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錢減刑”的價值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透視中外刑法史,犯罪人“賠償”始終在決定犯罪法律后果時發(fā)揮重要作用,盡管這一作用難以準確估測和透徹說明。在我國,由于缺乏規(guī)范依據(jù)和理論支撐,“賠錢減刑”大多隱性存在于刑事法實踐,并因為其復雜性和敏感性,引發(fā)了諸多質疑和批評。直面質疑,理論上應清晰解釋不同法律性質的民刑責任何以在特殊場合發(fā)生關聯(lián),事后賠償如何突破“覆水難收”的邏輯困境?“賠償”緣何可以歸入量刑責任主義范疇,且不違背平等原則?在梳理和回應批評中闡釋“賠錢減刑”的正當性根據(jù),

2、也一并揭示其“先天”的價值沖突和可能的現(xiàn)實風險。在此基礎上分析“賠償”應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刑罰,進而如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而有效規(guī)避風險,既為“賠錢減刑”正名,亦有規(guī)范司法操作,合理量刑結論和重樹司法信度的實踐意義。
  基于此,本文研究的思路是從刑事司法中存在的“賠錢減刑”現(xiàn)象出發(fā),針對該實踐引發(fā)的理論質疑和社會批評,探尋實踐背后蘊藏的法理根據(jù)。從報應與預防犯罪、被害人保護、恢復性司法以及引導效用等方面系統(tǒng)論證“賠錢減刑”的積極價值

3、,客觀揭示其暗含的風險,通過梳理“賠錢減刑”、“賠錢未獲減刑”、“不減則不賠”等不同判例及根據(jù),圍繞個案中出現(xiàn)的不同賠償要素,初步確立判罰規(guī)則。其中一并探討民事手段應否以及如何滲入刑事懲罰,懲罰性司法與恢復性司法應以何種方式融貫一體。
  第一章在對“賠錢減刑”做基本界定的基礎上,從“賠錢減刑”司法現(xiàn)象引發(fā)的質疑與批評入手,通過對刑事司法現(xiàn)象的整理,可以發(fā)現(xiàn),“賠錢減刑”現(xiàn)象普遍存在,但具體適用中卻存在較大差異;“賠錢減刑”的相關

4、立法遠落后于司法進程,以及由于“賠錢減刑”理論研究的匱乏,最終,這一司法現(xiàn)象引發(fā)質疑與批判在所難免。理論質疑的焦點集中于:事后賠償如何突破“覆水難收”的邏輯困境,帶來實害結果的減輕?“賠錢減刑”是對平等原則的違背;“賠錢減刑”無法實現(xiàn)犯罪報應;“賠錢減刑”為公民行為引導起到了消極示范作用,不利于犯罪的一般預防等等?;貞|疑,證成“賠錢減刑”的正當性根據(jù)必然應以刑罰理論為基礎,“賠錢減刑”的根據(jù)即是量刑根據(jù),是量刑基本理論具體化的適用過程

5、,而非對量刑基本原則和理念的違背。
  為此,第二章著重從責任刑分配依據(jù)論證“賠錢減刑”之正當性價值。因為,雖然“賠錢減刑”的主要功效是犯罪預防,但對“賠錢減刑”責任根據(jù)的證成是預防目標的基本前提和發(fā)揮引導效用的基礎。甚至,在刑法理論普遍確認賠償功用之當下,基于因賠償降低行為實害程度的事實闡釋賠償與責任的關聯(lián),是為“賠錢減刑”正名的關鍵。立足報應立場釋明合理賠償之于刑量減輕的價值,從報應視角對“賠錢減刑”展開正當性分析,具有兩層立

6、意:一是闡釋賠償?shù)淖粤P性質,明確因其對自身行為造成實害的部分消抵而出讓刑罰的正當根據(jù);二是如同刑罰不具天生正當性一樣,賠償明顯帶有交易性質,劃定合理邊界既是防止放大其功效而化解責任,更是為了發(fā)揮刑法的雙重保護功能。在刑法規(guī)范語境中,犯罪人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具有道義基礎和倫理根據(jù),突破行為與責任同在的一般理解關聯(lián)賠償與刑罰,旨在回歸而非偏重這一立場。如果“賠償”能夠通過對實害程度的降低實現(xiàn)行為客觀“惡”的降低和行為人主觀“惡”的減輕

7、;如果犯罪人賠償確有自“害”性質,該自罰與刑罰的混成應當能夠完成“惡”與“害”的均衡式,進而賠償具有降低責任刑的價值。
  從責任刑視角看,“賠錢減刑”具有均衡犯罪人罪與罰的意義。從犯罪預防看,不僅要懲治犯罪人,還復法律正義,更需要平衡各社會主體利益,實現(xiàn)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因為,在犯罪學理論看來,犯罪是諸多社會矛盾相互作用的結果,刑罰只是抗制犯罪的措施之一,而非全部。從社會治理邏輯出發(fā),重視社會關系的重新調整和個人利益的協(xié)調融洽,化

8、解矛盾、修復人際關系始為犯罪預防之“正途”。司法性程序的終極目標應是重新均衡各主體利益,恢復被破壞的社會秩序。此處的均衡,基本含義是:立足主體各方在犯罪行為中遭致的損害現(xiàn)實,及時回應各方主體的現(xiàn)實需要,通過重新均衡加害人與被害人利益,被害人與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恢復被破壞的基本社會秩序。“賠錢減刑”的司法實踐,放棄了對各種抽象理念的過度執(zhí)著,從恢復性視角尋求犯罪問題的解決,以被害人利益保護為導向,關注了各方主體的實質需要,注重對社

9、會現(xiàn)實利益的綜合考量,其目的是既要公平、正義地懲罰犯罪,又要盡可能地衡平各方主體利益,修復被犯罪破壞的社會秩序,以實現(xiàn)犯罪的良性預防。
  功利主義刑罰認為,刑罰作為一種惡害,應該是一種必要的惡害,用刑罰之惡預防未然之犯罪,該刑罰才具有正當性與合理的,也才是其價值所在。不能否認的是,不管是基于真心悔悟還是“易刑”的功利性考慮,犯罪人的賠償行為都具有彰顯人身危險程度降低的積極意義,“賠錢減刑”則對應了犯罪人特殊預防需要減少、預防刑減

10、輕的現(xiàn)實,在“賠錢減刑”規(guī)范責任刑的基礎上,以及“賠錢減刑”均衡利益的價值功能之上,還會產生對犯罪人的行為引導功效。“賠錢減刑”具有引導犯罪人積極悔罪以及降低行刑成本之意義;對賠償?shù)姆e極確認,有助于刑事和解的理論澄清和實踐進程的推進;通過積極回應犯罪人的主動悔悟與積極賠償,并附以適當?shù)男塘P處罰,以事實證明法規(guī)范的妥當性與有效性,以確定性和必然性的懲罰和均衡合理的刑罰裁量,彰顯了社會行為規(guī)則。
  基于責任刑和預防刑裁量原則,建立犯

11、罪人賠償與刑罰從輕之間的關聯(lián)符合法理。當然,與刑罰并非天生正當相同,“賠錢減刑”的缺陷幾乎與生俱來,透視歷史與現(xiàn)實不難發(fā)現(xiàn),“賠錢減刑”報應犯罪的責任根據(jù)與預防目標二者需要協(xié)調;根深蒂固的社會報應心理難以接受恢復性司法理念;“賠錢減刑”在司法中如火如荼的推進和民眾的普遍質疑暴露出“精英司法”與“大眾思維”的差異性與亟待融合性;加害人與被害人的“私了”可能犧牲公眾和國家利益;有“交易司法”和“賄買司法”的風險;允諾“賠錢減刑”還會大漲“金

12、錢至上”之風,破壞法律的平等原則甚至瓦解法律的道德基礎;被害人逐利策略下的漫天要價與虛構事實還容易引發(fā)其他風險等等。質言之,“賠錢減刑”的正當性和有效性取決諸多前提條件。與規(guī)制刑罰的道理相同,規(guī)避上述風險是合理規(guī)制“賠錢減刑”做法的問題,不是將其隱入司法內幕,理論上或避而不談或基本否定的根據(jù)。系統(tǒng)有效規(guī)制“賠償減刑”活動,須清晰系統(tǒng)認知賠償對于不同主體的價值及其沖突,洞悉量刑實踐中存在的風險,進而找到逐一對應的方案。
  一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