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制作成本低廉、工藝簡單和光電性能穩(wěn)定,被認為是未來最具發(fā)展前景的太陽能電池之一。在DSSC中,染料敏化劑是光電轉換過程中重要核心元件,釕配合物染料因光電轉化效率高已在 DSSC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不容忽視的是,這類合成染料價格高、制備復雜、遇水易降解等問題,因此人們在改進現(xiàn)有釕染料合成工藝以提高其近紅外光吸收特性的同時,正致力于尋找來源廣泛、成本低廉、
2、環(huán)境友好、光電性能優(yōu)良的天然染料敏化劑,并期望以此推動 DSSC研究的另一個新發(fā)展方向。不產氧光合細菌(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 APB)是一類能在厭氧條件下能進行不產氧光合作用的細菌類群,其中紫細菌類群是天然光合作用機理研究的良好模型生物。不同于藍細菌、真核藻類和高等植物等產氧光合生物,APB含有寬光譜(250 nm~1100 nm)響應的高效光電轉換的色素蛋白復合體(Pigment-Prot
3、ein Complex,PPC)以及不同結構特性的天然光合色素元件,這些優(yōu)良特性的光合元件對研制響應可見-近紅外光的DSSC光電元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作為 DSSC中染料敏化劑潛力巨大,但目前其應用于 DSSC研究鮮有報道。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系統(tǒng)研究了APB中細菌葉綠素a(BChl a)及其衍生物、3類典型類胡蘿卜素(Car)和4類典型PPC的DSSC光電轉換性能,篩選獲得了具有不同光譜特性、光電性能優(yōu)良的天然色素和 PPC光合元件;在
4、此基礎上,通過優(yōu)化吸附濃度、時間、溫度,改善光陽極厚度和表面形貌特性,色素共敏化等方法,提高光合元件在 TiO2薄膜上吸附量和增強光譜響應范圍和能力,從而提高其DSSC光電性能,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利用已建立的快速有效的色素提取分離方法,從3種典型紫細菌中(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CQV97, Rhodobacter azotoformans R7和Marichromatium sp.283-1
5、)獲得了7種具有不同吸光范圍、極性和結構的細菌葉綠素(BChl)和類胡蘿卜素(Car);采用皂化酸法獲得了3種改性細菌葉綠素;10種色素DSSC光電轉換測試結果表明:在入射光強為100 mW/cm2,不添加任何分散劑的條件下,具有近紅外吸收的天然BChl a光電轉化性能較優(yōu)。單一組分Car比多組分Car具有較高的光電性能,玫紅品Car光電轉換效率最佳。BChl a敏化TiO2薄膜電極,吸收光譜紅移,800 nm特征熒光淬滅,表明BChl
6、 a光激發(fā)產生的電子導入TiO2半導體導帶。在此基礎上,選用BChl a作為染料敏化劑,進一步研究表明,厚度為10μm的TiO2薄膜經TiCl4后處理后,在BChl a濃度為0.48 mg/ml時,轉換效率最高達1.67%。將BChl a與其它不同光譜特征的天然色素共敏化TiO2薄膜電極,拓寬和增強了電極的吸光能力,短路電流Isc和光電轉換效率η比單一BChl a敏化劑時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BChl a與玫紅品Car終濃度比為3:1時
7、,Isc和η分別提高12%和7.3%;BChl a與葉綠素a共敏時,相比單一BChl a時光電轉換效率最大提高2.2倍。
以CQV97菌株外周捕光色素蛋白復合體(Light-harvesting complex2,LH2)為參考標準品,獲得了PPC的吸附平衡時間為72 h、吸附濃度為46.8μg BChl/ml、TiO2薄膜厚度為10μm,最大Isc是1.46 mA/cm2,光響應電流在數(shù)次光照和黑暗交替下基本保持穩(wěn)定,最大η
8、為0.49%,該結果是目前菠菜LHC的DSSC光電轉換效率的2倍?;谏鲜鰲l件,對CQV97和R7兩菌株的其余3類典型PPC進行了DSSC光電測試,其中R7菌株反應中心RC的Isc為1.24 mA/cm2,η為0.57%,該光電轉換效率高出目前RC光化學太陽能電池的3個數(shù)量級。
WMNTs對PPC生物兼容性良好。相比TiO2薄膜電極,PPC在WMNTs/TiO2異質復合納米電極上穩(wěn)定性更好,當WMNTs在TiO2薄膜中摻入量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紫細菌色素蛋白復合體及其光合色素的dssc性能研究(1)
- 基于色素蛋白復合體的納米材料的合成及DSSC光電性能研究.pdf
- 32977.不產氧光合細菌色素蛋白復合體光氧調控機制
- 產氫紅桿菌色素蛋白復合體的分離純化和活性研究.pdf
- 氮素水平及形態(tài)對小麥葉綠體色素蛋白復合體的影響研究.pdf
- β亞基和α亞基融合表達對類球紅細菌捕光色素蛋白復合體Ⅱ形成的影響.pdf
- 石莼光合膜蛋白復合體的提取及光合特性研究.pdf
- 細胞色素b-,6-f蛋白復合體中葉綠素a的性質和功能研究.pdf
- 鐵元素對光合細菌生長及光合色素的影響.pdf
- 組織工程化人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復合體的研究.pdf
- 59303.細胞色素b,6f蛋白復合體的結構與功能色素的結構與功能及膜脂的作用
- 光系統(tǒng)Ⅱ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復合體(LHCⅡb)結構和功能關系的定點突變研究.pdf
- 紫薯皮色素提取及其性質研究.pdf
- 蛋白、多糖復合體系的研究.pdf
- 43921.高等植物光系統(tǒng)ⅱ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復合體的穩(wěn)定性研究
- 10116.細胞色素b6f復合體中chlα光保護機制研究
- 不產氧光合細菌異常光譜外周捕光復合體形成機制及其性質研究.pdf
- 熒光溶膠復合體系研制及其性能研究.pdf
- 紫細菌光合蛋白納米仿生膜及器件研究.pdf
- 視黃酸對豚鼠近視眼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脈絡膜復合體作用的相關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