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疾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為常見的病理類型[1],約占成人甲狀腺癌的60%和兒童甲狀腺癌的全部。近幾十年間,甲狀腺乳頭狀癌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tài)勢。然而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惡性程度較低,即便較早出現頸淋巴結轉移,但是預后較好,10年生存率仍能達到90%以上。目前被
2、公認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標準的綜合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治療以及術后輔助治療。手術治療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基本治療方法,術后輔助治療可進一步降低術后復發(fā)率。其中內分泌治療在術后輔助治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內分泌治療即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接受手術后應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片,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自身調節(jié)來完成,其意義在于預防甲狀腺功能減退和抑制促甲狀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內分泌治療甲狀腺
3、乳頭狀癌的主要依據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內存在TSH受體的表達,而且分化程度越高的腫瘤,其TSH受體表達越高?;颊咄ㄟ^口服藥物攝入適量的甲狀腺素,促使人體內分泌的TSH減少,從而降低TSH對殘余癌組織的刺激。大部分臨床學者認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長期使用促甲狀腺素(TSH)抑制劑量的甲狀腺素能降低復發(fā)率和死亡率[2,3]。特別是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高危組,內分泌治療可以使病人的無病生存率提高2-3倍[4]。
但是,患者長期服用超生
4、理量甲狀腺素會有一定副作用產生。長期TSH抑制會導致患者心率加快,頻發(fā)的房性期前收縮。據統計,TSH抑制使房顫發(fā)生率比正常增加3倍[5]。并且長期TSH抑制可導致絕經后婦女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增高,但這一般不發(fā)生于絕經前的女性[6]。而且TSH要發(fā)揮作用必須要與甲狀腺細胞膜上或細胞質中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SHR)相結合。有研究表明:甲狀腺癌細胞的TSHR基因表達存在缺失[7]。TSHR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較低,并且隨著分化型
5、甲狀腺癌臨床分期的增加TSHR陽性表達率逐漸下降[8]。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TSH高含量與TSHR低表達形成矛盾。這其中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促甲狀腺素與促甲狀腺素受體之間的作用復雜,存在多種作用機制[9]。
近年來,學術界對TSH治療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抑制作用是否有效依然存在爭議。臨床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有一部分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的患者,規(guī)律口服甲狀腺素制劑治療的若干年后仍出現了腫瘤的復發(fā)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
6、需要行二次手術。因此,為了有效降低TSH抑制治療副作的用發(fā)生,實施個體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綜合探討TSH在體外培養(yǎng)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中的作用和意義。
方法:取河北省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甲狀腺外科2014年10月-2015年1月間術中新鮮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標本5例,經術中冰凍及術后石蠟病理證實。所有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術前均未經過放,化療。將新鮮組織30分鐘內種植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待長成單層細胞后,分為四個組
7、,分別給予不同濃度的TSH(0mU/L、10mU/L、50mU/L、100mU/L),種于24孔培養(yǎng)板內于實驗10天運用流式細胞儀對細胞的增殖及凋亡進行檢測。各數據采用t檢驗,檢驗標準為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的培養(yǎng)及觀察
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直接種植于培養(yǎng)瓶中,細胞生長緩慢。細胞培養(yǎng)24h后,可見少量細胞貼壁,細胞呈橢圓形、梭形,可見偽足,細胞不再移動,貼壁主要見于細胞團處
8、,但大量細胞仍懸浮未貼壁,呈圓形,隨培養(yǎng)液移動。4-5d后,大量細胞貼壁。進入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的潛伏期,期間細胞的偽足進一步伸長,細胞呈多角形,細胞核及細胞體積逐漸增大。5-7d后,細胞進入生長較快增殖期,細胞繼續(xù)伸長且向四周生長,彼此連接,呈長梭形,幾乎無圓形及橢圓形細胞,已貼滿培養(yǎng)瓶底一半以上。7-8d后,于培養(yǎng)瓶中形成單層細胞,于高倍鏡下可見圓形核仁及其他細胞器。
2、不同濃度的TSH培養(yǎng)細胞之間的比較
2.
9、1根據測定流式細胞儀測定細胞周期,篩選增殖結果,通過統計軟件SPSS13.0,計算多個樣本的t檢驗,P<0.05,說明各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繪制直方圖。測Pearson相關性R2=0.955,相關性良好且呈正相關。
2.2根據流式細胞儀測定細胞凋亡結果,均為小于5%。
結論:
1、TSH對體外培養(yǎng)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有誘導增殖作用,且隨著TSH濃度的增加,誘導增殖的能力越強。
2、TSH對體外培養(yǎng)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促甲狀腺激素(TSH)對裸鼠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的影響及意義.pdf
- 促甲狀腺激素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發(fā)生相關的臨床基礎研究.pdf
- 促甲狀腺激素受體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亞型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關系及其超聲特征分析.pdf
- 合并橋本氏甲狀腺炎的乳頭狀甲狀腺癌與單純乳頭狀甲狀腺癌的比較.pdf
- EBV感染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中BRAF表達的相關研究.pdf
- VEGF在甲狀腺乳頭狀癌及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三葉因子-3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增殖及遷徙作用的研究.pdf
-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預后因素分析.pdf
- 雙酚A和雌二醇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增殖的影響和機制研究.pdf
- MicroRNA對甲狀腺乳頭狀癌侵襲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pdf
- 超聲靶向造影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靶向識別.pdf
- 多西紫杉醇對人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橋本氏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乳頭狀癌臨床特征的研究.pdf
- 甲狀腺乳頭狀癌合并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臨床病理研究.pdf
- 血清促甲狀腺素水平與甲狀腺乳頭狀癌關系的研究.pdf
- EB病毒感染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中ERK蛋白表達的相關研究.pdf
- 甲狀腺乳頭狀癌再手術的臨床分析.pdf
- 乳頭狀甲狀腺癌中mtDNA突變的研究.pdf
- DcR3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關性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