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通過研究三種偏唇類上頜中切牙解剖類型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角度荷載下,分析牙本質及牙周膜應力分布的情況。結合三種分類上頜中切牙模型應力應變規(guī)律,探討即刻種植位點的選擇和種植導板設計的臨床指導意義。
方法:選取深圳龍崗中心醫(yī)院口腔科三組符合偏唇類型上頜中切牙三種解剖分型的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錐形束CT)資料,導出為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
2、munications in medicine,醫(yī)學數字成像與通訊標準)格式數據,再將DICOM數據導入Mimics軟件進行上頜中切牙及頜骨的三維模型重建。通過Ansys軟件模擬咬合力對以上模型施加0°、30°、45°、60°、90°共五種角度的靜態(tài)載荷力;分別測定釉牙骨質界-根尖部唇側、腭側、近中、遠中共四條線上的應力值與位移值及上頜中切牙牙周膜的等效應力值。
結果:四條線等效應力、位移及牙周膜等效應力均隨著加載力角度的增大
3、而增大。在釉牙骨質界下0.4-2.3mm的范圍內出現四條線等效應力峰值,且總體上各等效應力越到根尖部而越小;由Ⅰ亞類到Ⅲ亞類,等效應力峰值出現位置逐漸向牙頸部方向偏移。Ⅲ亞類上頜中切牙中四線等效應力波動范圍最廣,峰值最高。其中,等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90°力加載時Ⅲ亞類頰側線秞牙骨質界下0.75mm,為64.04MPa,Ⅱ亞類最大值為60.11MPa,出現在秞牙骨質界下0.91mm,Ⅰ亞類最大值為50.16MPa,出現在秞牙骨質界下1.0
4、2mm。三種亞分類中切牙位移峰值較為相近,四線位移值在牙頸部最高,從頸部至釉牙骨質界下約6-7.5mm范圍內位移下降的趨勢最大,在秞牙骨質界下8mm至根尖范圍內趨于平緩。另外,Ⅲ亞類牙周膜等效應力及最大主應力也較Ⅰ亞類、Ⅱ亞類大。
結論:1.在上頜中切牙行即刻種植術前,結合CBCT資料進行解剖分型,對種植位點的確定具有指導意義。2.由Ⅲ亞類到Ⅰ亞類,在相同大小、方向的力作用下,上頜中切牙承受等效應力呈減小趨勢,且等效應力最大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同臨床冠根比的上頜中切牙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雙種植體固定修復上頜切牙區(qū)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纖維樁對上頜中切牙牙根應力分布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上頜埋伏中切牙向新生牙槽骨內移動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上頜中切牙即刻種植相關解剖要素的CBCT研究.pdf
- Flexi-Flange纖維樁修復上頜中切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pdf
- 開髓方式與全冠修復對上頜中切牙應力分布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螺旋CT掃描資料建立上頜中切牙三維有限元模型及應力分析.pdf
- 跟骨的三維有限元分析及臨床意義.pdf
- 三種矯治方法關閉上頜中切牙間隙的三維有限元法分析.pdf
- 上頜切牙區(qū)不同種植位點的種植固定橋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pdf
- 上頜埋伏阻生中切牙的臨床調查及三維研究分析.pdf
- 種植牙即刻負重的生物力學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上頜尖牙唇側阻生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pdf
- 上頜前牙整體內收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穿通上頜竇底骨壁牙種植術臨床隨訪研究及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對上頜側切牙轉矩力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自鎖矯治中上頜異位側切牙及牙周組織應力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不同牙根形態(tài)對下頜第一磨牙即刻種植即刻負重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運動牙托厚度及撞擊方向對上頜中切牙受力影響的有限元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