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陰道微生物群落對于維護陰道內環(huán)境穩(wěn)定,預防生殖道及泌尿道的感染非常重要,因此,明確陰道微生物群落的組成與動態(tài)變化對于我們理解這些疾病的發(fā)病和采取治療及預防措施無疑會幫助較大。
以前,我們基本上是基于顯微鏡檢查和傳統(tǒng)培養(yǎng)法而獲得陰道微生物群落信息的認知?;竟J乳酸桿菌為陰道的優(yōu)勢菌群,其通過空間占位,營養(yǎng)競爭,產生乳酸、H2O2、生物素,刺激機體免疫功能等機制維持著陰道的酸性環(huán)境(3.8-4.2)
2、,抑制著陰道內其它菌群的生長。但是,由于陰道菌群眾多,其中一些很難通過傳統(tǒng)純培養(yǎng)和分離鑒定的方法得知。近年來隨著分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一些新方法的出現,給我們進一步明確陰道微生物群落組成帶來了可能。自聚合酶鏈反應技術(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建立至今,該技術的發(fā)展十分的迅速,應用也在日趨的多元化?;?6S rRNA基因PCR擴增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陰道微生物的非培養(yǎng)法,使得微生物的分類
3、鑒定從表型特征鑒定,深化為基因特征鑒定。隨著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fā)展,如Roche454高通量測序平臺和Illumina Solexa高通量測序平臺等,使得測序通量和準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成本因素,目前還僅僅局限在幾個小組運用。周宏偉等在第二代高通量Solexa測序平臺的基礎上,通過配對雙末端測序策略測定16S段片段,并融合條碼(barcode)技術,建立了BarcodedPaired-End Illumina Sequenci
4、ng(簡稱BIPES)法,從而使這一新的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法具備了操作簡便,成本低廉,重現性好等優(yōu)點,讓臨床研究中簡便、快速獲得全面、系統(tǒng)、結構化的微生物群落結構信息成為可能。
我們知道,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與細菌性陰道病(BV)是臨床常見的兩種陰道炎性疾病,其發(fā)病均非源自外源性的微生物感染,而與陰道內自身微生物群落的構成及微環(huán)境變化有關,但是,對于其發(fā)病時和治療后,陰道內微生物種群究竟呈現何種變化,目前尚無定論。
5、本研究利用BIPES對健康育齡期女性、VVC患者、VVC近期治愈后患者及BV患者的陰道菌群進行檢測,以期在低成本的條件下對陰道菌群有更準確全面的認識,為進一步探討VVC及BV的病因及其治療與預防提供依據。
方法:
1.實驗對象與目的:
實驗一:比較不同部位的菌落組成是否存在差異。隨機選取門診患者27例,年齡在21-47歲,中位年齡34歲,月經規(guī)律,知情同意后,用無菌陰道棉拭子于陰道穹窿及陰道下1
6、/3段各取兩管分泌物。
實驗二:檢測VVC患者治療前后陰道微生物種群的構成狀況。①VVC組:初診共44例,年齡在20-45歲,中位年齡32歲。為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婦產科門診的患者。納入標準:符合高等學校教材第7版《婦產科學》診斷標準。②VVC近期治愈后組:VVC組患者給予以下方案治療:氟康唑150mg,口服,一日1次,連續(xù)4日;鹽酸特比萘芬陰道泡騰片一日1次,一次1粒,陰道上藥,連續(xù)7日
7、;除濕止癢洗液,坐浴,停藥10至14天后共有28例復診,均癥狀消失及陰道分泌物鏡檢念珠菌陰性。③正常對照組:共39例,為同期本院健康門診體檢育齡期婦女,年齡在21-49歲之間,中位年齡35歲。通過詳細病史詢問、陰道清潔度分級、陰道分泌物Nugent評分,納入標準為同時滿足以下三項:①無臨床癥狀;②陰道清潔度分級為Ⅰ-Ⅱ級;③Nugent評分在0~3分。
實驗三:檢測BV患者陰道微生物種群的構成狀況。①BV組:共37例,年齡
8、在22-48歲,中位年齡34歲,為2012年01月至2012年03月在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婦產科門診的患者。納入標準:Amsel臨床診斷標準的4項內容,其中以發(fā)現線索細胞為必備項目+其他3項中的任意2項陽性,同時Nugent評分≥7分診斷為BV。②健康育齡期女性組:共37例。符合實驗二正常對照組的納入標準。
以上各組均為我國漢族人,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患者一月內無全身應用抗生素及陰道局部用藥史,3天內無性生活史,非妊娠期、哺
9、乳期或月經期,無糖尿病,沒有同時患有滴蟲性、或其它陰道炎癥。
實驗二、三各組實驗對象知情同意后,用無菌陰道棉拭子于陰道穹窿取兩管分泌物。
2.采用法醫(yī)DNA提取試劑盒(深圳易瑞)提取樣本總DNA,具體操作步驟參照說明書。
3.16s rRNA V6區(qū)基因片段的擴增及Illumina測序:以樣本總DNA為模版,采用引物967F和1046R擴增其中的16S rRNA V6區(qū)基因。PCR產物以相等的終
10、濃度混合均勻,通過Illumina HiSeq2000平臺進行雙末端100bp測序(華大基因,深圳)。
4.測得序列經過barcoded lllumina paired-end(PE) sequencing(BIPES)流程進行初步處理。使用TSC進行聚類,提取出每個操作分類單元(Operationaltaxonomy unit,OTU)的代表序列后利用GAST進行物種的分類,其中屬于乳酸菌屬的OTU利用megablast
11、進一步分到種級別,后續(xù)分析包括聚類分析,Alpha多樣性和beta多樣性分析。基于Unifrac距離,采用QIIME進行陰道菌群主成分分析。采用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 coupled with effect sizemeasurements(LEfSe)在線工具分析患者特殊的陰道菌群。
結果:
實驗一:
1.陰道穹窿和陰道下1/3段分泌物的微生物群落趨
12、近于相同。
實驗二:
1.VVC患者的陰道菌群結構可分成四種類型:
(1) VVC_Ⅰ型的陰道菌群以乳酸桿菌占優(yōu)勢(豐富度范圍95.4%~99.7%,平均98.5%),與健康育齡期女性陰道菌群相似,僅存在兩個乳酸桿菌菌種,惰性乳酸桿菌或者卷曲乳酸桿菌;
(2) VVC_Ⅱ型仍以乳酸桿菌占優(yōu)勢,但豐度水平低于VVC_Ⅰ型。乳酸桿菌的豐富度范圍73.2%~93.8%,平均84.2%,V
13、VC_Ⅰ型和VVC_Ⅱ型之間的乳酸桿菌菌屬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全部VVC_Ⅱ型的樣品由惰性乳酸桿菌占優(yōu)勢,一些標本還存在小比例的卷曲乳酸桿菌,格氏乳桿菌或詹氏乳酸桿菌,VVC_Ⅱ型較VVC_Ⅰ型Alpha及beta多樣性明顯增加;
(3) VVC_Ⅲ型樣品顯示較之前兩型更復雜的菌群信息,乳酸桿菌仍比較常見,但明顯不同于VVC_Ⅰ型,豐富度降低明顯,占18.9%~48.8%,平均33.9%。在這型惰性乳酸桿菌仍是常見的菌種,加德
14、納氏菌屬成為一個優(yōu)勢菌群,占24.3%~43.5%,平均33.9%;
(4) VVC_Ⅳ型陰道菌群Alpha多樣性及beta多樣性明顯增加,乳酸桿菌降低至3.2%,甚至消失,大部以加德納氏菌屬占優(yōu)勢,顆粒鏈球菌屬、普氏菌菌屬、戴阿李斯特桿菌屬、厭氧球菌、纖毛菌屬、微單胞菌屬、動彎桿菌、丹毒絲菌屬等豐富度明顯增加。
2.抗真菌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病原診斷陰性,但大部分陰道菌群都沒有像期待那樣恢復正常,個體差
15、異大,VVC_Ⅰ型治療前幾乎是正常的陰道菌群,復診的4位患者的加德納氏菌屬較治療前增加,其余6位陰道菌群變化不大。有2位來自VVC_Ⅱ型的復診患者,她們的陰道菌群以鏈球菌占優(yōu)勢,其余4位VVC_Ⅱ型的復診患者,治療后卷曲乳酸桿菌豐富度增加。VVC_Ⅲ型治療后加德納氏菌屬豐富度降低,惰性乳酸桿菌豐富度升高,但未恢復正常,僅有2例恢復正常。2位VVC_Ⅳ型的復診患者,加德納氏菌屬明顯減少,但陰道菌群也是以鏈球菌占優(yōu)勢。另外2位VVC_Ⅳ型的
16、復診患者,加德納氏菌屬豐富度減少,纖毛菌屬、普氏菌菌屬消失,也出現了少量的鏈球菌。
實驗三:
1.通過稀釋曲線、Observed OTU和Shannon多樣性指數對比顯示BV患者的陰道菌群Alpha多樣性較健康育齡期女性的明顯增加;
2.通過PCoA Unifrac距離及primer聚類顯示BV患者的陰道菌群beta多樣性較健康育齡期女性的明顯增加;
3.在菌屬的水平上,健康育齡期
17、女性相對豐度最高的是乳酸桿菌,約占95%甚至更高,在乳酸桿菌種的水平上,大部分人以惰性乳酸桿菌或卷曲乳酸桿菌為主,或兩者比例相當;
4.BV患者乳酸桿菌明顯減少甚至消失,且以惰性乳酸桿菌為主。
結論:
1.陰道穹窿與陰道下1/3段的分泌物的微生物群落趨近于相同,即在陰道內不同位置取材對菌群分析影響不大;
2.VVC患者陰道菌群存在四種表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3.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二代高通量測序分析VVC及RVVC患者陰道菌群結構.pdf
- 16S rDNA高通量測序分析滴蟲性陰道炎患者陰道菌群多樣性.pdf
- 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測序的荷花玉蘭葉綠體全基因組研究.pdf
- 應用高通量測序分析母嬰皮膚細菌群落多樣性.pdf
- 中國第二代導演
- 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中國大腸癌病例大腸癌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析.pdf
- 廣州地區(qū)育齡期女性陰道菌群多樣性分析.pdf
- 應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牡丹種子內生細菌的種群多樣性.pdf
- 第二代Cyphos族拆分研究.pdf
- 高通量測序
- 第二代農民工城市融入狀況分析
- 3403.應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青藏高原湖水中微生物多樣性
- 綠城第二代高層公寓詳解
- 第二代現龍教師協(xié)作教材
- 第二代“克強指數”的構造及實證檢驗.pdf
- 基于第二代Curvelet的圖像融合.pdf
- 健康婦女及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陰道菌群分析.pdf
- 第二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度分析
-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腸道菌群特征研究.pdf
- 金福壽綜合保障第二代計劃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