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肺炎支原體耐藥性與臨床用藥相關性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檢驗不規(guī)律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與MP耐藥性是否相關。
  方法:以MP抗體滴度1:320為診斷MP感染標準,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廣東省婦女兒童醫(yī)院住院治療的792例5~13歲合并發(fā)熱或(和)咳嗽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中,MP-IgM呈陽性的431例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其1年內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應用和MP感染次數分別納入實驗組(n=217,半年內

2、無MP感染和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應用史);對照組(n=214,1年內MP且不規(guī)律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2次)?;純喝朐寒斕煊诓煌瑫r間進行2次MP培養(yǎng),對培養(yǎng)結果MP呈陽性者提取DNA進行23S rRNA V PCR產物合成與23S rRNA V區(qū)基因突變位點檢測,并進行 MP呈陽性者的9種抗菌藥物的藥敏性試驗,對兩組MP株的耐藥性等進行比較。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敏感和23S rRNA V區(qū)無突變患兒進行阿奇霉素序貫療法(Sequenti

3、al therapy ST)。于治療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養(yǎng),對陽性者分析23S rRNA V區(qū)基因位點突變情況。對實驗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區(qū)測序無基因位點無突變的患兒進行阿奇霉序貫治療,分別于治療2周及4周時判斷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療效。分析對照組214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不規(guī)律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的頻次與耐藥性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關系。對兩組患兒的肺外并發(fā)癥(Extrapulmonary complication EPC

4、)和住院時間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廣州醫(yī)科大學人體試驗委員會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得到該委員會批準,分組征得受試對象監(jiān)護人的知情同意,并與其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年齡及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
  1.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結果本組792例疑似MP感染患兒中,MP抗體滴度1:320者為431例,MP感染率為54.4%。
  2.肺炎支原體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果對MP-IgM呈陽性

5、的431例進行快速MP培養(yǎng),MP培養(yǎng)結果呈陽性為105例,陽性率為24.36%。其中,實驗組為56例MP呈陽性,藥敏試驗結果對阿奇霉素敏感為25例(44.6%),耐藥為31例(55.4%);對照組為49例,敏感為12例(22.5%),耐藥為37例(75.5%)(耐藥株中,1年內不規(guī)律用阿奇霉素4次為22例,3次為13例,2次為2例)。實驗組和對照組耐藥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χ2=4.651,P=0.041)。兩組總耐藥率為64.76%(68

6、/105).對照組耐藥率與不規(guī)律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次數存在統(tǒng)計學關系(χ2/χ2趨勢=22.056/21.932,p<0.05)。對實驗組阿奇霉素序貫治療2周后,MP培養(yǎng)呈陽性為4例,藥敏試驗結果提示對阿奇霉素敏感;治療4周后,MP培養(yǎng)呈陽性為1例。
  3.23S rRNA V區(qū)測序結果對實驗組25例MP藥物敏感株行23S rRNA V區(qū)測序發(fā)現(xiàn),14例未出現(xiàn)基因突變,阿奇霉素序貫治療2周和4周后,MP培養(yǎng)呈陽性株測序亦未發(fā)現(xiàn)

7、23S rRNA V區(qū)存在基因位點突變;另外11例未測出結果。對照組MP耐藥株行23S rRNA V區(qū)測序發(fā)現(xiàn),37例都出現(xiàn)不同基因位點突變。
  4.臨床治療結果實驗組患兒經阿奇霉序貫治療2周后,根治率為71.42%(10/14),經序貫治療4周后,根治率為92.85%(13/14)。實驗組1例發(fā)生肝酶增高,經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后肝酶降至正常。實驗組經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后隨訪2周無不適表現(xiàn)。而對照組16例出現(xiàn)肺外并發(fā)癥(心肌損害3例

8、,川崎病1例,腹痛、嘔吐、肝功酶異常7例,皮疹3例,胸腔積液合并肺不張1例,關節(jié)痛1例)經綜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消失。實驗組和對照組肺外并發(fā)癥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43,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住院時間長存在差異(χ2=7.305,p<0.05)。
  結論:
  1.廣州市區(qū)2011-2013年兒童 MP感染率約為54.4%。同時可得出在2011-2013年廣州市區(qū)未發(fā)生肺炎支原體感染流行。
  2.

9、快速肺炎支原體培養(yǎng)陽性率為:24.36%。如何提高快速肺炎支原體培養(yǎng)陽性率,仍需進一步研究。
  3.廣州市區(qū)MP總耐藥率為:64.76%。MP對羅紅霉素耐藥率69.52%最高、紅霉素60.1%次之、阿奇霉素26.67%,司帕沙星耐藥率為0%,所以對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建議選擇阿奇霉素。
  4.肺炎支原體23S rRNA V區(qū)突變與肺炎支原體耐藥性密切相關,其中2063和2064位點突變最為常見。
  5.阿奇霉素序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