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體外評價雙源CT定性和定量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能力,為影像學診斷和臨床診療提供形態(tài)學和病理學依據。
材料方法:
從經福爾馬林固定的成年尸體取心臟標本14例,去除心包,剪斷連接在心臟上的氣管、食管等累贅物及出入心臟的大血管,使心臟標本外形整潔,表面標志清晰。將冠狀動脈從14例心臟標本上取下,結扎冠狀動脈末端及其分支。從冠狀動脈開口處注入對比劑,對冠狀動脈進行0.6mm層厚橫斷面增強掃描。根據斑塊中鈣
2、化出現(xiàn)比例和斑塊CT值將斑塊分為三型: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積再現(xiàn)技術和橫斷面重建等方法觀察和計算冠狀動脈狹窄。對經過增強掃描的冠狀動脈進行標準病理切片,病理分型和病理所測冠狀動脈狹窄作為對比標準。
結果:
病理切片發(fā)現(xiàn)105個斑塊,88個斑塊被雙源CT檢測,雙源CT對檢測所有斑塊的敏感性為83.8%(88/105),對檢測早期斑塊(I-III型)和晚期斑塊(IV型-Vc型)
3、的敏感性分別為20%和90.5%,對檢測III型、IV型、Va型、Vb型和Vc型斑塊的敏感性分別為40%、87.5%、80%、92.7%和87.5%。鈣化斑塊主要與Vb型斑塊相對應,混合斑塊主要與IV型、Va型、Vb型和Vc斑塊相對應,而非鈣化斑塊主要與III型、IV型、Va型、Vc型斑塊相對應。
鈣化斑塊、混合斑塊和非鈣化斑塊的平均CT值(分別是:402.2±104.3 HU、172.7±48.6 HU和48.9±33.2
4、HU;P<0.05)有明顯差異性。IV型、Va型和Vc斑塊的平均CT值(分別是:60.9±48.7 HU、61.4±43.0 HU和80.3±53.8 HU;P>0.05)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性。Vb型斑塊的平均CT值(380.4±116.9 HU;P<0.05)明顯高于其他類型斑塊。以脂質為主的斑塊(IV型和Va型)和以纖維為主的斑塊(Vc型)的平均CT值(分別是:61.1±14.5 HU和80.3±53.8 HU;P>0.05)沒有顯
5、著的差異性。
與病理對比,以段落為基準分析,雙源CT對診斷阻塞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94.1%、95.7%、88.8%和97.8%。雙源CT在定量所有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方面與病理切片有很好的相關性(r=0.9;P<0.05),雙源CT在定量鈣化斑塊、混合斑塊和非鈣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方面與病理切片有很好的相關性(分別為:r=0.9、r=0.99和r=0.9;P<0.05)。
6、但是,與病理對比,雙源 CT低估了非鈣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6.2%±1.6%;P<0.05),高估了鈣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6.4%±6.8%;P<0.05),對定量混合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性較高(1.1%±2.2%;P=0.1)。
雙源CT在定量輕度鈣化、中度鈣化和重度鈣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方面與病理切片有很好的相關性(分別是:r=0.9、r=0.9和r=0.8;P<0.05),與病理對比,雙源CT高
7、估了輕度鈣化、中度鈣化和重度鈣化(分別是:3.2%±2.0%、4.9%±4.7%和14.7%±8.2%;P<0.05)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雙源CT對定量輕度鈣化和中度鈣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性高于重度鈣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
結論:
1.雙源CT增強掃描能夠檢測不同類型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尤其對晚期斑塊(IV-Vc)的敏感性較高。
2.斑塊的平均CT值能夠代表斑塊的主要成分,且與病理分型有很
8、好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DSCT能夠區(qū)分晚期斑塊。
3.雙源CT對診斷阻塞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有較高的準確性,這將為DSCT在臨床中的應用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4.雙源CT在定量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方面與病理切片有很好的相關性,然而,雙源CT對定量不同類型斑塊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的準確性不同,這將為臨床醫(yī)師診斷冠心病和制定冠心病人的介入手術提供重要參考信息。
5.雙源CT在定量不同類型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像學對照研究.pdf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雙源CT研究.pdf
- 寶石CT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研究.pdf
- 冠狀動脈輕度狹窄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評估研究.pdf
- 基于IVOCT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識別算法研究.pdf
- 血管內超聲評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pdf
- 低劑量MSCT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研究.pdf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像學研究進展.pdf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機制
- 血脂及其比值評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研究.pdf
- 周圍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pdf
- 內科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 超聲檢測股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分析.pdf
- 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檢測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分析.pdf
- 體外超聲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療效評價.pdf
- 冠狀動脈鈣化積分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相關性研究.pdf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福賽斯坦納菌的定量分析.pdf
- COX-2、HPSE、BDNF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關系.pdf
- CTA和MRA評價冠狀動脈狹窄和粥樣硬化斑塊的對比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