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褐馬雞保護遺傳學研究姓名:付玉明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動物學指導教師:吳躍峰200805306對多態(tài)性微衛(wèi)星位點,其多態(tài)信息含量(polymorphicinformationcontent,PZC3值最低為0635,平均為O736,遠大于05的高多態(tài)性臨界值。6個微衛(wèi)星位點在褐馬雞野生種群中(n叫3),共檢測到44個等位基因。其中共享等位基因39個,特有等位基因5個。平均每個位點等位基因數為733個,平均有效等
2、位基因數為454個,平均期望雜合度為0773,遺傳多樣性處于較高水平。這與用線粒體控制區(qū)所檢測到的結果截然不同。線粒體DNA遺傳多樣性較低而核DNA遺傳多樣性較高的遺傳模式表明,歷史上褐馬雞雌性的有效種群比較小,該物種可能是一個進化歷史比較短的的物種。在圈養(yǎng)種群中(n=20),檢測到‘28個等位基因。平均每個位點等位基因數為457個,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數為276個,平均雜合度為O39,均低于野生種群。圈養(yǎng)種群平均近交系數達到173%,已經
3、表現(xiàn)出小種群中普遍存在的遺傳衰變。4分子變異分析(AMOVA)表明,小五臺山種群與龐泉溝種群之間發(fā)生了顯著的遺傳分化,而與蘆芽山種群遺傳分化不明顯。此結果與用線粒體控制區(qū)標記所獲得的結果略有差異。綜合線粒體控制區(qū)與核內微衛(wèi)星的檢測結果,褐馬雞野生種群在遺傳結構上可分為2個不同的類群:(1)河北小五臺山種群(2)蘆芽山和龐泉溝所屬的山西呂梁種群。建議將褐馬雞劃分為2個管理單元(Mu):(1)河北小五臺山單元;(2)L[I西呂梁山單元。目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麂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華南虎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玫瑰高原鰍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梅花鹿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遺傳學】遺傳學汪汪
- 大熊貓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藏羚羊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梵凈山冷杉的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醫(yī)學遺傳學臨床遺傳學
- 醫(yī)學遺傳學-臨床遺傳學
- 醫(yī)學遺傳學腫瘤遺傳學
- 藏羚羊的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瀕危鳥類褐馬雞遺傳多樣性及保護研究.pdf
- 動物遺傳學免疫遺傳學基礎
- 野生大豆保護遺傳學基礎研究.pdf
- 遺傳學
- 男性不育患者細胞遺傳學及分子遺傳學研究.pdf
- 分子遺傳學研究.pdf
- 珍稀瀕危植物馬蹄參的保護遺傳學研究.pdf
- 馬纓花的遺傳多樣性與保護遺傳學研究_12297.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