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屬13種植物繁殖特征比較及其組織培養(yǎng)的初步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121S2煞■⑨分類號塑!!:塑學號2Q絲!!Q41南京應蚩戈蓬碩士學位論文薯蕷屬13種植物繁殖特征比較及其組織培養(yǎng)的初步研究李翌指導教師王瘥亞熬援專業(yè)名稱揎塑堂研究方向資源植揚堂答辯日期三QQ土生盔目薯蕷屬13種植物繁殖特征比較及其組織培養(yǎng)的初步研究摘要薯蕷屬(Dioscorea)植物隸屬于單子葉植物綱,薯蕷科。該屬有850多種,其中藥用食用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開發(fā)價值。本文對13種薯蕷屬植物的雌雄花器官進行了比較觀察;研究了薯蕷屬

2、粉背薯蕷的花芽分化、大小孢予發(fā)生等發(fā)育過程,觀察了薯蕷屬山藥、黃獨、穿龍薯蕷克隆繁殖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結果如下:對花部器官的比較研究表明,薯蕷屬植物雄花花序多為穗狀或圓錐狀,且每序花的數量遠遠高于雌花,對保證繁殖成功具有一定意義。13種植物中花被片的形態(tài)、雄蕊的形態(tài)數量、退化雌蕊的形態(tài)等性狀可以作為分類及系統(tǒng)位置判定的一種依據。又蕊類群是薯蕷屬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3枚雄蕊與退化雄蕊互生。對粉背薯蕷(Dioscorencolletffi

3、Hook£v缸hypoglauca)雄花的解剖研究表明,粉背薯蕷雄花為功能上的單性花,花芽分化時雄蕊原基正常啟動。隨后,3枚雄蕊正常發(fā)育,3枚雄蕊退化。成熟雄蕊藥隔分叉、變寬呈加厚短叉狀,退化雄蕊呈花絲狀,頂端分叉或膨大成瘤狀。粉背薯蕷花藥具4個花粉囊,花藥壁發(fā)育為單子葉型,由表皮、藥室內壁、中層1層和絨氈層組成,絨氈層為腺質型。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后胞質分裂為同時型,四分體為四面體型排列,偶有左右對稱型排列,成熟的花粉粒為二細胞型。雌

4、蕊三心皮三室,子房下位,中軸胎座,每室兩倒生胚珠,厚珠心,雙珠被。胚囊發(fā)育為蓼型,胚囊成熟后為7細胞8核胚囊。子葉兩枚,但由于在胚胎發(fā)育后期,1枚子葉迅速增大,把胚軸和另1枚子葉擠向側面而呈原始細胞團的狀態(tài)。對山藥、黃獨的莖、葉、珠芽的發(fā)生發(fā)育進行了解剖學觀察,結果表明,兩種植物的莖部橫切均為多角形,解剖結構可明顯區(qū)分為表皮、皮層、維管組織、髓等部分。其中山藥莖生維管束最大后生木質部導管1對,黃獨則為3個。兩種零余子結構主要由表皮、薄壁

5、組織、初生加厚分生組織、內生薄壁組織和散生的有限外韌維管束組成,成熟時表面覆蓋疊生木栓。以零余子和莖段為外植體,對黃獨,山藥材料的愈傷組織誘導以及無菌苗的建立進行了研究。表明黃獨、山藥零余子均能夠在誘導培養(yǎng)基MS6BA2Omg/LNAA2Omg/L上誘導形成愈傷組織,山藥切塊光照培養(yǎng)條件下生長較慢但質地較好,黃獨材料愈傷組織呈透明水漬狀。山藥莖段接種于無激素培養(yǎng)基上,能夠繼續(xù)分化形成無菌苗,生長良好。黃獨材料KS02mg/LBAO1m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