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然免疫系統(tǒng)是由多種識別及效應分子組成的復雜的網(wǎng)絡結構,通過模式識別受體如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TLR)、肽聚糖識別蛋白、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等識別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構成機體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并通過抗原提呈、提供共刺激信號和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分泌,啟動獲得性免疫應答并
2、指導其應答的性質和強度。天然免疫對獲得性免疫應答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其分子機制,近年來一直是免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MBL是由肝細胞分泌的高度保守的血漿蛋白,為C型凝集素超家族中膠凝素(collectins)家族成員。MBL也是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在應激(如病原體感染、外科手術等)時,其血漿濃度可升高2~3倍。具有“前抗體”(ante-anlfibody)之稱的MBL通過其糖識別域(carbohydrate recogniti
3、on domain,CRD)廣泛識別分布于多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表面的糖結構,包括D-甘露糖、L-鹽藻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甘露糖胺等。其膠原樣區(qū)(collagen-likeregion,CLR)結合甘露聚糖相關絲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ASP),激活補體凝集素途徑而發(fā)揮溶破和間接調理功能;或者與吞噬細胞膠凝素受體結合,以不依賴補體的方式啟動調理吞噬。MBL結構
4、基因的3個點突變(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以及啟動子和5’非翻譯區(qū)突變所致血漿MBL低下而引起的調理吞噬缺損為迄今所發(fā)現(xiàn)的最常見的遺傳性免疫缺損病。MBL缺損者終生處于高度的感染風險之中,隨時可患各種感染甚至威脅生命的感染,亦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Sj(o)gren's綜合征等;而凝集素途徑活性過強時則可能導致炎癥性損傷。
隨著對MBL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其除了可識
5、別并清除病原體,還具備許多內源性功能(endogenous functions),如結合自身免疫球蛋白;識別缺血再灌注損傷中暴露的自身抗原或疾病狀態(tài)下修飾的自身抗原;參與對凋亡細胞的吞噬;結合腫瘤細胞并發(fā)揮MBL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抑制DC特異性結合細胞間黏附分子3的非整合素(DC-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介導的
6、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對T細胞的感染。因此,MBL作為固有免疫中具有多重功能的模式識別分子,不僅僅參與機體的天然免疫防御,很可能在天然免疫與獲得性免疫之間的相互作用中亦發(fā)揮作用。研究MBL與獲得性免疫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潛在的醫(yī)學實踐意義。然而,目前國際上對MBL與獲得性免疫的關系尚未涉及,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極少,僅見Fraser等報道,MBL可抑制細菌脂多糖(lip
7、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o分泌IL-1而促進其產(chǎn)生IL-10、IL-6;Downing等也發(fā)現(xiàn)MBL可與B淋巴細胞結合,認為MBL作為急性期反應蛋白,在炎癥發(fā)生時,可能在血管外與自身細胞結合,參與抗炎反應。而有關MBL與T淋巴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未見報道。
本課題組在MBL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外周血Mo經(jīng)常規(guī)的GM-CSF+IL-4培養(yǎng),將其誘導為未成熟DC后,施以MBL可刺激DC分化
8、成熟,包括其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CD86和MHC-DR表達上調,吞噬酵母多糖顆?;钚越档?激發(fā)初始T細胞增殖的能力增強,分泌IL-12增多;但存在LPS時,MBL則以劑量依賴方式抑制其誘導的DC分化成熟,包括下調DC的CD83和CD86表達,增強其攝取酵母多糖顆粒的能力,降低其激發(fā)初始T細胞增殖的活性,抑制其LPS誘導的TNF-α和IL-12 p40+p70分泌,這種作用與MBL阻斷LPS-TLR4結合而降低
9、NF-κB活性有關。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MBL與獲得性免疫直接聯(lián)系的初步證據(jù):MBL可與B細胞系Raji細胞以鈣離子依賴方式結合,且高濃度MBL可以抑制Raiji的增殖,提示在應急狀態(tài)下,血液及局部組織MBL濃度增加,不僅可以發(fā)揮天然免疫作用,而且可以結合自身淋巴細胞,進而調控獲得性免疫應答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為進一步研究MBL對獲得性免疫的調節(jié)作用,本課題以T細胞為切入點,初步探索MBL對T細胞功能活性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我們首先從
10、新鮮冰凍人血漿中提取高純度的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天然MBL,進而探討MBL對T細胞激活劑刀豆蛋白A(ConA)、抗CD3單抗(anti-CD3 mAb)、抗CD3單抗+抗CD28單抗(anti-CD3 mAb+anti-CD28 mAb)活化的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以及純化T細胞的增殖及分泌細胞因子的影響,并初步探討了MBL對T細胞直接和間接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機制。
11、> 第一章 MBL對PBMC增殖及分泌細胞因子的調節(jié)作用
隨著天然免疫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膠凝素家族的一些成員和獲得性免疫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如表面活性物質-A(surfactant protein A,SP-A),表面活性物質-D(surfactant protein D,SP-D)不僅可與病原體結合,參與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亦可與多種免疫細胞如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T細胞結合,調節(jié)獲得性免疫應答。SP-A和SP-D可
12、直接抑制T細胞增殖及其功能,避免由于免疫應答過強造成的肺部損傷。MBL也已證實可與多種免疫細胞結合,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分泌。根據(jù)以上研究結果,以及MBL與SP-A、SP-D的同源性,尤其是其與SP—A在結構上的高度相似,推測MBL很有可能參與獲得性免疫應答。本部分工作是研究MBL對T細胞激活劑誘導的PBMC增殖及分泌細胞因子是否有調節(jié)作用。
首先用傳統(tǒng)方法從人冰凍血漿中提取MBL。在提取過程中會污染脂多糖(lipopolysa
13、ccharide,LPS),為排除LPS對研究MBL調節(jié)功能的干擾作用,應用多粘菌素B凝膠柱去除LPS,經(jīng)配體結合實驗鑒定,MBL仍保持良好的甘露聚糖(mannan)結合活性。
取人新鮮外周抗凝血,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PBMC,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RPMI-1640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同時加入T細胞激活劑ConA、anti-CD3 mAb和不同濃度MBL,于
14、37℃,5%CO2培養(yǎng)。CCK-8法檢測PBMC增殖;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ce assay,ELISA)檢測細胞因子的分泌。在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分析中,預先將PBMC標記熒光染料乙酰乙酸琥珀酰亞胺酯(Carboxyfluoresceindiacetatesuccinimidylester,CFDA-SE,CFSE)(2.5μM)后,加入anti-CD3 m
15、Ab和MBL,培養(yǎng)4d后,收集細胞,標記APC-anti-human CD4和PE-anti-human CD8,分析CD4+T細胞和CD8+T細胞的增殖動力學模型。CCK-8法結果表明,MBL可明顯抑制anti-CD3 mAb誘導的PBMC增殖。FCM結果可見,MBL可抑制anti-CD3mAb誘導的PBMC中CD4+T細胞和CD8+T細胞的增殖。ELISA結果顯示,不同濃度MBL均抑制Con A誘導的PBMC分泌IL-2、IL-10
16、與IFN-γ,但明顯上調IL-6分泌??筂BL—MASP mAbs可阻斷MBL對IL-2、IFN-γ分泌的抑制作用。以上結果提示MBL可抑制T細胞的增殖與活化,為進一步研究MBL對純化T細胞功能的直接調節(jié)作用奠定了基礎。
第二章 MBL對純化T細胞增殖及分泌細胞因子的調節(jié)作用
由于PBMC細胞成分的復雜性,無法根據(jù)上述結果判斷MBL是直接抑制T細胞活性,還是通過其它免疫細胞如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pr
17、esenting cell,APC)間接抑制T細胞功能,或二者兼有。本部分工作即分離純化T細胞,旨在探討MBL對T細胞增殖及活化的直接調節(jié)作用。
無菌分離人外周血PBMC,磁式細胞分選器(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or,MACS)負選法純化CD3+T細胞、CD4+T細胞,培養(yǎng)于Con A+MBL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72h,CCK-8法檢測細胞增殖。在FCM分析中,預先將T細胞標記CFSE后,加入a
18、nti-CD3 mAb、anti-CD3 mAb+anti—CD28mAb和MBL,培養(yǎng)4d后檢測CD4+T細胞和CD8+T細胞的增殖。ELISA檢測MBL在不同時間、對不同劑量的T細胞激活劑誘導T細胞分泌Th1型細胞因子(IL-2、IFN-γ)、Th2型細胞因子(IL-6、IL-10),以及IL-17a的影響。CCK-8法結果表明,MBL可抑制Con A誘導的T細胞增殖。FCM結果分析,MBL可抑制anti-CD3 mAb、anti-
19、CD3 mAb+anti—CD28mAb刺激的CD4+T細胞和CD8+T細胞的增殖。ELISA結果顯示,在不同時間,MBL均抑制不同劑量的T細胞激活劑ConA和anti—CD3mAb+anti—CD28mAb誘導的T細胞分泌IL-2、IL-10、IFN-γ、IL-17a,對IL-6分泌則呈現(xiàn)為正負調節(jié)作用。MBL還可抑制ConA誘導的CD4+T細胞分泌IFN-γ。以上結果為MBL直接調節(jié)T細胞功能的推斷提供了實驗依據(jù)。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
20、問題是:MBL是否通過直接與T細胞結合而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及其結合特性的測定;與T細胞結合所涉及MBL結構域的初步確定(C型凝集素樣結構域或膠原樣區(qū));MBL對T細胞活化的影響;MBL是否還可通過調節(jié)APC分泌細胞因子而間接抑制T細胞的功能。
第三章 MBL對T細胞調節(jié)功能的機制初探
為初步探討MBL對T細胞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機制,首先采用細胞ELISA(Cell-ELISA)和FCM研究MBL與T細胞及Jurkat細
21、胞的結合,以及anti-CRDmAb、anti-MBL-MASP mAb對MBL與T細胞結合的影響。FCM分析MBL對T細胞活化標志CD69和HLA-DR表達的影響。向含有T細胞激活劑和MBL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10mM Ca++,ELISA檢測INF-γ、IL-2的分泌,以明確Ca++對MBL功能的影響。在阻斷實驗中,將Con A、MBL與anti-MBL-CRD mAb或甘露聚糖(mannan)共同孵育,ELISA檢測IFN-γ的分泌。為
22、明確MBL對T細胞的抑制作用是否為IL-2依賴途徑,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重組人IL-2(recombinant humanIL-2,rhIL-2)(100IU/ml),ELISA檢測IFN-γ的分泌。細胞ELISA和FCM結果均表明,MBL可直接與T細胞以不依賴鈣離子的方式結合,anti-MBL-CRD mAb對二者的結合沒有影響,而可特異性識別MBL-CLR區(qū)的anti-MBL-MASP mAb可抑制MBL與T細胞結合;ELISA結果顯示,
23、外源性Ca++對MBL抑制IFN-γ、IL-2的分泌沒有影響,anti-MBL-CRD mAb和甘露聚糖均不能阻斷MBL對IFN-γ分泌的抑制作用。以上結果均提示MBL對T細胞的直接調節(jié)作用是通過其CLR區(qū)而非CRD區(qū)。MBL與ConA共同刺激T細胞,T細胞早期活化標志CD69表達下降,晚期活化標志HLA-DR表達沒有明顯改變;外源性IL-2可阻斷MBL的抑制作用,提示MBL通過抑制T細胞活化而非誘導T細胞凋亡而發(fā)揮抑制作用。
24、 為探討MBL對APC分泌細胞因子的影響,將LPS與MBL同時加入PBMC,ELISA檢測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炎癥細胞因子(TNF-α、IL-6)以及趨化性細胞因子(MCP-1)的表達。或者在體外誘導DC的過程中加入MBL,ELISA檢測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IL-6的分泌。ELISA結果顯示,MBL可抑制LPS刺激PBMC分泌TNF-α及MCP-1,促進IL-6分泌;MBL可抑制LPS或TNF-α誘導的成熟DC分泌IL-6,并抑制不成熟DC分泌
25、IL-6。以上結果提示MBL可能通過抑制APC分泌炎癥細胞因子,進而抑制T細胞功能。具體機制目前正在研究中。
綜上,本課題研究發(fā)現(xiàn),MBL可抑制由T細胞激活劑誘導的PBMC及T細胞的增殖及多種細胞因子的分泌,初步獲得了MBL與T細胞結合的直接證據(jù),并提出MBL還可能通過調節(jié)APC分泌細胞因子進而參與對T細胞的調節(jié)。提示MBL在識別外源性抗原或自身凋亡細胞并清除它們的同時,可能向T細胞傳遞抑制信號,避免由于過強的獲得性免疫應
26、答造成的機體損傷。但具體分子機制如MBL對不同活化階段T細胞的調節(jié)作用,T細胞上MBL受體的鑒定,與T細胞結合的MBL結構域的確定,MBL對T細胞活化信號轉導途徑的影響,以及MBL對不同細胞亞群分化及活性的調節(jié),均需更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下一步工作將進一步研究MBL對不同亞群T細胞如CD4+、CD8+T細胞的活化、增殖及功能的直接調節(jié)作用,并繼續(xù)探索MBL對APC分化與功能及其對T細胞應答的間接調節(jié)作用,揭示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識別分子M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對抗原提呈細胞分化與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調節(jié)獲得性免疫應答的初步研究.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對人中性粒細胞功能的影響.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誘導U937細胞凋亡機制的初步探索.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調節(jié)THP1-CD14細胞細胞因子分泌機制的初步探索.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的分離純化和活性研究.pdf
- 斑馬魚(Danio rerio)甘露糖結合凝集素母源性免疫功能.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與相關絲氨酸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 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炎癥因子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乳凝集素促小腸粘膜和T淋巴細胞發(fā)育活化研究.pdf
- 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在IgA腎病中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間充質干細胞對淋巴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pdf
- 小鼠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MBL-A、mMBL-C)的克隆與表達及其功能研究.pdf
- 人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糖識別域對病原體的直接效應研究.pdf
- 捻轉血矛線蟲半乳糖結合凝集素的山羊外周血淋巴細胞受體鑒定及功能研究.pdf
- 家蠅蛹凝集素對B細胞免疫調節(jié)活性的研究.pdf
- 沙蔥多糖對綿羊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pdf
- 重組綿羊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BL)的制備及其對綿羊抗病效果的分析.pdf
-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BL)阻遏人巨細胞病毒感染MD-DC細胞的研究.pdf
- 胎盤源間充質干細胞對同種異體B淋巴細胞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