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面神經(facial nerve.FN)在顳骨內的走行及其毗鄰結構,為臨床上FN及其相關結構的手術提供解剖學數據。
方法:手術顯微鏡下對國人成人顳骨標本10例(20側),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模擬乳突聯(lián)合顱中窩徑路手術,測量FN各段的解剖學數據及其毗鄰結構的位置關系。
結果:
1.FN在顳骨內分為4段,即內耳道段、迷路段、鼓室段和乳突段,F(xiàn)N內耳道段的長度為10.84±0.32mm;迷路段是FN
2、在顳骨內最短最細的部分,其長度為3.68±1.13mm,內耳道段和迷路段之間的夾角是128.6±4.98°;鼓室段是自膝狀神經節(jié)向后外方轉折76.12±5.60°,經前庭窗上緣,外半規(guī)管下方至弓狀隆起后上方的一段,此段長度為9.75±0.96mm;乳突段是指起自弓狀隆起向后方,轉折向下,與鼓室段成109.52±4.67°,至莖乳孔的一段FN,此段長度為15.33±1.79mm。
2.在棘孔后方4.12±0.92mm處可見巖淺大
3、神經,巖淺大神經由前向后進入面神經管裂孔,然后加入FN,由面神經管裂孔向外3.22±1.53mm即可找到膝狀神經節(jié),向后內可尋到內耳道底,弓狀隆起和巖淺大神經的夾角為117.66±4.36°,此夾角的平分線就是內耳道所在的位置。
3.鼓索距離莖乳孔5.88±1.24 mm,鼓索從FN乳突段發(fā)出,向前上走行,與乳突段的夾角為40.2±1.86°
4.匙突位于膝狀神經節(jié)的后方2.86±1.36 mm處,是FN迷路段移行為
4、鼓室段的重要標志。
結論:
1.經乳突聯(lián)合顱中窩徑路行面神經手術時,棘孔、半規(guī)管、二腹肌嵴、面神經隱窩、匙突、砧骨短突、弓狀隆起、面神經管裂孔是尋找FN的固定的、重要的解剖標志。其中棘孔、面神經管裂孔、弓狀隆起、膝狀神經節(jié)、上半規(guī)管也是非常重要的定位內耳道的標志。熟悉面FN各段的走行和毗鄰關系,以及這些定位標志,有利于術中尋找和保護面神經。
2.FN各段走行與其毗鄰結構位置關系復雜,要求術者必須借助顯微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乳突中顱窩聯(lián)合入路顳骨內面神經的顯微解剖.pdf
- 53301.經乳突顳下迷路外徑路面神經手術的解剖學研究
- 神經內鏡輔助經前顱窩底“鎖孔”入路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顱中窩經顳下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內鏡輔助下經乳突側顱底手術入路的臨床解剖學研究.pdf
- 后顱窩鎖孔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顱后窩遠外側經髁手術入路的顯微外科立體應用解剖學研究.pdf
- 中耳手術中細化面神經定位的臨床解剖學研究.pdf
- 顳骨內鼓乳段面神經的斜矢狀位斷層及MRI影像解剖學研究.pdf
- 經面神經隱窩入路人工耳蝸植入術相關解剖學研究.pdf
- 除皺手術相關面神經解剖學研究.pdf
- 乳突后鎖孔入路磨除部分巖骨顯露中顱窩的內鏡解剖學研究.pdf
- 顱中窩硬膜外入路顳骨巖部及內聽道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與梨狀窩瘺喉內手術徑路相關的臨床解剖學研究.pdf
- 顱底神經及血管的顯微外科解剖學研究.pdf
- 乙狀竇前經顳骨巖部鎖孔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顱底中央部前方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面神經移位修復橋小腦角面神經缺損的解剖學研究.pdf
- 顱頸交界腹側區(qū)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顯微手術切除大型聽神經瘤與面神經功能保留程度及不同手術入路的解剖學評價.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