、鏈霉素雙抗液的RPIM-1640培養(yǎng)液,在37℃,體積分數為5%CO<,2>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當長至80%融合時,用含胰蛋白酶-EDTA消化,傳代。 2.TNF-α及黃芩苷聯合對HUVEC增殖的影響取對數生長期的HUVEC以2.5x10<'5>/ml濃度接種于96孔板,每孔100μl,待長成單層后,加入HNF-α50ng/ml為模型組,加入黃芩苷120μg/ml、60μg/ml、30μg/ml預處理24h后,再加入TNF-

4、α為黃芩苷高、中、低劑量組,并設立不加任何刺激物者為正常組,正常細胞加黃芩苷組,每組設8個復孔。放置37℃、5%CO<,2>的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24h;結束前4h每孔加入四甲基偶氮唑鹽(MTT)20μl,4h后每孔再加150μl二甲基亞砜(DMSO),待沉淀完全溶解后,酶標儀在波長570nm處測OD值。 3.流式細胞儀檢測HUVEC表面CD54、CD106的表達將培養(yǎng)后的HUVEC以1×10<'5>/ml的濃度接種于24孔板,待長成單

5、層后,加入TNF-α50ng/ml為模型組;加入黃芩苷120μg/ml、60μg/ml、30μg/ml預處理24h后,再加入TNF-α50ng/ml為黃芩苷高、中、低劑量組;并設立不加任何刺激物者為正常組;正常細胞加黃芩苷組,每組設4個復孔。放置37℃、5%CO<,2>的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24h。 上述24孔板內的細胞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PBS洗后,加入鼠抗人CD54、CD106RPE,每管均設立同型對照,暗箱孵育25min后,

6、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CD54以平均熒光強度,CD106以熒光百分比表示。 4.脂多糖(LPS)和佛波酯(PMA)對HUVEC表達CD106的影響將培養(yǎng)后的HUVEC以1×10<'5>/ml的濃度接種于24孔板,待長成單層后,分別加入5個不同濃度的LPS、PMA,依次為80μg/ml、40μg/ml、20μg/ml、10μg/ml、5μg/ml:并設立不加任何刺激物者為正常組,每組設4個復孔。放置37℃、5%CO<,2>的培養(yǎng)箱內

7、培養(yǎng)24h。 上述24孔板內的細胞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PBS洗后,加入鼠抗人CD106RPE,每管均設立同型對照,暗箱孵育25min后,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CD106以熒光百分比表示。 5.TNF-α對HUVEC凋亡的誘導作用培養(yǎng)后的HUVEC以1×10<'5>/ml的濃度接種于24孔板,待長成單層后,加入5個不同濃度的TNF-α,依次為400ng/ml、200ng/ml、100ng/ml、50ng/ml、25ng

8、/ml,并設立不加任何刺激物者為正常組,分別培養(yǎng)24h。 上述24孔板內的細胞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PBS洗后,按Annexin/PI試劑盒的說明書處理細胞后,流式細胞儀檢測凋亡率,結果以凋亡百分率表示。 6.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率培養(yǎng)后的HUVEC以1x10<'5>/ml的濃度接種于24孔板,待長成單層后,加入TNF-α100ng/ml為模型組;加入黃芩苷120μg/ml、60μg/ml、30μg/ml預處理24

9、h后,再加入TNF-α為黃芩苷高、中、低劑量組;并設立不加任何刺激物者為正常組;正常細胞加黃芩苷組,每組設4個復孔。放置37℃、5%CO<,2>的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24h。 上述24孔板內的細胞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PBS洗后,按.AnnexinV/PI試劑盒的說明書處理細胞后,流式細胞儀檢測凋亡率,結果以凋亡百分率表示。 7.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包的方差分析(ANOVA)模塊進行數據分析,多組間兩兩

10、比較采用LSD法。 抑制率=(1-實驗組/對照組)×100% 結果: 1.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HUVEC為貼壁細胞,呈三角形、多角形、梭形或多邊形,“鋪路石”樣緊密鑲嵌排列。感染TNF-α24h后,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未見明顯改變。 2.TNF-α刺激24h的HUVEC細胞增殖,與正常組比較有降低的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單獨黃芩苷(120μg/ml)對正常細胞的增殖無影響;黃芩苷高劑量對HUVEC的增殖

11、有促進作用,促增殖率為16%,且P<0.05。 3.TNF-α刺激24h的HUVEC表面黏附因子CD54的平均熒光強度增加約1.6倍,單獨黃芩苷(120μg/ml)組對正常細胞的CD54無影響;黃芩苷高劑量、中劑量組可有效降低TNF-α誘導的CD54的表達,抑制率分別為41%、15%。TNF-α對HUVEC表面黏附因子CD106的表達無明顯影響。 4.LPS、PMA刺激24h的HUVEC表面黏附因子CD106的熒光百分比

12、,與正常組比較無差別。 5.TNF-α可誘導HUVEC凋亡,在濃度為100 ng/ml,作用時間24h時,凋亡率最高,為正常組的約2.4倍。 6.黃芩苷高劑量組可抑制TNF-α誘導的凋亡率的增加,抑制率為38%。 結論: TNF-α刺激HUVEC后,細胞表面黏附因子CD54增加,細胞凋亡率亦明顯增加,但對CD106的表達無明顯影響。說明TNF-α對內皮細胞的損傷作用一方面是誘導細胞膜表面黏附因子(CD54

13、)的表達增加,另一方面可能與直接誘導細胞凋亡有關。LPS和PMA對CD106的表達也無明顯影響。 中藥黃芩苷對TNF-α誘導的黏附因子表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對TNF-α誘導的凋亡率增加也有降低效果,體現了黃芩苷在抗炎、抗凋亡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從黏附因子、細胞凋亡兩個方面,采用流式細胞術、MTT法,探討了TNF-α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作用,為AS的慢性炎癥學說提供了細胞學實驗依據。 黃芩苷降低TNF-α誘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