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萘黃酮誘導劍尾魚肝臟cDNA文庫的構建及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今,水生實驗動物開發(fā)和研究備受世界各國的重視,預示著水生實驗動物科學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國標準水生實驗動物的開發(fā)研究起步較國外晚,經過近十多年的努力,在劍尾魚、稀有鮈鯽和紅鯽的實驗動物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劍尾魚原產地為墨西哥及危地馬拉,1987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開始了劍尾魚的定向培養(yǎng)和相關的實驗動物化研究工作。到目前為止,劍尾魚已經被應用到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水產藥物安全評價、動物疾病模型等方面。由

2、于近交劍尾魚的遺傳均一性較高,加上飼養(yǎng)過程的營養(yǎng)標準化和管理規(guī)范化,作為一種標準化的實驗材料,保障了不同個體在應用中的反應一致性和實驗的可重復性,從而提高研究的總體水平。但是劍尾魚的已知EST序列還相對較少,許多功能基因以及可以在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應用的基因數(shù)量更是有限,限制了劍尾魚的應用。 本研究以暴露于β—萘黃酮(beta-Naphthoflavone,β-NF)中的劍尾魚(Xiphophorushelleri)為研究對象,采用S

3、MARTTM(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術,成功構建了劍尾魚肝臟cDNA文庫。用SV Total RNA Isolation System試劑盒提取mRNA后,以逆轉錄酶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反轉錄合成第一鏈cDNA,然后通過LD-PCR合成并擴增ds cDNA。擴增產物經純化、酶切、過CHROMASPIN-400TM柱去除小片段后,連接到

4、SfiI消化過的pDNR-LIB質粒栽體中,最后用電轉化法將重組質粒轉化到E.coli DH5α內得到原始文庫,擴增后的文庫保存在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經測定該文庫約含有4.2×107個重組子,重組效率達99%,插入片段多在0.6~2.5 kb之間,平均插入片段長度約1.3kb,擴增后文庫滴度為7.0×109CFU/mL。隨機挑取1000個重組子進行測序檢驗,共得到長度大于500bp的Expression sequence tag(ES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