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ct白斑小鼠突變基因的鑒定及純合子小鼠胚胎死亡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x3是胚胎發(fā)育中生肌前體細胞移行、增殖、分化及神經(jīng)胚層發(fā)育的重要調控因子。人與小鼠Pax3突變均可導致胚胎時期神經(jīng)嵴的發(fā)育異常,從而引起多種異常表型,與瓦爾敦堡綜合征、橫紋肌肉瘤、神經(jīng)管缺陷畸形等疾病有密切聯(lián)系。Wbct小鼠是通過ENU誘變手段獲得的白斑突變小鼠,在先前的研究中,吳寶金等將其突變基因初步定位于小鼠第1號染色體距著絲粒約41.6cM處。本研究在先前初步定位工作的基礎上,確定了Wbct白斑突變表型的遺傳模式,并確定該表型

2、是由Pax3基因無義突變引起的。在成功進行突變基因鑒定的基礎上,建立了Wbct突變小鼠基因型分析方法,對Wbct純合子小鼠胚胎期死亡進行了觀察與分析。本論文的工作由兩部分組成。
   1.Wbct小鼠白斑表型突變基因的精確定位及鑒定。
   將B6背景的突變雜合子與正常B6小鼠交配,計算G1代小鼠中突變小鼠與正常小鼠數(shù)目,將其與單基因顯性遺傳模式的理論數(shù)值進行卡方檢驗,確定遺傳模式;將B6背景的Wbct突變雜合子與正常D

3、2小鼠雜交獲得F1代突變小鼠(尾部白化),再將F1突變小鼠回交B6小鼠獲得N2代突變小鼠,提取N2代突變小鼠尾尖DNA;選用位于第1號染色體的微衛(wèi)星引物D1Mit180(距著絲粒41cM)和D1Mit415(距著絲粒52cM),PCR擴增N2代突變小鼠基因組DNA進行精確定位;PCR分別擴增Wbct雜合子小鼠Pax3基因9個外顯子序列,膠回收后測序;用DNA star軟件對Wbct小鼠Pax3基因序列進行分析,預測堿基變化可能導致的氨基

4、酸改變。
   結果表明Wbct小鼠為單基因顯性遺傳,外顯率為100%。在B6背景中,Wbct突變雜合子主要表現(xiàn)為尾部白化,腹部白斑較大,并且白斑大小差異較小。而在與DBA雜交過程中發(fā)現(xiàn)(B6×D2)F1代突變小鼠尾部白化,但白斑明顯減少或消失,[(B6×D2)F1×B6]N2代小鼠尾部白化但腹部白斑大小差異較大,提示D2背景的介入對黑色素細胞發(fā)育障礙有部分代償作用。微衛(wèi)星檢測結果顯示D1Mit180與突變基因重組率為(3.19

5、±2.51)%,D1Mit415與突變基因重組率為(9.04±4.10)%,D1Mit180與D1Mit415重組共為23例,重組率為(12.23±4.68)%,突變基因被定位于據(jù)著絲粒約43.87cM。對附近逐個基因功能分析發(fā)現(xiàn)位于44cM處Pax3基因突變小鼠表型與Wbct極為相似,故確定Pax3基因為Wbct突變的強力候選基因。PCR產(chǎn)物測序結果表明,雜合子小鼠Pax3第二號外顯子的測序峰圖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重疊波,用DNA star

6、軟件對測序結果進行分析顯示,Wbct雜合子一條染色體上Pax3基因編碼區(qū)第88位密碼子由UGC變?yōu)榻K止密碼子UGA,導致蛋白編碼提前終止,是引起白斑突變表型的原因。
   2.Wbct純合子小鼠胚胎死亡的初步研究。
   突變雜合子保種繁殖采用將突變雜合子小鼠與B6背景品系回交的方式,突變純合子繁殖采用將突變雜合子互交的方式;將Wbct雜合子小鼠互交,選取孕期10.5d和12.5d的母鼠,取胚胎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提取Wbc

7、t雜合子互交后代小鼠胚胎DNA,由于Wbct突變雜合子小鼠Pax3基因第二號外顯子C變?yōu)锳,引起HpyCH4V酶切位點的消失,我們以該突變位點為目標,在其兩側設計引物PCR擴增目的片段,使用HpyCH4V內(nèi)切酶對PCR產(chǎn)物進行酶切,并對酶切結果與單基因顯性遺傳模式的理論數(shù)值進行卡方檢驗,驗證其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結果表明Wbct白斑雜合子互交繁殖獲得127只后代,未出現(xiàn)新的表現(xiàn)型或見到擴大的白斑區(qū)域;將其中55只后代與

8、正常B6配種,后代均為毛色正常的子代小鼠,說明后代小鼠中未出現(xiàn)突變純合子小鼠,推測突變基因純合致死。我們在Wbct雜合子小鼠與正常B6小鼠交配的后代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出現(xiàn)彎尾表型的異常小鼠,該小鼠尾巴大多向背部方向卷曲,該表型尚未見其它文獻報道。在表現(xiàn)異常的小鼠胚胎中,我們觀察到異常胚胎羊膜血管明顯減少,顏色蒼白,體型明顯比正常小鼠小,發(fā)育遲緩;有些小鼠胚胎頭部明顯凹陷,為神經(jīng)管缺陷畸形的典型表現(xiàn)。我們對小鼠胚胎酶切鑒定的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